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這樣的寬泛的題目夠寫好幾篇了……

隨便寫寫吧

從工作角度講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冷卻速度,一般情況下,正火空冷的速度遠大於退火的爐冷,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某些條件下,退火也可以採用空冷,甚至風冷。正火也一樣,雖少見,但書籍中也介紹過直接水冷的情況。

從生產工藝的角度來看,同工件採用正火或退火的工藝,一方面取決於你要什麼,一方面還可能取決於經濟效益。工廠更偏向於用正火,因為工時會比退火少(原因同上段),成本也就降低了,省錢的事,誰不樂意呢。有的工廠甚至把主意打到保溫時間上了,比如,幾爐的貨只干一次正常工藝,另外幾爐幾乎零保溫,用並聯幾組記錄儀的方法來做假……扯遠了……

從組織角度看,一般情況下,正火的組織要比退火的組織細膩,理論上可以簡單理解成加熱總時長的區別。細講的話又要分幾種情況,太麻煩,建議系統的從書籍中查找。

從目的上看,兩者針對的是處理不同狀態的工件。比如結構複雜的大型鑄件,一般一定會先進行退火的,而且在溫度也是採用1050以上的溫度進行,以解決鑄造過程中的缺陷,偏析,組織不均勻等問題,故而叫做擴散退火或均勻化處理。

而去應力退火,也就在550到650的溫度左右,顧名思義,去除殘餘應力的作用,應用的場景最多的是在焊接後,應該也常作PWHT。這就跟正火的差遠了。

此外,退火還有完全,不完全,等溫,球化,去應力等等類型。

另外,正火有細化晶粒的作用,比如擴散退火後可以緊跟一步正火來解決,長時間高溫狀態帶來的晶粒粗大問題。

最後,正火和退火有時又是具有相同目的的,比如亞共析鋼的完全退火與正火。兩者此時均可,工業上偏向於用正火,比如中低碳合金鋼等

先這些吧


鋼的正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使鋼全部轉變為均勻的奧氏體,然後在空氣中自然冷卻的熱處理方法。它能消除過共析鋼的網狀滲碳體,對於亞共析鋼正火可細化晶格,提高綜合力學性能,對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藝是比較經濟的。

鋼的退火是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使它慢慢冷卻,稱為退火。鋼的退火是將鋼加熱到發生相變或部分相變的溫度,經過保溫後緩慢冷卻的熱處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組織缺陷,改善組織使成分均勻化以及細化晶粒,提高鋼的力學性能,減少殘餘應力;同時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遺留的組織缺陷和內應力,又為後續工序作好準備,故退火是屬於半成品熱處理,又稱預先熱處理。


教 科書都 寫過熱處理的四個環節。但現實中沒有 一個人說得明白 。

當然 實際中退火是必須的 只不過分明暗兩種。

明的是 鍛件燒熱之後,淬火。完成 之後放回火里烤一下。

暗的是利用作熱烤。

而正火 我的理解 相當於調 質。

即淬火之前,熱的鍛件,涼它一下子。


最最主要的區別是冷卻速度不同,正火 的冷卻速度快點。以後這樣的問題的答案你可以直接搜索常州精密鋼管博客這個網站上的資料 http://www.josen.net/。。。


正火後的晶粒度比退火的細,且硬度會比退火的高


首先,這是材料科學中的基礎名詞。在實際操作中無非就是冷卻條件的不同而已。

正火,一般是在空氣等冷卻介質中將加熱至Ac3溫度以上40℃左右的鋼件冷卻至室溫,這裡說的稍顯複雜,轉化成俗語,也就是將製品從加熱爐中取出來晾著。

而退火,較正火而言,冷卻速度慢得多,一般是將鋼件在加熱爐中隨爐冷卻,與正火一樣,都是晾著,只不過這回是在爐子中。

最後,這兩種工藝一般需要結合其他熱處理進行,此處不再贅述

拋磚引玉,給各位大佬遞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