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那段時期是不是日本全面西化、完全拋棄本國傳統文化最為嚴重的時候?


如果這個命題為真,那麼二戰後日本的文化輸出也未免太妖孽了一些。

1951年黑澤明的《羅生門》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金獅獎,彼時日本還是同盟國佔領軍政府統治的無主權戰敗國。《羅生門》的成功也並非是曇花一現,此後創作的一系列古裝片從《七武士》到《大鏢客》都在西方大受歡迎,甚至沒幾年出現了《荒野大鏢客》這種劇情幾乎完整還原的翻拍。

正版大鏢客:《用心棒》和《椿三十郎》,名演員三船敏郎領銜主演

山寨大鏢客:三線演員,無名導演,劇本還是盜版的。其後的版權官司里製片方敗訴,被判給東寶分成外加一次性賠償10萬美元。

好萊塢名導演也不諱談黑澤明對自身創作的影響:

某些場景的並列可能有點牽強,但是盧卡斯本人承認《星球大戰》里的部分情節受到了《戰國英豪》的啟發。

日本電影的國際影響力是黑澤明一人的功勞嗎?當然不是。早在默片時代,好萊塢就有很多活躍的日籍影人:

一線男星早川雪洲

早川雪洲主演《乞丐王子》的造型,電影本片已經失傳,只有少量劇照存世

在中國觀眾里,早川雪洲最有名的形象應該是《桂河大橋》里那個凶神惡煞的齋藤大佐。

這個角色當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卻敗給了另外一部日本題材的戰爭片,也是無奈。

專業辱華一生的上山草人

這八字鬍是不是有點像傅滿洲?

可惜草人叔沒演過傅滿洲,但是他真的演過陳查理。

那部電影找不到圖,拿《巴格達大盜》的劇照替代一下。

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小谷亨利,松竹的創業元老

顯然在二戰前,日本就有一個頗具規模而且緊跟西方潮流的電影產業。對外交流雖然一度因為戰爭中斷,但是並沒有停止積累,才有戰後的厚積薄發。

再舉一個例子。防彈少年團的新專輯最近上了美國流行音樂榜首位,被視為韓國乃至於亞洲文化輸出的榜樣。那麼在此之前有亞洲歌曲登頂嗎?還真的有。1963年6月,坂本九的《昂首向前走》在流行音樂榜連續三周登冠。

沒有流媒體,沒有網路和社交媒體宣傳的60年代,一首外文歌能在美國霸榜三周是什麼概念?離東京奧運會開幕還有一年多,當時的日本在西方國家看來只是一個和菲律賓差不多的發展中國家小弟,日本文化卻早在日本的汽車和電子產品之前就在美國紮下了根。

除了文藝作品之外,其他的日本文化有沒有輸出呢?也是有的。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後,前來淘金的勞工里有不少日本人。西海岸的城市自然出現了不少的日本餐館,提供一些拉麵和餃子之類的家常菜以解鄉愁。久而久之,也有好奇的美國人前來嘗鮮。部分餐館乾脆走上了以異國風情為招牌的高端路線。

1889年,紐約市第一家日本餐館開業的新聞報道插畫,評論尚可。此店開業第二天即宣告停業,原因不明。

此後隨著日本人向內陸遷徙而出現的另一種「日本食堂」則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店主和店員是日本人,但是菜單上則是土豆牛肉燕麥粥之類的傳統美國食品居多,以價格便宜取勝。

每餐10美分起,吃飽吃好。周日吃雞特價只要15美分。乾淨美味。食堂主人喬治川尻先生敬上。

雖然菜市非常的美國化,但是這些廉價食堂搶了本地同行的生意,更容易成為仇恨的對象。1907年的一次騷亂中,日僑經營的舊金山「馬蹄鐵」餐館被暴徒打砸,損失慘重。而後續警察的一系列不作為引起當地日裔群體強烈不滿,險些引發外交衝突。

