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咋說呢,幾年前,說到川普,我還以為你們說的是四川普通話。。。

直到建國同志。。。

說這些其實是想說,短短几年一個詞的意思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把視野放大華夏文明五千年,「聖人」這個詞早就不是最開始的那個意思了吧。那聖人最開始是指什麼意思呢?

《孟子》裏提到過幾位聖人,我們看看他們都是誰?

「當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獨憂之,舉而敷治焉……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堯帝,舜帝,禹王。

那這幾位先王做了什麼呢?

《說苑·君道》: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饑,則曰此我饑之也;有一人寒,則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則曰此我陷之也。

堯帝心裡放著天下人,有一位百姓挨餓、有一位百姓受凍、有一位百姓犯罪,他都會以為是自己沒有治好國家的原因。

舜帝呢?

舜帝去歷山耕種,那個地方的人民就變得互相禮讓良田。舜帝去雷澤捕魚,雷澤上的人也互相讓水深魚多的地方。舜帝去陶河製陶,沒過多久那個地方的陶器都變得非常精美。

舜帝離開了還有很多民眾追隨他,追隨他的人絡繹不絕,他在的地方一年就成聚落,兩年就能成為一個小城邑,三年就能變成一個大城。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禹王就不用說了。

大禹治水家喻戶曉。全世界很多文明都有大洪水的傳說:面對洪水,有的祈求神,有的逃難。

華夏文明,由先王帶著大家治水,「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這些先王既是聖人,同時也是統治者。所作之事皆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有的喫有的穿,能更好的生活下去。那在這之後呢?《孟子》裏還有一段:「……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教化百姓。

這恰恰體現了東周禮樂崩壞之前,我們文明師官一體的體系。恰恰是德行最高的人才能成為王。王,既是統治者,又是一個老師。王所代表的就是教化的人間頂峯,所以後來都有管皇帝叫聖人之類的吹牛拍馬的說法,但在三代之前,這是真實的。這些先王以身作則,正己以化萬民。

這樣的能帶領大家過得更好聖人,纔是民眾所共同期盼的統治者。

可惜周秦之際師官一體的體系崩裂,官職地位和德行的關係漸漸脫離了,很多德行高的人,並不能得到與之相符的官位,施展自己的為政措施。聖人一詞的本來意義,也慢慢發生變化了。直至今日,雖然很多先賢在那個時代,可能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這種保民護生之志,卻通過一代代先賢傳續教化保存下來,使得我們時隔數千年之後的今天,還能領略我們文明最真實的表達。


我們姑且認為「聖人」是指中國古代先賢吧。

這些聖人幾乎每一個都在治國理政方面充滿了屬於知識分子的天真幻想。

他們的統一特性都是——回到黃金時代

孔子復周禮,老子小國寡民,墨家人人平等。

春秋三大顯學基本都是脫離時代在講一個幻想中的「盛世國度」。

這導致他們不可能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上位」。

這是他們不可能成統治者的原因。

同時這種「復古」文化傳統是「浪漫主義」的

也因為這種「理想」實在是太偉大,太崇高了,故而每一朝每一代的文人都極為崇尚這種「人人成聖」的可能性。

也因此,提出這些崇高理想的人才被後人叫做聖人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他們的理想崇高到不可實現,他們才會成為聖人。

也因為這種「浪漫主義」的態度,導致他們絕對不可能成為統治者

因此,不是「為什麼聖人當不了統治者。」

而是「聖人當了統治者就一定不再是聖人了。」

他必然要在成為統治者的過程中背叛自己。

所以說這是一個像「隕石為什麼總是掉坑裡」的問題。

因為謎底就在謎面上。


但是,你說柏拉圖的「哲學家王」存不存在呢

這個是有的

水錶已拆,知名不具。


春秋戰國之後的我不熟,只憑印象提一個人,「諸葛亮」

這應該算上儒家眼中的「聖人」了,統治者也當的好好地。

春秋戰國時期的嘛,

扒一扒春秋戰國這些大師的理念不就知道了嗎。

墨家:墨子主張建立一個「理想國」,大家按照賢能的程度來排座次,最賢的當王,其次賢能的挨個當官。(什麼是東方理想國啊(戰術後仰))

墨子反對個人生活享受,認為生活只能滿足喫飽穿暖,反對禮儀,反對精神上的一切藝術。

反對不勞而獲,主張勞動生產

反對侵略性戰爭,主張「非攻」

就這麼幾點列下來大家心裡也就大概有數了,這種人可能被選為統治者嘛?

會有哪個統治者接納一個要求選舉賢君的學說?

