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嗎?


對國家電網和電信運營商影響最大。運營商電要不夠燒了,電網又有市場需求點了。

對材料電池影響最大,這個帶寬看視頻,現在的手機續航要炸。所以大家趕緊入新能源和電池材料 @霍華德 的坑吧(狗頭)。


遊戲行業吧。

AR喫雞我做夢都在想。囧rz


我們分別從 5G 與智慧生活、5G 與智慧城市、5G 與智慧生產等三個方面展望未來。

一、5G 與智慧生活

1. 8K 超清視頻


EeMBB


mMTC


uRLLC


三大應用場景應用強弱示意圖


目前一線城市光纖帶寬最高為 500Mbs,而 5G 的傳輸速度理論上已經超越光纖。固定無線接入(WTTx)利用了移動網路技術而非傳統的固定線路提供家庭互聯網接入,從而 5G WTTx 不僅能提供超越光纖的網速,還有效解決了傳統光纖寬頻部署的困難、成本高等問題,且隨著用戶對帶寬的需求越來越高,WTTx 可以更快地進行帶寬提升的部署。5G 的網路切片技術可以實現在同一物理網路下提供不同的網路帶寬,以滿足不同的網路需求。5G 的到來使未來家庭網路接入更趨於無線化。目前 Verizon 和 ATT 已在美國投資試點,用 5G 代替光纖入戶。據華為預測,到 2020 年,3.5 億戶家庭有可能購買 WTTx 服務。


5G WTTx 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家庭娛樂體驗。典型案例是超高清 8K 視頻。截止 2016 年 8 月,全球 4K/UHD 電視用戶已經佔據 40% 以上份額,Sony 等大廠商也開始發布一系列成本更低的 4K/8K 電視,8K 視頻的帶寬需求超過 100Mbps,5G WTTx 快速部署的優勢為超清視頻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2.遊戲

eMBB


mMTC


uRLLC


三大應用場景應用強弱示意圖


首先雲遊戲將受益於 5G。雲遊戲將玩家所有的操作處理、畫面渲染和數據壓縮全部放在雲端進行,降低了設備終端的硬體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家庭仍然無法達到雲遊戲所需的網路性能,5G 能使終端的大量數據及時上傳到雲端處理並迅速回傳,提供 4K 及超低延時的沉浸式遊戲體驗。


騰訊在 MWC19 上展示了與英特爾聯手打造的雲遊戲平臺「騰訊即玩」, 該平臺結合 5G 技術與雲端伺服器,擺脫了硬體的束縛,同時省去下載遊戲的時間,實現了 1080p60fps 以及低於 40ms 延時的高品質遊戲的體驗。


另外,與 AR/VR 功能結合的高響應觸覺遊戲設備為玩家帶來全新的遊戲感官維度,觸覺響應的加入帶來更加沉浸式的遊戲體驗。5G 的高帶寬和低延時很好地滿足 AR/VR 設備的要求,4K 畫質使畫面更加逼真,超低延時視頻也減少了眩暈感,尤其是迅速響應的觸覺反饋,使《頭號玩家》中沉浸式遊戲體驗離我們越來越近。


遊戲的宣傳也將受益於 5G。隨著 5G 帶寬的提高,玩家可直接在 App Store、Google Play 中進行遊戲的試玩,遊戲運行也不再需要在設備上安裝大容量的 APP,每個遊戲廠家可將自家遊戲集中在一個客戶端上作為入口,所有遊戲的處理全部放在雲端進行,未來用戶將不再為終端容量太小而擔憂。


3.社交網路視頻


eMBB

mMTC


uRLLC


三大應用場景應用強弱示意圖


社交網路視頻化是目前最顯著的趨勢。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社交視頻、以直播為代表的移動實時視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傳統社交網路也在視頻領域做著積極的佈局:Facebook、Twitter 推出直播視頻;微信推出即刻視頻,微博也在最新的更新中分出視頻板塊。視頻社交比傳統的文字、圖片社交更具社交性與互動性,能把更多人實時地聯繫在了一起。


但人們並不滿足於現狀。人們對超清直播、360°直播、體育賽事場景下運動員視角直播、多人實時視頻的互動等沉浸式視頻的要求越來越高。Facebook 在 2017 年推出了 360°直播平臺,主播只要用 Gear 360(2017)、Insta360 Nano / Air、Giroptic IO、Allie Camera 等設備與手機相連即可在 Facebook 上進行 4K 解析度的 360°直播,觀眾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或佩戴 VR 設備進行觀看。這都需要 100Mbps 以上的帶寬,5G 的到來可以給予更好的支持。


4.智能家居


eMBB


mMTC


uRLLC


三大應用場景應用強弱示意圖

5G 對智能家居的貢獻在於我們希望提供統一的無線局域協議標準。目前智能家居設備的連接協議都大不相同。以支持 HomeKit 的各廠家產品來看,飛利浦「秀」燈泡通過 Zigbee 協議與飛利浦橋接器連接以達到智能化控制;Eve Energy 智能插座通過藍牙進行數據交互;D-Link 攝像頭則通過 WiFi。總結來說,不同開發商都會採取不同的無線協議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即使都採用相同的協議如 ZigBee 也需要各自的網關進行連接,這都會影響智能家居的協同性與場景體驗。家居產品不同的耗電要求決定了不同的連接協議,部分非插電設備如門窗感應器等採用低功耗、短距離、低數據量的 ZigBee 協議會大大延長電池使用壽命,而插電設備如攝像頭則傾向於 WiFi 連接以保證更好的網路連接和大數據傳輸。