這場風波很快就被公眾忘卻,但是「廉價餐館擾亂市場」這一條已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記在小本本里了。1911年公布的迪林厄姆委員會移民問題報告里,專門列出了美國西部日本餐館的數量,還很嚴謹的細分了正宗的日料(232家)和本質西餐的假日料(149家)。

表格里還能看出西部每個大城市都有真·日料。而實際上日本文化的流行早已不限於日裔人口較多的西部。下面這張1904年的剪報中描述的白人上流社會穿和服,吃生魚片,喝清酒載歌載舞的精日行為沒有發生在夏威夷或是舊金山,而是地處內陸的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蘇達州不靠海,他們怕是吃了淡水魚膾

中產階級主婦們也不甘示弱,按照家政雜誌上的食譜做出了黑暗系壽司。

…大米一杯,水煮十分鐘後加入適量鹹魚,煮至全熟後瀝干裝盤,上覆蛋黃醬…

這種壽司拿來請客還能見報,估計味道應該還行?

最後斗膽分析一下這些現象的本質:日美友好通商條約簽署之後,日本很快的融入了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經濟體系。美國在太平洋沿岸和夏威夷的建設離不開日本提供的糧食, 原材料和勞動力,而日本從美國獲得了工業化必須的大量技術和資本。到20年代大蕭條為止,日本對美出口佔比從未低於三分之一。中國至今對整個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的出口佔比也不過四分之一。

高度的經濟交流中,文化的交流也必然會發生。文化輸出或許是一個偽概念,因為文化的交流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而且也不會以國家意志為移。

參考資料:

大野健一,《從江戶到平成》

佐藤忠男,《日本電影史》

HD Miller 「The Great Sushi Craze of 1905」 https://eccentricculinary.com/the-great-sushi-craze-of-1905-part-1/


@PerfectBLUE @月暮哲惠 兩位對浮世繪對法國和英國等國家的影響說得已經比較詳盡了。我再補充一下。

實際上該影響有一個專門的名詞,法語中稱為「Japonisme」,英語則稱為「Japonism」。日語統一翻譯為「ジャポニスム」,而我國則通常翻譯作「日本主義」。

雖然名叫日本主義,但是和日本帝國主義啥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19世紀中期在歐洲,特別是法國和英國這幾個文化影響力較高的國家掀起的一種和風熱潮,盛行了約30年之久。主要表現便是對日本審美的崇拜。其影響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日本趣味」(Japonaiserie)階段。

在黑船來航,日本開國後,隨著照相技術與印刷技術的發展,日本的情況開始被歐美所了解。當時在歐美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浮世繪,此外還有琳派的繪畫等等藝術品。其表現便是大量的收集這些藝術品,特別是浮世繪。

1856年,法國蝕刻版畫畫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Felix Bracquemond)偶然在他的印刷工奧古斯特·得拉特(Auguste Delatre)那裡無意中翻出了一本《北齋漫畫》,這一事件被認為是「日本趣味」的起源。

費利克斯·布拉克蒙(Felix Bracquemond),拍攝於1865年

布拉克蒙是如何成功將他的個人愛好推廣到整個巴黎的,整個過程有些語焉不詳,不過至少他在同年結識了喜歡繪畫的小說家埃德蒙·龔古爾(Goncourt,Edmond de),也讓對方成功的愛上了收集日本藝術品。

出版於1814年的彩色折繪本《北齋漫畫》節選。作為學習繪畫的典範教材,在日本當時大受好評。

至少詩人夏爾·波德萊爾在1861年就寫信表示,在很早以前自己收到了一大箱日本藝術品,然後他將這些藝術品分享給了他的友人們。

很快,日本趣味便在巴黎的文藝圈推廣開來,因此,巴黎的許多古董店、茶館以及規模比較大的百貨店都開始出售日本浮世繪。甚至在巴黎最為時尚的里沃利街(Rue de Rivoli)上出現了一家名為La Porte Chinoise(中國之門)的專門出售中國與日本商品的店鋪,至少惠斯勒、馬奈、德加這幾位未來著名的印象派畫家,都曾經在這座商店中駐足。

