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什麼:

GDP是指經濟社會, 也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有兩個地方值得注意:

1 最終產品:最終產品即指我們所有消費的物品和服務。比如我們穿的衣服,以及各位看官在瀏覽這個答案是所使用的手機或者電腦等,都屬於最終產品。

情景一:A是家庭主婦,B是飯店大廚。A和B都去超市買菜。對於A來說,她所購買的產品就是最終產品,因為A將會菜買回家來進行食用。而對於B來說,買來的菜就不是最終產品,而是將菜製作成菜肴,再賣給顧客,那這些菜便是生產原材料。

情景二:夫婦A和夫婦B要買房子。夫婦A剛剛有小孩,為了避免甲醛,他們買了一套二手房。夫婦B剛剛結婚,希望能住新房,所以買了一套今年剛剛建成的房子。那麼對於夫婦A買的二手房來說,它是不計入當年的GDP的。而夫婦B買的新房是會算入當年的GDP,因為它是本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而二手產品、二手車、二手房等,都是不會計入當期GDP的。

情景三:夫婦A買的二手房比最初建成是增值了50萬,而為了買房,夫婦A支付了10萬的中介服務費。那這多支付的60萬會計入當期GDP嗎?答案是,50萬的增值不會,因為它並不是新創造出的價值,它只是一個財富的轉移。而10萬中介服務費會計入當期GDP,因為這10萬元屬於當期生產出的最終服務。

2 一個國家或地區,即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國內:GDP只包括在本國境內生產的最終產品。

情景一:例如華為在國外建廠,在當地僱傭人員生產的產品並不能算入我國的GDP。雖然華為是我國企業。

情景二:我們再天貓國際上購買了在日本生產的遊戲機和韓國生產的速食麵。那這兩個產品都不計入我國的GDP。雖然我們是通過天貓購買的。

GDP是以市場價格來進行計算的,而非生產成本。比如我們購買的日本產遊戲機,它的成本是200元,但是市場售價為2999, 日本GDP也會增加2999。這樣的優點在於統計口徑相對統一,不同的統計人員統計偏差不會太大。但是對於沒有市場價值的產品,比如家庭主婦的勞動、志願者服務等等,都無法在GDP中體現。這也是GDP的一個缺點。

GDP的作用:

GDP可以反映國家發展情況、也是描述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GDP的結構也體現了國家降級發展的結構。此外,由於GDP會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它也會體現我國的價格水平。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也以GDP為重要依據。那GDP也可以檢驗宏觀政策是否實現。

************************************************************

謝謝大家瀏覽,歡迎大家評論、指正!請勿轉載!

我是小周同學,一名勤勞質樸的金融、會計教育從業者


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I(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來 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 微觀經濟學

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對於這一概念的理解,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複計算。   

第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使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   

第三,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GDP雖然有許多的缺陷,但的確能夠表示社會財富的增加,目前還找不到可替代的更好概念。對於GDP概念的缺陷,我們也並非完全一籌莫展,可以在現行GDP概念的基礎上作一些修正,使GDP的概念更臻完美。我們姑且把這個概念叫做GDP的有效累積,它增加了兩個要素,一個是有效,一個是累積,它的計算方法是當年的GDP總額,減去無效的GDP和消失的GDP,它比純粹的GDP概念更能反映一個地方的富足程度與發展速度。   什麼叫無效的GDP?什麼叫消失的GDP?現在各地都在搞工業園,省地縣甚至鄉鎮一級也有,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都在園區內跑馬圈地,許多廠房建成以後並未投產就閑置起來,有的企業圈了一塊地之後便雜草叢生,這些廠房與圍牆的投資雖然也使當地產生了GDP,但周邊的老百姓都非常痛心,認為這是極大的浪費。究其本質,這種方式產生的GDP是一種徒有其表的無效GDP。   