並且墨子過分要求節約,忽視人民的精神生活,不僅主張生活只能喫飽穿暖就足夠,而且反對一切藝術,「非樂」。這是不符合人民羣眾的需求的

老子道家:

現在很多人喜歡吹捧老子,我只能說他們大概沒有了解過老子的政治訴求

老子反對法令,認為法令導致「盜賊多有」(先秦時期的盜賊有一部分是起義農民,這個值得注意),反對有為而治,反對多徵地稅,反對墨家和法家的尚賢,反對戰爭,反對儒家的禮治。

主張無為而治和小國寡民,,主張「絕聖棄智」(愚民始祖)

企圖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有器械而不用,有舟船而不乘,有甲兵而不戰,廢棄文字,結繩記事,國與國可以互相望到,雞鳴狗吠可以相互聽到,人們老死都不想來往。

他認為有智慧是壞事,有慾望是壞事,有物質是壞事,有技巧是壞事,多活動也是壞事。

就這種倒車一杆子倒到原始人的政治訴求,沒有一絲可能被統治者接納。

儒家

儒家這裡說三派,曾子派,子張派和荀子派

儒家起源於孔老二,但是由於孔老二廣收門徒且「述而不作」,弟子裏也沒有一個明明確確的能夠完全繼承其思想的大才,前腳孔老二在公屏打出GG,後腳儒家就大分裂了。

評論區的朋友也指出了,儒家有八派。但是由於其實有些派別是可以合併的,有自己政治訴求以及傳承關係的我個人認為可以弄出三個系來。

這裡提一句,戰國時期的儒家和後來的儒家其實差別蠻大的,不可以用後世來判斷戰國儒家。

首先是曾子儒

曾子名參,字子輿。我們知道論語是孔子弟子以及再傳弟子的總結孔子言論的作品,可以推斷曾子在孔子的弟子中相當有威望,至少他和他的學生是參與了論語的編纂的。

曾子強調為人修養,論述了「君子」的具體要求,強調了「忠」「孝」的重要性,著書立說,傳承了孔子對於為人方面的思想。

其宇宙觀重視「陰陽二氣」,可能來自於春秋時期醫家的影響,醫家認為「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日陰、陽、風、雨、晦、明也」曾子認為陰陽二氣是陰陽二氣是萬物的根本(這裡的陰陽與陰陽家不同,注意區分),後來的一部分儒者就進一步產生了五行相生的觀點。

其思想可以說是影響了整個儒家,《大學》和《中庸》是其思想指導的作品,《論語》是他和他弟子參與編纂的作品,《孟子》,孟子這個人與曾子也有傳承關係,對曾子很是推崇。

但是曾子的學說著重於修身養性,而非治國。

曾子的弟子為子思和樂正子(也就是儒家八派裏的子思之儒和樂正子之儒),子思的再傳弟子為孟子(儒家八派中的孟氏之儒),郭沫若認為,這三派實際上都是一系。(出自郭沫若,十批判書)

曾子一系中具有真正自己的治國理念的當屬孟子,(子思是重複先人觀點,樂正子已不可考)。

孟子


今天先更到這裡,明天起來再說


概念理解有誤,因為是統治者才被聖人,不是因為聖人而成為統治者,捋順因果,不然你以為老子」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說啥呢?


1 + 1 為什麼不等於 2 ?

因為學錯了。

同理,聖人為什麼當不了統治者?

因為也學錯了。

不僅僅聖人當得了統治者,事實上,也只有當上統治者,才更有可能(不是必然)成為聖人

看看《論語》裏對君子、聖人的描述:

君子:「修己以敬」,搞好個人修養,頂多是個君子。

加強版君子:「修己以安人」,不但修己,還能讓別人安心生活,那就比君子更君子了。

聖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幫助更多民眾跟著受益,那可不僅僅是「仁」了,「必也聖乎!」這一定是聖人降臨啦!

加強版聖人:「修己以安百姓」,以天下蒼生為念,讓天下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堯、舜其猶病諸!」,連「堯、舜」那種聖人都未必做得到呀!

看到它們之間的區別沒?君子和聖人之間,其個人修養未必有多少差別,而差別處正在於你能幫助到多少人

幫的人足夠多,才稱得上聖人。

而成為統治者,恰恰能幫助到最多人安居樂業。故此,堯、舜才被孔子稱為「聖人」。

所以,不要再說「聖人為什麼當不了統治者」的傻話了。

當不了統治者,就不可能成為聖人

我們認為孔子是聖人,是因為他在思想教育上做出了偉大貢獻。

孔子之前,平民是不能接受教育的。

自孔子始,才開了平民教育之先河,窮人才能通過學習也能當官(幫助更多人)了。

想想現在,如果只有當官的才能上學和參加高考,平民只能被管理、被愚弄。

這時候,突然一個牛人出現了,硬生生把上學變成了平民也能參與的事,是不是猶如萬古長夜出現了一盞明燈?

這樣的人,我們也會尊為聖人。

因為幫助的人太多,自然也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統治者,配享萬世師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