惠斯勒的畫作《來自瓷器國的公主》(The Princess from the Land of Porcelain),被認為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畫家喜多川歌麿的影響

這一風潮甚至還影響到了音樂界,創作了《動物狂歡節》的作曲家聖桑本身也是「日本趣味者」,於是他親自操刀,與劇作家路易·格雷(Louis Gallet)搭檔創作了《黃色公主》(La princesse jaune)這一歌劇。

內容大致是學生科爾內斯(Kornélis)沉迷於包括浮世繪在內的日本的一切,完全沒有注意到她的表妹萊娜(Léna)深愛著他。科爾內斯最愛的是畫著日本公主——明的一幅畫。科爾內斯不聽表妹的勸阻喝下了「毒藥」,陷入到幻覺之中,神遊日本,最終白日夢碎,他才發現自己愛的其實是表妹而不是紙片人,二人幸終,可喜可賀。

不管怎麼說,在布拉克蒙「發現」浮世繪的繪本之後,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大量浮世繪流入歐洲,其中大半又流入到藝術家的手中。日本更早的一些藝術家也被歐美人所了解,不過更進一步的評價則是要到更晚一些的時候。美國的知識層就認識的雪舟、周文這樣受到宗教影響的國家遺產級別的畫家應該和浮世繪這樣的民間作品不能一併而論。

雪舟,秋冬山水圖(秋景圖)

與此大概同時,1862年,在英國倫敦舉辦了第一屆世博會,日本的瓷器、陳設品等等引發了當時人們對日本文化的廣泛興趣。特別是羅塞蒂為中心的前拉斐爾派受到其影響最大,這些畫家們也進一步的推廣了英國的「日本熱」。

此外,當時日本有很多的雜技演員遠赴海外,特別是大量前往英國,看日本的魔術、曲藝表演也成為了英國的風潮。1885年在英國倫敦的騎士橋,一家名為日本人村(Japanese Village)的日本文化村開業,並且在1887年關門大吉之前達到百萬人次以上的訪問量便是其最好的證明。

日本人村的一隅

劇作家威廉·S·吉爾伯特(William Schwenck Gilbert)和作曲家亞瑟·沙利文(Sir Arthur Seymour Sullivan)這對好基友在此潮流的影響之下,同樣在1885年創作了大名鼎鼎的滑稽戲劇《天皇》(The Mikado,又翻譯成《日本天皇》、《天皇萬歲》),在倫敦的上映之時出演就達到672場,一躍達到當時歌劇院歷史上的第二位(第一名是《科爾內維爾的鐘》(Les cloches de Corneville))。

《天皇》的宣傳海報

雖然故事的背景被設定在日本,但是劇中的人名和日本毫無關係且不說,內容也是完全是在諷刺英國社會,甚至把日本首都給特意放到了秩父去。並且劇中使用了一定的中國和東南亞元素,但是取材的時候劇作家曾經向上述的日本人村的日本員工們請教過,因此日本風倒是大致還原。

Rutland Barrington飾演的BarringPooh

此劇上映之後在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據說因為「醜化」天皇而被大使抗議過,事實如何不得而知,至少,1907年在日本的歐美人居住地也都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偷偷摸摸的上演。不過另一方面卻進一步促進了歐洲日本熱的經久不衰,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人都管日本叫「Mikado」。

稍後一點時間,一家名為「利寶」(Liberty)的百貨公司在倫敦西區開業,專賣日本風的布料和傢具。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利寶」(Liberty)的外觀

在19世紀80年代前後,多家女性雜誌的首頁上也出現了和風的長裙。可見日本文化對英國潮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出現在英國雜誌上的和風長裙

