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st ,把積木玩具變成可編程機器人|CES 2017

本文作者:劉子榆

2017-01-06 07:18

導語:樂高為兒童和青少年玩家帶來了全新的 Lego Boost 系列。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嘗試編程!

雷鋒網消息,據外媒
The Verge,Cnet 報道,在本次 CES 2017 大展上,樂高為兒童和青少年玩家帶來了全新的 Lego Boost
系列。不同於單純的拼接積木,Lego Boost 具有一定的可編程性,讓孩子們在玩耍的同時還能享受到自定義編程的樂趣。

雷鋒網了解到,Lego Boost 系列一共包含 5 款產品:一個名叫 Vernie 的機器人、一隻叫
Frankie 的小貓、一把吉他(Guitar 4000)、一輛多工用探測車 4(Multi-Tool Rover 4,M.T.R.4)和一個
3D 搭建平台。此外,Lego Boost 還附帶有三個 Boost
模塊,可以承受大部分重量,其中包括一個傾斜感測器、彩色距離感測器和一個發動機,同時還有 843
塊傳統樂高零部件和一個特殊的爬行墊,機器人可以在上面移動。

Lego Boost 的獨特之處在於玩家可以通過配套的 iOS 或者 Android 應用來控制機器人的活動。此外,相對於一行一行地敲代碼,樂高所提供的方式則簡單得多,兒童玩家只需要將各種模塊按照想法疊加在一起,然後再按開始按鈕就搞定了。

實際上,Lego Boost 是樂高公司展示的一個具備可編程模塊的工具包。可編程模塊能夠兼容現有的樂高玩具,把它們變成電動玩具或動作感應玩具。該應用還可以記錄語音效果,因此用戶可以讓自己的樂高機器人寵物說話。

Lego
Boost 工具包還配有說明書,用戶可以用它搭建上面提到的 Lego Boost 系列所包含的 5
款產品。不僅如此,任何現有的樂高積木都可以在上面創作出新的作品。樂高介紹到:「舉個例子,玩家可以構建一個製作一條龍或一匹小馬的運動基地,或是一個承載越野汽車或探測車等汽車的駕駛基地,以及一個可供孩子們打造自己的城堡甚至是未來空間站的入口。」

據了解,Lego Boost 工具包將於 2017 年下半年上市,售價為 160 美元。這套裝備主要針對 7 歲以上的兒童使用。


我不是很喜歡這個配色。。讓樂高動起來一直都是很多消費者的夙願,這種進步還是值得支持的。

謝邀。

我在如何評價小米新出的「米兔積木機器人」? - 崔鵬志的回答 - 知乎這個答案中已經說過,同樣的科技組積木,小米用來做機器人,而樂高用來做玩具。

定位不同,所以也不能簡單地比較兩家公司的產品孰高孰低,不過在我看來,小米的產品更加偏向全年齡,而樂高則有些「不接地氣」。在國內的樂高教育機構——樂高機器人的大用戶看來,更加「高大上」一些的EV3、mindstorm明顯比lego boost更吸引家長們。


樂高這個牌子大家都熟,基本上我認為應該算積木類最出名的品牌了,這個丹麥國寶離百年企業也是越來越近,加上這兩年在國內鋪天蓋地的樂高教育、比賽等等,極大推動了在中國的發展。品類從最初的簡單系列組到如今各類神作湧現。

有這樣的

有IP的

還有這種大神的原創

廣大吃瓜群眾一般還是消費級,夠用就好

前兩天,我問我姐,德國有孩子的家庭互相逢年過節都送什麼玩具,她想都不想回答我:「樂高啊!」孩子們看到這樣的套裝我想肯定特別快樂。

前段時間拿LEGO BOOST的組件給女兒拼了一隻星際艦隊,得到了廣大圍觀群眾,親朋好友的一致讚賞,說我思維活躍,帶娃有方,只是太太看完冷靜一笑:「呵呵!是你自己玩的開心吧!」

嗯,這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一件玩具家裡人能玩在一起,那簡直美妙至極!

帶著這份美好回憶,我又拿出了BOOST,嗯,測評么,總還是把裡面的各種巧奪天工和大伙兒論道論道。

BOOST適合7-12歲小朋友,造型5合1,但我認為最大的特點在於有APP,昨天講了,玩具有APP,基本上就是「高級」,因為並不是每款LEGO都配APP;除了一堆組件以外,最核心的部分是三個電子設備,兩組馬達和一個光感應設備,全部與手機用藍牙的方式連接。

我看來看去決定還是測試第一款機器人——ROBOT Vernie

看起來非常有科技感,而且很友好的樣子(人類么,都是單純視覺動物)

軀幹

頭部

行走部分

雙臂

拼裝是個沉浸式的,滌盪心靈的過程,當我每每因為凡塵雜念心煩意亂的時候,拿出LEGO看上一眼,想想難度,就想起某位互聯網視頻大佬在辦公室里掛的那張書法「何事慌張」......