某地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大量房屋被沖毀,大片莊稼被淹沒,老百姓哭天喊地痛心疾首。次年,他們硬著頭皮或支儲蓄或舉債務搞災後重建,建築運輸等業一片繁榮,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130%,但老百姓反倒感覺自己的生活質量比原來差了一大截。原因很簡單,洪水把多年來的勞動成果毀於一旦,而勞動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積,這些GDP因為洪水瞬間消失。 如果一邊是GDP增加,一邊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斷地增加,但增加的卻是一些無效的GDP,那麼再高的GDP發展速度也並不能證明社會的財富在增加經濟在發展,因為,只有保留下來並為人們所需要的GDP才是真正的財富。一個地方不斷出現消失的GDP或者是無效的GDP,只能證明我們過去做了太多的無用功或者我們現在的決策有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生活當中這樣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層出不窮。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大興土木,大馬路大廣場大公園層出不窮,有的學校斥資數千萬修造一個大門,有的城市在幾無人煙的郊區大道上通宵亮燈,這些遠遠超出實際需要的面子工程,難道不是無效的GDP?很多地方的城建規劃是朝令夕改,房子是拆了建,建了拆,再拆再建,屢建屢拆,每一次的拆遷過程不都是過去GDP的消失? 如果起用了GDP有效累積這個概念,我們對一地的經濟發展狀況財富擁有程度就能夠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一地 GDP的總有效累積數值越大,表明這個地方越富有;當年的GDP有效累積越多,說明當年此地的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因此,啟用這個概念就顯得非常的必要與迫切,但願政府與學界能夠採納。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經濟學概念里,其實蘊藏著一系列非常深刻的經濟學道理,非經深入研究透徹了解,並不容易明白其中的奧妙,這正是我們喜歡經濟學的理由,同時也正是經濟學被大多數人所濫用所誤解的原因。

奧肯定律

是來描述GDP變化和失業率變化之間存在的一種相當穩定的關係。這一定律認為,GDP每增加2%,失業率大約下降一個百分點,這種關係並不是十分嚴格,它只是說明了,產量增加1%時,就業人數上升達不到1%。原因可能是產量的增加是通過工人加班加點來達到的,而非由於增加就業人數;也可能是社會增加了第二職業人數,從而使就業量小於產量增加的百分比。

奧肯定律(Okuns law)失業意味著生產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業率的上升會伴隨著實際GDP的下降,描述失業率和GDP之間的這一關係的經驗規律稱為奧肯定律。由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提出的,用來近似地描述失業率和實際GNP之間的交替關係。其內容是,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1%,實際GNP便低於潛在GNP3%。例如,假定失業率為8%,比自然失業率高2%,那麼按照奧肯定律,實際GNP就比潛在GNP低6%。然而,這條規律如今在中國似乎不 奧肯定律靈了。因為,當中國正在為經濟增長歡呼時,卻發現失業率也在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有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先進科學技術的大面積運用。機器代替了人力,導致了失業率的上升。

GDP的劣勢:

任何一項統計指標,都有其確定的使用範圍。GDP也是這樣,它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局限性。

首先GDP不能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人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資源。資源是有限的,如果當前的經濟發展過度地消耗了自然資源,就會對未來的經濟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這樣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同樣,如果當前的經濟發展造成了環境的惡化,這樣的發展不僅直接影響到人們當前的生活質量,而且制約未來的經濟發展,這樣的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然而,GDP在反映經濟發展的同時,沒有反映它所帶來的資源耗減和環境損失的代價。比如,只要採伐樹木,GDP就會增加,但過量採伐後會造成森林資源的減少,GDP卻不考慮相應的代價。再比如,某些產品的生產會向空氣或水中排放有害物質,GDP會隨著產品產量的增加而增加,卻不考慮這些產品的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GDP只反映出經濟發展的積極的一面,而沒有反映出對資源環境造成損害的消極一面。

其次GDP不能準確地反映經濟增長質量和一個國家財富的變化固定資產存量大致可以代表一個國家擁有的財富,那麼這個財富能否有效地增長,不僅取決於當年新形成固定資產的多少,也取決於歷年固定資產的質量。如果質量不好,所形成的固定資產沒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報廢,那麼當年新形成固定資產中就有一部分價值要用來抵扣報廢的固定資產價值,一國的國民財富並不能隨著當年新形成固定資產而得到有效提升。而GDP只能反映當年新形成固定資產的多少,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質量好壞,因此GDP不能準確地反映一個國家財富的變化。

第三,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場經濟活動

有些非市場活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婦女做飯、照顧老人、養育兒童,等等。這些活動沒有發生支付行為,按照國際標準,GDP不反映這些活動。但是,如果這些工作由僱傭的保姆來承擔,顧主就要向保姆支付報酬,按照國際標準,相應的活動就必須反映在GDP中。可見,由於GDP不能反映某些非市場活動,使得它在某種程度上損失了可比性。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家務勞動市場化的程度比較高,比如,大多數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養育,許多老人被送到養老院去照顧,許多家庭經常到餐館裡去就餐,等等。而發展中國家家務勞動市場化程度比較低,大部分家務勞動都由家庭成員自己來承擔。同樣或幾乎同樣的家務勞動,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市場化程度高,對GDP的貢獻就大;發展中國家市場化程度低,對GDP的貢獻就小。因此,就這一點來說,發展中國家的GDP與發達國家的GDP並不完全可比。

