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 不等於 加特效!

但需要一定的科學基礎。

我的建議是,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理論,把它放進我們現在每天的生活里想個故事,你會發現——很可能不用特效。

參考《彗星來的那一夜》。

科幻的核心是「幻想」,好的想法是拍好科幻片的關鍵。參考《那個男人來自地球》,幾人一桌就可以講好一個科幻故事。當然,如果本身目的就是洗錢,那肯定拍不好了。


範本就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特效加成0

另一個例子,科洛弗道10號,特效加成1

其實還想說,2001太空漫遊,大概也屬於此列,雖然有特效,但其實主體仍然是哲學思考

其實電影也是一種表達形式,既然有以文字為載體的科幻小說,也可以有不以特效為主的科幻電影。我認為好的科幻電影,可以設一條標準,在剝離特效之後,還剩下多少內核。上面幾個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多的是在不同的時空,人類的科學技術和認知水平處於一種相對超前的階段時,人與人,人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的哲學思考。

不加特效的科幻,我覺得有個思路可以嘗試,現在大多數人對科幻的認識是,現代人穿越到未來,那相對來說,你把古人穿越到現代,設計一下古人對科技,倫理,藝術,審美方面的認知與現代人之間的衝突,可能也會很有趣哦。試想一下,看著像穿越的王守仁大哥,了解下現代的哲學理論,會作何反應呢?

與上面某個同學持相同看法,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劇情邏輯和是否吸引人是電影的根本條件之一。
諾蘭的電影都算可以啊,主要是劇情決定全篇,特效算附加值吧

手機打字簡單的說下好了。

電影說到底看的是劇情,科幻片是電影,所以也是看劇情。

不用特效那麼就把故事設為現世,而且現在的世界其實已經後科幻了,如無處不在的人工智慧,我國的智能識別的監控。這些東西只要描述的時候適當的誇張一下就是科幻電影了,而且不用特效。

然後因為沒特效,所以劇情就嘴炮吧,只要劇情環環相扣,緊湊到沒喘息的時間,反派用核彈世界毀滅一句話帶過也沒人會在意,只要劇情夠緊湊,不給觀眾吐槽的時間就可以了。

如核彈一炸,和男主角一起在掩體里的女豬腳就忽然失蹤了……

只要全程無尿點,劇情邏輯密不透風,沒特效也一樣精彩。
像蝴蝶效應那樣,靠故事來成就。
找個好劇本,不要用小鮮肉
參見,前目的地、彗星來的那一夜等低成本懸疑科幻哲理電影。
參考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