第二階段 「日本興趣」轉向為「日本主義」(Japonisme)階段

西歐的藝術在14世紀文藝復興之後發生過幾次重大的改革。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中提倡的「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對於寫實的追求日益增強,到19世紀中葉庫爾貝為首的一批名副其實的現實主義畫家的出現而由盛轉衰,對於這一現象,歐洲的畫家們紛紛意識到整個繪畫界需要一場變革。

而前述的La Porte Chinoise(中國之門)這樣的商店,便是這些畫家們重要的活動場所。這些愛好日本藝術的畫家有波納爾、馬奈、勞特累克、卡薩特、德加、雷諾瓦、惠斯勒、莫奈、梵高、畢沙羅、高更、克里姆特等等,囊括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大部分畫家。這些畫家並且不僅僅是出於「愛好」,而且更多的是吸取其中的創作技法,這便是「日本主義」的起源。

比如下面這幅馬奈在1866年所創作的《左拉像》:

畫中的主人公是我們所熟知的有著《娜娜》、《金錢》等作品的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左拉。

畫中的主人公左拉所在的場所實際上是在馬奈的畫室內。馬奈為了表現自己的日本趣味,所以就將自己收藏的浮世繪與花鳥畫也畫入其中。這幅畫的表現手法也受浮世繪影響較大,即模仿浮世繪的平塗技法。

梵高也十分欣賞日本版畫清晰及雋永的風格,讚歎它午簡潔的筆觸,這種筆觸賦予作品,尤其是風景畫明麗的特徵。與馬奈相同,梵高在為長年照顧自己的畫材商唐吉老爹畫畫像時,也往往使用浮世繪作為背景。相對於馬奈,梵高受到浮世繪的影響也更深。

《唐吉老爹》,繪製於1887年夏

還是《唐吉老爹》,繪製於1887年冬

同樣是梵高,同樣是1887年的作品《花魁》,注意途中正下方

此外,不得不提的一位畫家便是另一位後印象派巨匠勞特累克所受到的影響。與稍早一點點的相對傳統的畫家方丹·拉圖爾的畫作與其設計的海報的對面可以很明白的說明這一點。

拉圖爾的《餐桌一角》,創作於1872年

勞特累克在1892年設計的海報

首先,勞特累克在創作下面這幅海報的時候,桌邊完全穿過畫面的中間將其分為兩部分,這種大膽的手法在日本浮世繪傳入之前是非常罕見的,據說是受到歌川廣重的浮世繪畫作的影響;而拉圖爾的畫作就相對比較傳統。

其次,拉圖爾通過遠近法以及對於陰影和光線的處理體現出了畫作的立體感;而勞特累克則完全不同,則是完全拋棄了立體感,完全使用平面組合進行描畫。此外,這種用線條勾勒出人物輪廓的手法在日本浮世繪傳入之前也是極為罕見的。勞特累克還大膽的在圖中大量使用鮮明的原色,與拉圖爾的畫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歌川廣重的《名所江戶百景 大橋安宅驟雨》,繪製於1856年

再比如說,在浮世繪大量傳入歐洲之前,歐洲的畫作中地平線大多畫在畫的下方,或者是畫的中部,極少有畫在圖的上部的現象(如上圖)。但是在20世紀之後,地平線出現在圖片上部的情況也變得比較普遍了。

最後再提一下柯南道爾爵士在《福爾摩斯探案集》中有一篇《顯貴的主顧》,其中華生打扮成東方學家去吸引惡棍格魯納男爵注意力之時,男爵故意提到了日本天皇收藏的奈良時代以來寶物的倉庫——正倉院(以及北魏的瓷器),華生一下子就漏了餡。而實際上,正倉院在1946年之前是不對外開放的,很難想像一個從來沒有去過東方的人,如果完全對日本沒有興趣,而又沒有在日本長期生活又對日本文化很感興趣的朋友的話,他是如何寫出「聖武天皇與正倉院有什麼關係」這樣的內容的呢?