整個純拼裝過程2小時左右,比高達快,因為有APP的關係,圖解非常清楚,特別要提的一點,之前測評任天堂的LABO,電子圖紙設計也很棒,甚至我認為是傻瓜式的,每一步都是動態演示,且可以360度縮放無死角觀看,比LEGO單純的靜態演示不知先進多少,但是唯有一件事情任天堂我認為做得不體貼,就是圖紙不能快進快退,永遠的勻速前進讓我經常有抓狂的時候,這一點LEGO做得很好,簡單的地方,三步並做一步走,節約時間(當然您也可以不那麼注重效率,只是享受拼裝創造體驗本身就很好)。

Vernie誕生之初,緩緩走來,剛啟動設備,連上網路,眉毛亂抖,左顧右盼,對這個世界有一種懵懂。

給Vernie一支話筒,它會唱歌,還能錄音,solo部分還會舞蹈!

Pop star LIVE Show!

運動健將!拳擊amp;高爾夫!

擁有距離感應設備的Vernie,隨時準備扮演各類角色,會講各種台詞(是中文哦)十足Drama queen!

但是別被他充滿娛樂氣質的表象欺騙了,它是機器人,可能是未來《終結者》T800或者《西部世界》里接待員的生物學源頭,開槍的時候從不手軟,準頭一流!

第一個機器人的拼裝還是非常驚艷到我,更多是樂高在APP的開發方面下了很多力氣,使用的方便和流暢方面體驗都很好,還有很多隱藏任務選項,感覺乾貨滿滿!除了手機上太費電,當然也可能用IPAD會更好一些!


瀉藥。

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正式推出。

唯一給我印象的就是:貴得要死。
lego公司說這是給七歲以上的小孩學編程的玩具,然後很多爸爸們摩拳擦掌打著給孩子開發智力的名義,買回來自己先玩。


Lego Boost 是給小小朋友的 Mindstorm,與WEDO 2.0類似,WE DO是教育套件,Boost應該是家庭版或消費版。堆砌類零件更適合7歲左右的學齡孩子拼搭,與WEDO類似的圖形化編程環境也適合編程入門。我覺得價格可能不菲。

2017年底補充:

一千出頭的價格確實跟WEDO 2.0有一拼,模型趣味性更強,跟WEDO 2.0都是堆砌類零件,而且兼容WEDO2.0,可玩性確實不錯。相信買過WEDO 2.0的同學都想買BOOST拓展下,而買過BOOST的同學可能更喜歡WEDO 2.0的收納盒。

另外BOOST在2017紐倫堡玩具展上獲了獎,可見大家對它的認可。


搞得跟這是個全新的產品似的,不過是個軟體改進硬體簡化的mindstorms嘛。另外這句話:

Lego Boost 系列一共包含 5 款產品

應該是5個官方搭建模版吧?

這個記者還需要提高知識水平啊。

======

產品本身,配色比EV3好看些,雖然顯得太低齡化,不過也和定位相符。感覺就是一個廉價簡化面向較小孩子(相比EV3,mindstorms系列大學都在用)的mindstorms。

這個規格和價錢,我繼續搶米兔去好了。

利益相關:Lego愛好者,NXT用戶


這是個介於Wedo 2.0和EV3之間的產品,其實還是更偏向Wedo一些。

顏色和造型上見仁見智吧,不評論,但磚塊數目近900塊,模型複雜度對於大多數7歲小孩來說有點高了(產品定位是7~12歲),當然也許使用app動畫輔助拼搭比以前照圖紙拼搭要簡單一些也說不定。

功能模塊還是太少,一個move hub,一個馬達,一個多用途感測器,真TM摳門,這也是我認為Boost更接近Wedo的主要原因。而且,這款產品的功能模塊介面還是全新的,也就是不能與Wedo或者EV3通用。

但是,這款產品還是蠻良心的,售價比Wedo便宜好多,磚塊更多,果然教育版就是坑錢,這貨走的是玩具版路線,值得贊一個!

App雖然功能很簡單,但畢竟是給7歲小朋友啟蒙編程的,5個例子都還蠻有趣的,從大人的眼光來看可玩性並不高,但我認為小孩子還是會滿沉迷的,前提是有大人帶著入手啟蒙。

想著用這個開發智力就還是算了吧,這貨就是個入門啟蒙的玩具,功能也就是移動、旋轉、發出聲音,判斷條件也只有聲音、距離(障礙物)、時間、顏色。任何智力玩具本身都不具備開發智力的功能,除非有家長在旁陪伴、參與、輔導。

最後結論:買買買!!!希望8月份能準時出,這樣回國正好退稅!


封面設計得好!娃以為買這個set送平板,當然要啦,哈哈哈。

目前只玩了小車和機器人,配套app做得好,畫面生動活潑,一步步引導,7歲小孩可以自己跟著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