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北京體育大學外語系畢業,大四那年外語系更名為國際體育組織學院(外國語學院),並計劃開設其他語種的專業。

像我們,還有新聞等非體育生考進來的,叫做學科,體育生們的專業叫術科。

首先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跟人自我介紹的時候總要解釋一下,我不是練體育的,然後看著對面一臉「體育大學還能學英語」的表情。

然後是學習上,學校目前為止還是隻有一個正經教學樓,一共五層+一個地下報告廳,另外一個叫做第二教學樓的是計算機教室,是給傳媒學院和計算機課程用的,上課去不到那裡。看有回答說,學的東西會和體育相關,其他學科專業不是很清楚,談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作為英語專業,與其他學校英語專業開設課程相差不大,教材是我們院系自己出的,裡面會有一些關於體育的內容,聽力和綜合英語裡面不多,泛讀課的都是。大二大三開設了專業必修課——體育英語視聽說,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外教的課,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那位外教在年輕時是學校的運動員,玩過很多不同的運動,她的課程主要介紹體育項目的起源、發展、基本規則、術語,還有相關的口語表達。其他與體育相關的其實真的不多。

最後是生活上,很多同學去到其他學校讀研後表示,北體的飯還是蠻不錯的,味道還不錯,而且便宜量大。學校整體是一個很有活力的狀態,畢竟一大半都是體育生。不太好的就是想去打球的時候容易被完爆 有次被一看起來超專業的哥們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喝水聊天的時候一問居然是練乒乓球的…… 另外,我穿鞋183左右的身高放別的學校應該都不會太差,在北體……………

差不多就這樣,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再聊

放張取快遞時看到的方碩和王哲林。


我就是北體的一名學科生,在來北體之前屬於那種高中逃課也不上體育課,八百要了我半條命的那種。

說來慚愧,是因為北體是個211才來的這兒,說說在北體就讀的優劣ba

1.北體與大多數人想像的並不一樣,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圖書館常年滿滿當當的,在食堂也可以看到好多在學習的人,之前學校沒有早讀的時候,早上五六點就有同學在教學樓或者食堂裏背書什麼的。

2.和某些學校學習緊張壓抑形成鮮明對比,可以說北體是唯一一所從來沒有學生自殺的學校,可能是因為運動的原因吧,大家心態都很好,心情不好了,隨便找個操場走一圈跑一圈就自動恢復了。

3.北體老師比較仁慈,很少有學生掛科,除非你犯了原則性錯誤,考試也偏簡單,但是你追求高分高績點就另當別論了。(學校也還是有不少大神的!)

4.隨便掂一個老師都是清北起步,特別喜歡的就是我經濟學老師,北大畢業的碩士,觀點理念都及其新穎。還有我的高數老師,隨性可愛,上課上到一半,覺得今天天氣很棒,於是直接拍板下課,說這麼好的天氣大家去踢球吧,頗有大家風範。

5.作為一個女孩子,追星北上廣,簡直不要太棒啊!!!林一陳偉強武大靖是校友,學校好多小哥哥絕對的荷爾蒙啊!除了那些練過的肌肉男,小編至今還是有點害怕,稍微接觸一下覺得他們還是很可愛,但是外表真的讓我怕怕的,我是個弟弟。

1.學校雖說官僚主義不是很嚴重,但是總覺得校領導emmmmm好多也是術科生,有時候做的事情無法理解,沒啥邏輯。希望校領導不要來找我qaq,學校辦事效率也是特別感人,補辦學生證什麼的要等一整個學期,轉專業那些蓋章什麼會蓋到你癲狂,至於學校學工部的那個事件就不要說了吧,小編也挺難過的發生這種事情。

2.學校雖說各種場館超級多,但是除了體育選修課,基本與我們無緣,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教學樓只有一個,圖書館只有三層,藏書量很少。

3.學校對於非體育生即學科生不太友好,大多數老師對學科生都有、、輕視,除了那些大佬,學科生在學校沒啥地位。

4.學校盛行形式主義,沒啥實在的(此話略有偏頗)

——————————分割線——————————

補充一下背景,這是一個術科學科混合的學院,運動會的秩序冊上沒有學科的同學,咋滴學科生還不能參加運動會了???那新聞稿別找學科生寫,加油助威也不是學科生的事情,拍照也與學科生無關了,運動會就當放假得了。學科生真沒啥地位


可以看帥哥,看很多的體育生帥哥,比如說董浩然這樣的天菜??

今天要跟大家推薦的這位體育生叫董浩然,身高185cm,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研究生,被網友列為校草級別。

董浩然出生於1996年,江蘇人,13歲出國留學,英文名是Richard。他是那種陽光運動型的男生,身高和長相都很優秀,標準的校草類型。

運動員或體育生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毅力與頑強的代名詞,這往往能在第一印象中,攢足分數和眼球。

董浩然是國家一級羽毛球運動員,而且他的老師是兩屆奧運會混雙冠軍高崚。

董浩然11歲時就進了江蘇省少體校,連續兩年拿到國內同年齡組比賽的冠軍。但由於父母的堅持,董浩然在2009年離開羽毛球專業隊,繼續走學業之路。

在全日制中學讀書的那一年,董浩然認為自己過得不自在。為了能夠重拾球拍,他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新加坡求學之路。因為球技不俗,董浩然也曾接到新加坡國家隊拋出的橄欖枝,但他拒絕了。

2013年,董浩然回到國內,受到了北體競技體育學院主任的青睞,他以單招第一名的身份成為了北體新生,後來又成功保研。

關注我,常年推薦超帥的體育生小哥哥

元氣偏方?

www.zhihu.com圖標

董浩然無論是在之前的綜藝節目,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有點「憨」,有種直男範兒的可愛。

他其實是在大四的時候被朋友推薦給一個知名導演,從而才接觸了演藝圈。毫無演戲經驗的他,在這裡就像一張白紙遇到一見傾心的染料,演戲成為了他新的興趣愛好。

北體的研究生課程和不再繁重的訓練,讓他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把控的時間,董浩然偷偷瞞著父母,到北京電影學院求學1年。

究竟是運動員拿冠軍更難?還是演員演戲得獎更難?董浩然認為是前者,看來他改行當演員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董浩然還坦言現在最想嘗試的角色就是老本行運動員,「我作為一個新人來說,我的選擇本來就很有限,還是先嘗試自己比較熟悉的角色」。

「希望自己能塑造一些積極向上的形象」是董浩然的目標,其實從他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他的能量,又是打拳、又是舉鐵、又是跑步、又是羽毛球,甚至做飯都有一手。

偷偷告訴你,陽光肌肉型男也有軟萌的一面,這種強烈的反差萌,讓人冷不丁地就會陷進去,越來越喜歡他。

小哥哥年紀也不大,其實偶爾可可愛愛的,這樣的「男朋友」戀愛起來更加顯得甜哦。

找圖碼字不易,點個贊再走吧

更多體育生小哥哥,請關注我

元氣偏方?

www.zhihu.com圖標

眾所周知,在北京體育大學不學體育就相當於讀了北京大學


就是會強行拉走一個班的人翹掉英語課去練合唱

就是會為了給冰場當觀眾可以強制改變考試時間不讓學生複習的

就是一週四五個講座活動個個與評優掛鉤

就是為了領導喜歡搞個合唱學生不會唱也不想唱然後最終領導沒有來

反正就是學科生在體大算個屁

畢竟體育大學嘛

學習永遠最後一位的哦

術科生纔是爸爸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