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小,人心好大。

南極去過嗎?月球去過嗎?火星呢?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陽系能轉一圈就不錯了。再遠,你得多活幾千年。如果說銀河系以外,那你真得永生了。

對了,你還得有技術,花光全人類在地球上的資源。。。。


謝瑤

這類問題我回答好多了。

鐵硅族萬歲。

下面就沒了。


我們還是由現實出發,暢想未來。我們不說去銀河系的其它地方,我們就去月球,需要哪些技術和設施設備?

第一,需要有火箭技術和設備。不僅要有,而且還需要大推力火箭,要能夠把飛船送到中遠軌道。

第二,需要有衛星技術。如果你具有返回式衛星技術,衛星能回收,那麼飛船便也可以回收。地球軌道衛星和月球軌道衛星,只是所需的能量不同而已。衛星技術裡面又有很多分支,比如電推力技術。衛星需要給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纔能夠保持軌道穩定。衛星的壽命瓶頸大多是因為所帶能量耗盡而無法補充。所以在未來,我們可以暢想,所有的衛星都可以像飛機一樣「空中加油」。這樣會大大的延長衛星的使用壽命,拉低發射衛星的成本。

第三,軟著陸技術。以第二宇宙速度或者第三宇宙速度減速,實現軟著陸,是巨大的挑戰。如果系外星球也像地球一樣擁有大氣層,那麼必須頂住再入大氣層時的燒蝕,高溫高壓的酷烈考驗。

第四,自持能力。即使我們抵達月球,順利實現軟著陸。我們知道月球有月夜和月晝,晝夜溫差幾百度。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各個系統能不能正常工作?瓶頸在哪裡?壽命有幾年?能源的供給跟不跟得上?如果能源不能夠就地取材,比如說利用太陽能,那麼就只能等下一艘飛船或者是空間探測器來補給。如果要載人,那就有更多的問題。食物能不能自持?水能不能自持?氧氣能不能自持?生命和健康能不能長久保持?如果不能,則人類無法長久在太空存活。

為了實現自持技術的研發,我們發展空間站技術,發展載人航天。我們也開展嫦娥工程。國際空間站的下一步,就是月球實驗室。往返空間站的飛船升級以後,同樣可以往返月球。有飛船定期往返,補給就有保障。一旦月球可以被我們大規模開發利用,月球就是新的起點,飛船可以從月球出發,飛進太陽系。更進一步,便可以進入銀河系。

進入銀河系,就像我們從村莊走向地球。新材料,新能源,新的通信手段,所有的技術都需要更新,以滿足我們徵戰銀河系的需求。

如果需要新人類,那麼我要問,什麼是新人類?相比於中世紀,相比於三皇五帝,我們是不是新人類?或者轉基因的人類才叫做新人類?或者將人與機器嫁接到一起,使人的神經可以控制機器…… 後面兩點都是備受爭議的,被視為人類社會的潘多拉魔盒。可是,如果沒有這樣的新人類,人類的潛力和極限是不是已經快開發到頭了?

我相信人性是隻有人才具有的,機器是不具有的。我是反對轉基因的,想想就恐怖。人與人之間基因幾乎完全相同,即使如此都充滿歧視與戰爭。一旦人與人之間的基因變的不同,人權將怎樣定義,人將怎樣定義?平等與正義的界限又在哪裡?和平共處,大同世界,或許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


你每走一步,都是銀河系的其他地方,你正在做這件事


星際飛船,空間穿越,維度穿越,跨越960億光年前往恆星系團,想想到很激動!!!!


技術到了就可以了,現在的知識只能讓我們覺得只有坐飛船才能星際航行。


必須要帶上至少三個民科纔可以保證航行安全。遠期來看,可以促使民科之花開遍宇宙。


不需要身體上的新人類(當然有新人類更好),需要意識形態上的新人類。至於工業設備,如果飛船載荷緊張的話,可以只帶工業母機。


建立外遷星塵飽和炮,原理:把半解質發射,跳出虛空,一路全解(類似毀滅),由於太離譜(封印)。只允許像星球一樣的特慢軌道(用以去往河外星糸……),怪物滿地走,特文明。不死不滅都是渣渣。


想去火星嗎?我可以帶你去,不過條件是:

1、給我15年準備

2、約2億美元的便宜價票

正題:進行能源革命,使推進技術得到極大的進步,努力發展人類精神文明,達到銀河智慧文明扶貧組織的最低智慧意識文明標準,獲得銀河文明技術幫助,但前提是人類精神文明必須要高出比現在水平98.84925倍,相當於全球犯罪率幾乎為零,很統一很和諧很美好。

之後,你就可以去銀河系其他地方了,可能性約為0,但只是近似值而已。

(純屬本腦殘臆想,不要想多了)


目前來說,什麼都不需要,想就可以。

至於未來,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各種意義上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