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ゎ^颈外科的赵宇、雷蕾两位医师、李梅技师要郑重地、认真地给你们说,娃儿的耳朵真的不能自己随便掏!

耳屎,其实医生的专nie喊法是耵聍(认不到哇?念右半边字也是一样的哈!)是外耳道皮肤产生的淡黄色,少部分褐色或黑色的分泌物。大部分黄种人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是这种片片状、或者碎渣渣↓

还有少部分人的耳屎是粘稠油脂状,哎呀,就是你们喊嘞「油耳」和「稀耳屎」↓

我们外耳道靠耳道口的皮肤上有耵聍腺,这个腺体能分泌耵聍,就好比我们的汗腺会分泌汗水一样,所以人人都有耳屎。

原因1 耳屎不是坏东西

不要觉得你们平时喊的耳屎不好听,人家就不是啥子好东西!其实耳屎的用处是很大嘞——耳屎产生后附著在外耳道的皮肤表面,既可以润滑外耳道皮肤,还可以保护外耳道及鼓膜免受真菌、灰尘、小虫子、水等损伤。

原因2 多数耳屎会自己掉出来

正常情况下,由于外耳道的纤毛运动,加上吃东西、说话时的动作可以让耳屎自己排出。虽然娃娃的外耳道比成年人的窄,耳屎更容易堆在耳朵头,但这也是莫得问题的!随著年龄增长,多数娃娃的耳屎会自己掉出来。

问:「人家都说娃儿的耳屎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遭中耳炎哦?」

答:耳屎跟中耳炎没有一分钱关系!反而是你们这些妈老汉儿随时切给娃儿掏,给娃儿掏成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原因3 家长把娃儿耳朵掏伤了的很多

!!华西专家架势仗黑板!!

好多家长看到娃儿耳朵边边有点耳屎就要手贱,非要去掏几哈心头才舒服,但个人手艺撇、眼睛又不好、工具还不干净,再加上娃儿不配合,结果就是我们医生嘞门诊上遇到掏遭了的娃儿,真的多得起串串。

01 掏伤!

虽然一开始就给大家晒了一下被家长们掏耳朵duo伤了的耳朵图片,但为了给大家加深印象,再复习一道哈!

这是duo伤外耳道引起的外耳道外伤↓

这是duo穿鼓膜引起鼓膜穿孔,可能直接导致听力下降,穿孔不能愈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02 耳朵头太「干净」 易导致外耳道特殊感染

我们前面讲过了,耵聍不仅是屏障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耵聍缺乏,有利于真菌、细菌等繁殖,引起外耳道一些特殊感染。比如下图白白的就是真菌感染导致的霉菌菌斑。

01 耵聍栓塞

耳屎本身不是病,但过多就是病了,专业说法叫【耵聍栓塞】。

当娃儿耳屎分泌物过多或者因为一些疾病,比如外耳道炎症、霉菌、外耳道湿疹、中耳炎等,或因外耳道畸形、狭窄而导致耳屎排出受限制,以及油耳、外耳道进水干耳屎发胀等情况就会导致耳屎积聚,形成大量软的或者硬的耳屎。这个耳屎一般自己出来不到,只有靠切医院头掏才得行!

(不消怀疑,这就是小盆友耳朵头的耵聍栓塞)

02 这些情况要赶紧带娃儿去医院掏耳屎

① 外耳道完全堵塞:

娃儿耳朵里面一大坨耳屎把外耳道完全堵完了,尽管大部分没得症状,但耳屎长期压迫外耳道,可能导致外耳道炎症。另外,耳屎堵塞后,娃娃可能出现说耳朵痛、耳朵胀、听力下降,少部分有干咳的表现。

②做听力等检查

有些需要做听力和鼓膜等特殊检查的娃娃,必须先清理挡在外耳道和鼓膜前面的耳屎,检查结果才准确哈。

03 这些情况要定期到医院去掏耳屎

①油耳;

②娃儿外耳道或者颌面发育畸形如外耳道狭窄的娃儿,这一类娃儿耳屎多半自己排不出来,容易形成耵聍栓塞;

③耳部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胆脂瘤等。

01 娃娃配合度比较好的,医生可以通过镊子、耵聍钩等器械在门诊诊断室掏出;

02 不能配合的娃儿或者医生在诊断室不能掏出的需要在耳内镜直视下掏出或者吸出;

03 对又大又硬的耳屎,建议家长先用3%~5%碳酸氢钠、双氧水等溶液泡耳朵,每天3次,一般3~5天耳屎软化后到医院耳内镜下冲洗、钩出或者负压吸出;

04 对于一些耳屎必须尽快取出来,但娃儿就是不配合、鼓捣板、家长还按不住的那种,就只能去手术室全麻下取。

问:「医生,我在网上买的掏耳朵神器,有灯还有摄像头,伸进去通过手机里面啥子都看得到,跟你们用的机器有点像的嘛,能不能用喃?」

答:首先你这个掏耳朵神器是哪个厂家生产嘞嘛,干不干净嘛,材质合格不嘛,使用之前你消毒没有嘛?这些问题都不搞抻展,你敢给娃儿用?!

其次,即使是有显示器,在耳朵头操作掏耳屎的动作要求是非常精细的,你敢保证你就能精准嘞、安全嘞把娃儿的耳屎掏干净?

最后,这些掏耳朵神器便宜的几十元,贵点的一两百,我们这一台机器随随便便都是六位数,你自己心头mei一哈哪个靠谱嘛!

