我以前是個運動員,大學期間學習了體能訓練的相關知識,後回到隊里實習,結果發現專業隊的訓練方法完全是盲目的使用大重量訓練,不但動作不標準,還把很多隊員的手腕壓到受傷,你根本不能相信,一個專業的羽毛球運動員不能做出一個標準的俯卧撐。但是每當我提出降低重量或者隊員說自己感覺關節疼痛的時候,教練就會說"這都是因為你力量太差了"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裡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十五歲左右的女生,挺舉卧推四十公斤,而同年齡的男生也只用三十公斤。俯卧撐跪姿做十五個都夠嗆,非要用標準姿勢做二十個。十三歲的女生,二頭肌彎舉,用的是二十公斤。

這只是大多數不合理計劃的其中幾項。

所以我特別想問一下,盲目追求大重量的訓練,真的比使用標準動作下的最大重量有效么?


國內的競技體育本來就這樣,能適應就留下,適應不了就是你的問題,走人。

具體的情況要看項目,標準動作其實是相對的,人和人的身體情況都不一樣,沒什麼標準不標準的。

競技體育的標準怎麼來的?世界冠軍怎麼訓練,其他人就怎麼訓練,能適應這個套路的就留下,適應不了的就離開,就這樣。

這是以前的狀況,現在情況應該已經好了很多了。

個人覺得還是動作的標準程度更為重要一些,如果動作不標準,一味地在練習時增加重量,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或者不能更好的達到運動訓練效果,所以前提是先保證動作的標準程度,然後在根據個人的情況適當的增加重量,當然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以及重量也是必要的,否則可能會造成運動過度哦。


簡單來說就是:

在強調肌力訓練的動作里,多以「高強度低重複次數」的策略;

而在強調肌耐力訓練的動作里,則多用「低強度高重複次數」的策略。

1.什麼是力量訓練

即通過多次多組、有節奏的負重練習,以達到達到改善肌肉群力量、耐力和形狀的運動方式。

2.力量訓練內容

力量訓練主要內容包括肌力訓練與肌耐力訓練。

①肌力-力量

肌力,就是肌肉組織一次作用可以產生的力氣。

如瓶罐子關太緊能不能打開、可以搬或提起多重的物體等。

長期運動的人,肌力會比較好,意味著肌力是可以被訓練而增加的。

②肌耐力

肌耐力,即肌肉組織施力可以持續的時間或重覆的次數。

如一次跑可以堅持跑多久、提行李時能提多遠等等。

好的肌耐力可以讓你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而不容易感到疲累,對需要久站或久坐的工作極為重要。

3.力量訓練策略

①在強調肌力訓練的動作里,多以「高強度低重複次數」的策略;

②而在強調肌耐力訓練的動作里,則多用「低強度高重複次數」的策略。

一次訓練里兩類動作互相做搭配,才能達到較好的成效。

如你做了一個推舉的動作,就可以配一個拉的動作;

做了腹部的練習,就配上一個背部的動作。

由此可加快兩邊肌肉的生長速率,保持平衡,也避免了運動傷害。

說了這麼多,意思就是:

要根據你選擇的訓練方式,採取不同的策略。

當然前提是動作做到要標準規範。

以上。

希望對你有用。


動作標準是基礎,大重量訓練可以有效的提升肌肉力量。因此在訓練初級階段應該以正確的動作模式為主,當動作模式正確,動作標準後,逐漸增加訓練負荷,逐步提升肌肉力量。


可以快速練廢掉不是天賦異稟的選手,從而節省大量經費

長期看來,動作標準的訓練受傷機率低,

動作不對還用大重量訓練,受傷機率會大很多.


瀉藥

關於動作標準與單純重量的問題

就像開車求穩還是求快的問題一樣

你的動作標準與否,決定了每一次的訓練質量是否達到最高

相信很多健身人士都明白,控制力對於健身的重要性

沒有控制力,一味做動作,就像開車不管方向只踩油門一樣,就是耍流氓

訓練傷是肯定會出現的,效果有沒有,那就三分天註定,七分靠勤奮,剩下九十分靠運氣了

就算是專門練力量舉的運動員,也必須首先要求動作一定要標準,控制力一定要足

所以結果,我個人覺得,不言而喻

除非你只是想在妹子面前裝個B,而且失敗率還很高

希望有所幫助吧


腰突/腰肌勞損成就解鎖攻略:

深蹲先抬屁股

深蹲骨盆眨眼深蹲脖子伸得老高硬拉脖子伸得老高烏龜硬拉下肢訓練不屈髖

長期堅持任一項目即可!

其實我覺得很多複合動作的訓練都沒有「標準」一說,而是應該遵循一個特定的動作模式去做。不同身高不同體型人士的動作都會有細微的區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總之安全第一!
只能說簡直有病羽毛球動作發力,技術戰術,自身體能 三者互為前提,缺一不可

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在運動隊遇到的疑問,跑來知乎尋求答案。

你這是葯准字砸衛准字的場子啊。

何不嘗試問問以前的導師呢。

以下為胡謅:

其實吧,動作不標準,無非就是其他部位的肌肉代償了。雖然標準動作應該練的那個肌肉它鍛煉效果差了,但是人家代償的那些個肌肉被練的強了啊。這樣練出來的全身肌肉可能反而沒短板了,比賽是照樣生龍活虎的打球啊。

而且你應該看到,力量訓練時動作不標準,教練不管,但是他們接球,救球,扣殺,吊球的技術動作,教練一定會嚴格糾正的。這個才是關鍵。

曾經孔令輝的弧圈球動作不規範,拉出來球拐著飛,教練怎麼看怎麼彆扭,糾正半天,放棄了,改不過來了,然後就這麼讓他打了。結果,賽場上對手接球時也彆扭。這個不規範反而成了他的絕招。
這兩件事情也不矛盾吧……只有正確的動作才能拉起最大的重量感覺你問題的邏輯有點問題
動作標準是大重量的基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