第四,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

人們的福利狀況會由於收入的增加而得到改善。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個國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從而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增加時,這個國家的平均福利狀況將得到改善。但是從人均GDP看不出由於收入分配的差異而產生的福利的差異狀況。同時,人們的福利涉及到許多方面,比如休閑和家庭享樂也屬於福利的重要內容。如果人們從事更多的生產活動,得到更多的收入,從而能夠購買更多的產品滿足個人的需要,那麼,他們在為社會創造GDP的同時,個人的福利也增加了。但是,如果他們始終忙於生產活動,沒有時間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儘管社會的GDP因此增加了,但他們的個人福利並不一定增加,因為雖然他們因個人收入的增加而能夠消費更多的產品,但他們也失去了很多享樂的機會,前者增加的福利可能會被後者損失的福利所抵消。

GDP的重要意義:

(一)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 中國GDP心指標。  

(二)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常住單位是指在一國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經濟領土是指由一國政府控制或擁有的地理領土,也就是在本國的地理範圍基礎上,還應包括該國駐外使領館、科研站和援助機構等,並相應地扣除外國駐本國的上述機構(國際機構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常住單位,但其僱員則屬於所在國家的常住居民)。經濟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單位或個人在一國經濟領土內擁有一定活動場所,從事一定的生產和消費活動,並持續經營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單位或個人,一個機構或個人只能有一個經濟利益中心。一般就機構(單位)而言,不論其資產和管理歸屬哪個國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標準,該機構在所在國就具有了經濟利益中心。就個人而言,不論其國籍屬於哪個國家,只要符合上述標準,該居民在所在國就具有經濟利益中心。因為常住單位的概念嚴格地規定了一個國家的經濟主體範圍,所以其對於確定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口徑,明確國內與國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種交易量的範圍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兩種,以總額和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而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因此,即使總產量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會上升的。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有實質性影響的還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當季的通貨膨脹狀況。如果GDP縮減指數大幅度地增加,便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是貨幣供給緊縮、利率上升、進而外匯匯率上升的先兆。

國民幸福指數:

如果說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準,那麼 國民幸福指數我們應該還需要一個衡量人的幸福快樂的標準。

國民幸福指數,或者稱作國民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

,國民幸福指數(National Happiness Index,簡稱NHI)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態環境、政府管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居民生活與幸福水平的指標工具。

我國的國民幸福指數

類似GNH這樣的嘗試,在國際社會已經有多種,例如「綠色GDP」、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標,英國的「國內發展指數」(MDP,該指數扣除了為抵消社會和環境成本而耗費的開支,考慮了長期的環境損毀和自然資本貶值,肯定了為確保謹慎投資和貿易平衡進行的一系列經濟調整,反映了收入增加1英鎊對窮人的意義要大於富人的事實,計入了家庭勞動的價值)等等。這些指標的創設,反映出單一GDP指標的局限性,也昭示著人類自身的新需要。中國的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幸福指數、群眾滿意度等新的評價指標,總的來看雖然有點簡單,但這件事做起來總比不做強。」中科院院士程國棟在去年年初,就提出了一份《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建議國家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訂一「國民幸福指數」的評價體系。 2004年,中國人均GDP已經是1270美元。1980年以來,中國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長,在東亞創造了新的經濟奇蹟。經濟成就舉世矚目,而整體的人文發展情況卻呈現出與GDP增長不協調的逆態勢。2003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占當年GDP的15%,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係數超過0.4的社會失衡臨界點。   根據荷蘭Erasmus大學的RuutVeenhoven教授對中國3次幸福指數的調查,中國1990年國民幸福指數為6.64(1-10標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6.60。數據表明,即使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也並不能保證國民幸福的持續增加。

綠色GDP:

綠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標中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即扣除生態成本之後形成的真實的國民財富。這個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凈正效應。「綠色GDP」的提出,是為了校正傳統GDP的缺陷,在關注經濟增長的同時,也關注環境的保護。中國政府正在制定標準,用綠色GDP來考核官員。

綠色GDP能夠反映經濟增長水平,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程度,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凈正效應。綠色GDP佔GDP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對自然的負面效應越低,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和諧度越高。實施綠色GDP核算,將經濟增長導致的環境污染損失和資源耗減價值從GDP中扣除,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直接體現,對「統籌區域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是有力的推動。同時,綠色GDP核算有利於真實衡量和評價經濟增長活動的現實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傾向和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GDP唯上的政績觀,增強公眾的環境資源保護意識。

但該指數仍有技術和觀念上的難點有待攻克!