翻譯、整理自維基百科日語、英語詞條。


如果我不特別說明的話,大概沒人能猜得出這是畢加索的畫,這幅明顯帶有東方趣味,甚至拙略地模仿漢字寫下幾行歪七扭八符號的水粉畫,畫的是明治時代最具國際聲望的日本女演員——川上貞奴(Sada Yacco)。

貞奴出生於一個書商家庭,7歲時,她被過繼給了浜田屋,在養母浜田可免的手下做藝妓。明治10年代,藝妓隨著日本的歐洲化政策逐漸從花街柳巷走入官方的正式社交場合,貞奴也隨之進入了明治時代最有名的社交場——鹿鳴館。

憑藉不世出的姿色,貞奴結識了當時日本最有名的達官顯貴,其中就有西園寺公望和伊藤博文。在與伊藤博文千絲萬縷的曖昧關係結束後,貞奴傾心於川上音二郎的新式演劇,最終嫁給了這位頗具才華的劇作家。

然而音二郎的演劇事業沒能一帆風順下去,主劇場「中村座」的生意也陷入困難。此時,好友櫛引弓人告訴他,美國的娛樂業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著。玉二郎深受鼓舞,決定去美國找找機會,包括貞奴在內,「中村座」一行19人乘上了前往舊金山的郵輪。

日本和美國的文化交流從幕末時代就已經開始了,里斯利·卡爾勒將馬戲團帶入橫濱,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觀摩盛況。之後日本的劇團也開始前往歐美,分別在倫敦,費城,乃至巴黎的世博會上表演日本的傳統舞蹈與雜耍,櫛引弓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然而在當時,日本演劇在美國還仍處在發展初期,音二郎和貞奴不得不親力親為從零起步。貞奴也不得不拋頭露面,成為了「中村座」的看板女演員。禍不單行,代理律師光瀨耕作將他們最初的演出收入私吞潛逃,走投無路,「中村座」一行人動了回國的念頭。

一次偶然的機會成了轉折點,在芝加哥的一個劇院,經營者給了他們一天的演出機會,那一天上映的劇目是「兒島高德」,貞奴所跳的舞蹈「道成寺」深受好評,最終他們的公演契約被延長到了一個月。從芝加哥前往波士頓後,他們遇到了著名的莎士比亞劇演員亨利歐文,在歐文的幫助下,他們翻演了莎士比亞劇目,再次獲得好評。

令音二郎和貞奴喜出望外的是,甚至日本駐美公使小村壽太郎也邀請他們前去表演,同時到場的還有美國總統麥金萊。一炮而紅的他們在紐約表演了整整兩個月,然後坐船前往倫敦,準備參加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

巴黎世博會吸引了5000萬人前來遊覽,音二郎和貞奴在會場一角的洛·福勒劇場設立了舞台。洛·福勒是現代舞蹈與舞檯燈光技術的先驅,很早就已經受到矚目,馬拉美甚至專門寫過評論文章。貞奴在這裡的表演自然也擁有極高的關注度,這是歐洲第一次見到日本的舞台藝術,貞奴的名聲也開始在歐洲傳播。

有傳言說羅丹傾心於貞奴的舞蹈,想為她雕刻肖像,但音二郎和貞奴並不知道羅丹的大名,以沒有時間為由拒絕了他。

法國總統和夫人也觀看了貞奴的演出,授予了他們藝術文化勳章。貞奴一躍成為了法國社交場的紅人,她所穿著的和服「ヤッコ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禮服,保羅莫朗形容貞奴,「將歐洲人所夢想的浮世繪女性具像化,她的表演無疑是追求新時代前衛藝術的純粹舞蹈」。音二郎也自然而然地被推舉為法國作家協會會員,成為了日法文化交流的第一位藝術家。

