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老婆帶著16個大的兒子去參加早教中心的一個活動,遊戲過程中一位稍大點的孩子搶走了我兒子的玩具汽車。

老婆坐在前面急忙和對方小朋友說不可以搶弟弟的玩具,這時對方的家長上前來不痛不癢的教育孩子「你為什拿人玩具?不是說不能拿嗎?你為什麼拿?」。我兒子不管在家或者在外面如果想要東西前都會雙手抱拳謝謝人家,看到對方孩子一直不給他他就開始比劃著謝謝人家。我出門到大廳再拿一個玩具給他,回去走到門口的時候看到他還在那比劃,當時覺得很心疼他,覺得對方的家長有些艮,最後老婆用新的玩具跟對方的孩子兒交換回兒子被搶走的玩具。

晚上回到家裡我一直和老婆在探討,如果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怎麼處理,我的觀點是直接當場告訴兒子,他是怎麼把你玩具拿走的你就去怎麼拿回來,爸爸媽媽就在這兒。而老婆認為孩子太小,傳輸這種觀念會影響孩子以後成長。

請問大家如果你們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處理呢?

對於此事,你們又是持怎樣的觀點呢?

提到對方的家長我想順便吐槽下,帶孩子去早教中心孩子是主角,為嘛那麼多戲精男女要去搶孩子的風頭,在眾人面前非要表現出「我最有個性,我的教育方式最特別……」這簡直太2了。


謝邀, 很好的問題,而且這個也是很普遍的問題,每位家長都會遇到。一般的話,在德國,做父母的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你不能搶別人的玩具,或者家長可以協調讓每人玩個幾分鐘再交換,必竟學會分享也是很有必要的(前提是孩子都很保護自己玩具的情況下)。要不等對應玩得不喜歡了,你可以再拿去玩。那麼,作為對方家長,會讓給回去,因為必竟是你家寶寶先拿著這個玩具玩。

所以,對於對方家長的反應不是很喜歡,孩子搶玩具正常,這樣的指責語言不會有任何幫助。

雖然我也想有讓孩子搶回來的衝動,但是你老婆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那玩具是自己的,就要回來。如果是早教中心的。那就告訴孩子咱們可以找些更有趣的玩具玩。必竟遇到這樣什麼都不做的父母少見吧,一般都會想辦法還給對方。


應該告訴他要拿回來的,他拿不到你要去幫他拿回來,同時告訴對方,這是弟弟的玩具,他玩了再給你或者這是弟弟先拿到的,先來後到,你待會兒再玩吧。

當然這個年齡你的孩子還做不到分享,但是可以唸叨唸叨,分不分,讓不讓隨他。

對於你老婆的想法我非常理解,想息事寧人,因為不知道對方家長是什麼樣的人,怕遇到潑婦把事情鬧大,被人圍觀指責,那肯定很尷尬。但是這樣會委屈了自己的孩子,錯的是對方,承擔後果的是你孩子,憑什麼呢?

或者說,如果你孩子搶了別人手上的玩具,對方孩子不樂意,她會怎麼辦?對,讓孩子還給對方。可是當你孩子被搶了怎麼也是他妥協呢?作為孩子的父母,當然應該無條件站在孩子這邊,支持他正確的行為,糾正他錯誤的行為。當然很多情況都是突發的 ,始料未及的,我不主張什麼都要爭贏,也不主張什麼都要退讓,要講道理。


答:孩子的玩具被搶可以告訴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回來,要告訴孩子具體怎麼做。「你把自己玩具拿回來,並告訴那個搶你玩具的小朋友,你要玩的玩具得先我同不同意,我同意你才能玩,我們可以交換玩具,或是輪流玩,」家長要教會孩子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處理才最合適。不要直接責備孩子「你真完蛋,沒用」或是直接告訴孩子「小朋友要分享」的話。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很多家長愛與面,不希望影響和氣,大家一起玩吧,但是越是這樣孩子就不知道什麼是界限,不知道那些東西是該自己保護的。但是家長要講方式方法,該分享的還是要告訴孩子,孩子不想分享的不要強求,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是物權意識的萌芽期,不要強行孩子分享。孩子小很多事情當他們遇到了,不知道怎麼處理時向大人求助時,家長教育就是給孩子做示範,以後遇到同樣問題可以怎麼做。不要用語言傷了孩子,堵住孩子求助的通道,讓孩子自己摸索。


簡單說兩句,這要看是私人玩具還是公共玩具。

私人玩具:

1、你的玩具你決定,我的玩具我決定。一方同意的情況下,另一方纔能使用。相互尊重。

2、可試著玩具交換。(每次出門前,包裏先放個玩具。)

公共玩具:

1、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請等待。

2、家長可提醒孩子輪流。同理一下別的小朋友也想玩的心情。

總的來說,在公共場合,尊重和同理心是核心。在覈心指導下,還可以有其他的策略,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用合作思維靈活應對。


教育他,搶回來。

這六個字說的很好。搶回來是必須的,你要做的就是教育他如何正確的搶回來。教會他如何不讓玩具被搶的事情發生。


孩子有個物權敏感期的,等他理解了再去教


我認為有必要哦~

或者是

這個東西,你覺得就這樣被拿走無所謂,那就這樣好了

如果很有所謂,那就去搶回來


我覺得方法都可以。換玩具,搶回來,等對方不玩了再拿回來都是策略。以自己的安全為前提。

帶了娃才知道,什麼樣的家長都有。有的家長是自己的孩子佔上風,就動動嘴巴;看自己的孩子搞不贏了,就開始動手搞對方孩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