基尼係數

或譯堅尼係數,是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佔有了;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佔有了;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的絕對化形式,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因此,基尼係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   目前,國際上用來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標很多。基尼係數由於給出了反映居民之間貧富差異程度的數量界線,可以較客觀、直觀地反映和監測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預報、預警和防止居民之間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和普遍採用。


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簡稱。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引致百度詞條)

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是非常複雜的,人們需要一個相對準確、相對直白的指標向各個市場經濟實體反應國家的經濟狀況。GDP就是這樣產生。

說到底它就是一個指標或指數,一個公認的衡量標準,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國內一定的經濟狀況。這個指標能夠相對(重點)的準確的闡述國家一定時期內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代表一定時期內國家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國內生產總值。但不代表全部的生產活動最終成果!

GDP有什麼用?(百度百科有就不贅述了)

一、指數意義

1、它反映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如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

2、GDP的定義,因為常住單位的概念嚴格地規定了一個國家的經濟主體範圍,所以其對於確定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口徑,明確國內與國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種交易量的範圍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匯率影響


GDP是社會總產出,表示的是當期社會的總收入和總支出,能夠體現該地區人民的生活水準


GDP是什麼?額,我也懶得扯其他的,我給你們講講人話。。


GDP是什麼??

GDP代表生產總值,算了,用人話說就是賺了多少錢。。

中國人一年賺多少錢?

很多人覺得難以回答吧?

其實,一個國家,比如說中國,整個中國的人賺了多少錢,基本上就是用GDP這麼一個經濟指標來進行相應的估算或者衡量的。

我們可以用家庭來想像一下,作為家庭成員,大家都會大致估算一下,以家庭為單位,大概可以賺多少錢,然後按照收入範圍來對收入進行相應的支配。

同樣的,一個國家一年賺了多少錢,就是所謂的GDP這麼一個概念。

那麼GDP的概念是什麼呢?現在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GDP的概念。

GDP只能是增量而不是存量。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企業、機構、居民家庭等一系列常駐單位在境內一定時間內最終生產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我們來看看GDP的計算公式:GDP=C+I+G+(X-M)

我再講解下GDP計算公式的組成部分:C為消費,I為投資,G為政府支出,X為出口,M為進口,X-M則是凈出口。

這個意思呢,額,

C是境內居民消費;I是企業投資,包括國營民營;G這個政府支出,不包括社會保障支持支出,還記得我說的增量和存量嗎?,嗯,就是這個;後面的就是貿易了。

人話發表完畢,謝謝大家。


GDP是什麼:國內生產總值,主要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GDP總體由什麼決定:工業生產總值,農業生產總值,服務業生產總值加和

GDP增長由什麼決定:全要素生產率,勞動力紅利,資本運作

下面主要談談GDP增長的內驅力

依據國家信息中心大資料庫對經濟增長的定義

全要素生產率(TFP),勞動力紅利,資本運作 組成了GDP的增長率,這和國際上通行的經濟知識是相同的

全要素生產率:通俗的講就是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的紅利,具體表現為企業生產效率上升,企業利潤提高,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國家生產總值提高

勞動力紅利:優質勞動力增長引起用工成本下降,企業利潤增加,經濟更加活躍

資本運作具體表現為風投基金,天使投資人對各類企業進行投資,幫助他們擴大規模,提高產能,從而使國家生產總值提高

如圖(國家信息中心2018年圖),可以看到柱狀圖的Y軸代表中國在2001年至2014年間的經濟增長率

2001年至2007年間,我國經濟高增長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資本運作

2008年至2014年間,我國科技進步的紅利逐漸消退,與發達國家科技水平逐漸拉近,科技進步速率放緩,具體表現為全要素生產率下降,經濟增長速率下降

GDP有什麼用?為什麼說GDP的提升與每個國民生活都息息相關

GDP提升的快,代表國家經濟發展向好,經濟活躍,市場需求大,企業傾向於擴張,工作崗位需求擴大,找工作容易,人民工資上升

GDP提升的慢,或者不提升,代表國家經濟發展緩慢,經濟平穩,市場需求變化很小,企業傾向於保守,不會輕易擴大生產規模,工作崗位增長緩慢,找工作有些困難

GDP負增長,代表國家經濟正在倒退,市場需求逐漸變少,企業傾向於縮小生產規模,時有裁員發生,失業率逐漸走高


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自行百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