问:「那在保健场所、公园头那些掏耳朵的专业人员靠不靠谱喃?」

答:其实想晓得他们靠不靠谱也很简单,问他三个问题就行了——

问题1→掏耳朵的工具消毒没?

问题2→是咋个消毒嘞?

问题3→掏耳朵的人学过系统解剖学、儿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病理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诊断学没有?

我们喊家长们对娃儿的耳屎淡定处理,也并不是喊你们完全不去关注娃儿的耳朵,因为有时候娃娃的耳朵里会出现一些看起来有点像耳屎但不是耳屎的东西,很可能提示著娃儿的耳朵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情况1:外耳道或中耳胆脂瘤

胆脂瘤是一种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外耳道看到的胆脂瘤可能是外耳道生长的也可能是中耳长出来的,很多时候看起来像是泡水后的耳屎,由于胆脂瘤会破坏骨质、严重的进脑壳导致脑膜炎等,所以家长们一旦发现娃儿耳朵头有这样像「耳屎」的东西,千万要赶紧来医院。

情况2:耳朵头有异物

你们都晓得,小一点的娃儿不仅喜欢往嘴巴头乱塞东西,还喜欢往鼻子、耳朵头塞东西!此外,还有小虫虫可能会爬到娃儿耳朵头,这些异物时间一久了和耳屎混合看起来就很像耳屎堵塞,会在外耳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比如这个乖乖就塞了个小塑料帽帽儿到耳朵头!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想到家长自己拿镊子、夹夹告一哈看捻得出来不,你们的非专业操作多半会把异物往耳道里面duo得更深,反而增加了医生后续操作的难度!所以,去医院是第一要务哈!

情况3:新生物

极少数的娃儿可能由于外耳道或中耳长了东西鼓出来,然后被耳屎覆盖,看起来就像是耳屎堵起了,这种情况也要去医院头找专科医生处理、确诊哦。

参考文献:

1. 黄兆选,汪吉宝,孔维佳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39-847,1169-1170.

2. Ping C,Yanling H,Youhua W,et al.Epidemiology of cerumen impaction among municipal kindergartens children in Wuhan, China.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7;100:154-6.

3. Schwaab M, Gurr A, Neumann A,et al. Human antimicrobial proteins in ear waxActa Otolaryngol. 2008;128(8):997-1004.

4. Marchisio P, Pipolo C, Landi M,et al.Cerumen:A fundamental but neglected problem by pediatricians.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6;87:55-60.


不要用挖耳勺,宝宝皮肤较能很容易受损伤,建议是用儿童棉签,如果宝宝耳朵里的耳屎不是很硬,可以用湿毛巾角或者宝宝棉签轻轻在宝宝耳朵里转一转,能把耳屎粘出来。如果耳屎又硬又大,不要自行强硬的试图取出,建议去医院由专业医生帮忙。


宝宝的耳屎该不该掏?应该怎么掏?有哪些方式是不能碰的禁区?这些一直是困扰宝妈们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耳屎可以通过吃东西、说话等动作自己排出。但宝宝的各项能力都相对较弱,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清理。


要知道,宝宝的耳朵很脆弱,耳屎过多会堵住耳道影响听力,不正确的掏耳方法则会损伤鼓膜,留下终身遗憾,因此家长们要格外注意。


下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钟贞大夫,将结合 20 多年的临床经验,为你带来最科学权威的「除耳屎大法」,宝妈们可要看仔细啦!


2、耳屎这件事有些育儿家还真就说错了.mp4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15 篇内容

盐选专栏

儿童健康知识指南:耳鼻喉常见问题解答

钟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99.00 会员免费


宝宝耳朵里边有比较硬的耳屎。

这个是由于耳耵聍在耳朵里边长期的积聚,进点水以后变大,长此以往造成的这个耵聍就发硬特别大,不容易轻易的取出来这种时候不能给宝宝硬抠。

这样的话容易损伤宝宝幼嫩的外耳道粘膜容易造成耳道炎。

如果耵聍过大,你自己弄不出来,一定要去耳鼻喉科就诊,让医生帮助你,当然首先得用滴耳液滴耳,待到这个硬块软化了以后,大约2~3天以后去耳鼻喉科面诊,让大夫在器械帮助下,取出来就可以了。

同时要定期的给孩子清理外耳道,当然不能用挖耳勺使劲的挖,因为小孩粘膜血管比较丰富,你要是用尖物使劲来刺激耳朵,有可能会引起耳道炎,以及把鼓膜给弄破了造成穿孔。


我儿子4岁前没掏过耳朵,我也不敢,孩子耳朵洞太小,看也看不清。掏耳朵不能动,娃小坐不住,万一动一下掏坏了,就不好了。

但是孩子说耳朵不舒服,听声音闷闷的,就只好看看,拉耳朵,里面黑黑的堵住了,上医院。和医生一说,医生一看,拿了镊子,10秒夹出一个又黑又大的耳屎。我和娃还没反应过来,太快了,也不疼。换耳朵,第二个稍微疼了一下,也就半分钟,又一个大黑……结束,治疗费130多,一只耳朵60几……这个技术也绝了

后来孩子就常常闹著要掏耳朵,我也就假嘛假嘛的准备各种工具,从棉花棒开始,然后耳勺,然后镊子,告知全部掏过了,孩子就满意了。很少掏出东西,外面清洁一下就行了。里面不堵死,不管,堵了找医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