回頭看音二郎和貞奴在歐美取得的成功,文化評論家似乎會批評說,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滿足了歐美的「日本趣味」而已,美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對日本的「浮世繪」式的想像,在貞奴的舞蹈中體現為現實。這似乎是有道理的,貞奴在法國大受歡迎的時候,有觀眾會專門要去她表演日本的切腹,「日本趣味」在觀眾眼裡,不過是新奇的玩物罷了。

但文化交流又何嘗不是以新奇開始的呢?在東方抱怨西方以膚淺的審美情趣去看待自己文化的同時,其實也在以膚淺的審美情趣去看待西方文化。膚淺並非深刻的反義詞,而是深刻的第一步。日本和法國的文化交流有著膚淺的開始,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兩個國家脫胎自「看切腹興趣」的民間交流,至今已使日法成為文化交往最密切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

羅丹最終如願以償,以另一位聞名歐洲的女演員花子為模特製作了雕像。森鷗外以此為背景寫了短篇小說《花子》,其中包含的對於女性身體的再發現,和西方對東方女性身體表象的看待方式,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面有人說過了浮世繪,我這裡再細講講順便補點圖。

19世紀中葉西方強迫日本開國,日本的美術作品也隨之大量傳入西方世界。在由日本進口的茶葉的包裝紙上常印有浮世繪畫作,於是浮世繪這類畫作的用色、線條、明暗、布局很快吸引了許多西方畫家的注意,尤以印象派最為激賞。

1865年法國畫家布拉蒙克將陶器外包裝上繪的《北齋漫畫》介紹給印象派友人,引起了許多迴響。馬內莫奈等畫家都收藏了不少和風畫作,其風格也開始影響當時的印象派畫家。梵高可能是著名畫家中受浮世繪影響最深的人,他發明了Japonaiserie一詞來描述日本藝術的影響。梵高臨摹過多幅浮世繪畫作,並將浮世繪的美術元素融入他之後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渦捲圖案即被認為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里》。在音樂方面,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也受到《神奈川衝浪里》的啟發,創作了交響詩《海》。

說到底,我覺得這也是日本藝術形式這是第一次走到海外,加之眾人的好奇,碰撞出的火花,和之前18世紀歐洲的中國熱有一拼(比如腓特烈大帝還在他的無憂宮裡面搞的那個中國茶亭,敏希豪生吹牛逼還要說農村藝術家弘曆送他倆大瓶子)

以下為圖片:

梵高名作《唐吉老爹》,注意背景

莫奈的《日本女人》我也真是信了這是日本女人

歌川廣重的浮世繪(左)和梵高的摹寫(右) ,這漢字寫得可真辛苦

歌川廣重的浮世繪(左)和梵高的模寫(右) ,漢字依然寫得很辛苦

德彪西交響詩《海》的封面

甚至BBC做的那個大英博物館百件文物裡面都選了《神奈川衝浪里》:

以及最後:


我來個角度刁鑽的。除了中國以外全世界各地的中餐館,在用餐後會給你拿上來一個叫做幸運餅(fortune cookie)的東西。大概長這個樣

(其實第一次吃還挺好吃的,有點像港台蛋卷的味道)這個被全世界除中國人之外的人認為是中國代表食物的東西

是日本貨。。。

這東西的起源,據追溯是日本寺廟裡的一種占筮仙貝。這種仙貝,形狀跟這個圖裡的基本一樣,但是在兩葉中間會夾著一個小紙條,作用就類似於中國寺廟求個簽那種。這種仙貝,和fortune cookie的不同,是醬油味的,據說味道就像旺旺仙貝。。。

然後隨著日本人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移民美國。這些仙貝就出現在了日本餐館裡。開始受到美國人喜愛。成了亞洲的代表。

然後呢。。。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人把西海岸大部分日本人關了起來。日餐館就全被華人「霸佔」了。。。

結果甚至這個地地道道的日本貨,也變成了「中國的象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