但是,5G 的到來並不會馬上改變現有的智能家居市場。對於感應器、開關等對網路要求不高的家居設備來說 5G 耗能高是首要問題,目前廣泛採用的 ZigBee 協議下雙節 5 號電池就可滿足設備數年的使用。而且 5G 屬於廣域網,即使 5G 框架中的 LPWAN(低耗廣域網)用在家庭中也是一種資源浪費。雖然不同設備採用了不同的無線網路協議,但智能家居平臺如蘋果 HomeKit、綠米 Auara 可以整合智能家居並達到自動化,如到家自動開門、日落自動開燈、溫度低於某值開啟空調等。所以,各協議共存在一段時間內仍是主流,5G 究竟能否提供統一的無線協議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當我們走出家門,5G 在智能家居就有了用武之地。NB-IoT(窄帶物聯網)作為 LPWAN(低功耗廣域網)標準已在物聯網領域實現了應用。多靈科技與中國電信及華為深度合作,推出了基於 NB-IoT 的智能門鎖,基站通過 NB-IoT 與門鎖進行通信,我們出門在外時 APP 端的操作通過基站直接對門鎖進行控制。相信 5G LPWAN 的升級會為智能家居提供更好的體驗。


5.智慧醫療


eMBB


mMTC


uRLLC


三大應用場景應用強弱示意圖


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健康問題,醫療對於我們來說越來越重要,5G 的到來也為智慧醫療帶來了動力。智慧醫療有以下幾種典型場景。


(1)遠程健康監控。人們開始隨時隨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對疾病採取及時有效的處理。移動醫療設備實時不間斷地採集個人身體信息,上傳到雲端,醫院可根據健康數據對患者進行實時醫療監控。結合 AI 模型可實現對健康狀況進行智慧分析,從而提供精準及時的健康管理、用藥指導,必要時可以提供相應的治療計劃。5G 的三大特徵可以更好地支持醫療健康海量數據的實時傳輸、雲服務及醫療物聯設備的互聯反饋。

(2)遠程手術。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22 篇內容

雜誌

創業邦 2019年04期

提供高價值的資訊與服務

¥20.00 會員免費


5G手機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5G汽車將會是一個什麼樣新鮮的存在?

當您坐著自動駕駛汽車進入商場時,在入口即可下車,車輛會自動找到停車位置停放;當你離開時,愛車也已在出口等待,並自動實現支付和導航……5G手機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5G汽車將會是一個什麼樣新鮮的存在?這幅「科幻」場景,就是5G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暢想,並有望將在五年後實現。近日,華為聯合18家車企宣佈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讓人們對汽車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方面有了更多想像空間。

 華為借5G入場欲做「龍頭」

  在汽車智能互聯成為大趨勢之際,5G「龍頭」華為也宣佈積極入場。近日華為宣佈與一汽、上汽、廣汽、北汽、東風、長安、長城、比亞迪、奇瑞、T3出行等首批18家車企共同打造「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華為表示,後期「5G汽車生態圈」還將繼續擴大範圍。據悉,憑藉5G網路解決方案的能力,華為將向眾多車企提供5G車載模組MH5000、5G車載終端T-Box平臺等產品和技術,支撐5G汽車以及5G+C-V2X智能網聯的應用創新。從一系列產品落地可以看出,華為成為自動駕駛核心技術供應商的決心。

  業內普遍認為,華為「5G汽車生態圈」的建立,主要受益必然是無人駕駛領域,5G的低延時、高可靠解決了無人駕駛最重要的技術需求。華為也從未掩飾自己在汽車領域的拓展計劃。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表示,「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實現徹底的無人駕駛,特斯拉現在能做到的,我們都能做到」。從2013年成立「車聯網業務部」開始,華為就已經陸續與上汽、廣汽、奧迪、寶馬、戴姆勒等車企開始了聯合開發車聯網的計劃,並已經擁有L4級全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是自動駕駛的最高級別。

  記者留意到,5G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和創新熱點,消費者能夠感知的全新駕駛體驗、智能娛樂體驗,以及人、車、家全場景體驗是未來5G汽車的創新重點,也是當前眾多車企和華為共同發力的方向。華為作為5G的領軍者,通過5G成為汽車智能化過程的熱點,在鞏固其5G龍頭的優勢情況下,也能將5G應用逐步深入生活。

 5G成汽車產業新風口

  多隻車聯網概念股漲停

  市場普遍看好5G汽車前景。華為「5G汽車生態圈」的消息在5月10日釋放後,次日一經開盤,車聯網板塊一路飄紅,通達電氣、威帝股份等多隻汽車零部件和汽車電子產品股漲停。當前,5G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和創新熱點,近一年以來,眾多國內外車企基於華為5G車載通信產品與解決方案,展開了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信息服務的創新,多家車企都在積極探索5G技術在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方向上的應用。

  華為「5G汽車生態圈」的成員也沒有空手而來。如今年4月底發售的廣汽新能源Aion V,就是首款搭載華為巴龍5000 5G晶元的汽車。這款車據悉擁有5G+V2X智能通訊系統,在5G技術基礎上,能實現「L3自動駕駛、埃安智能健康座艙以及全場景一鍵遙控泊車」等核心技能;北汽新能源也正在構建基於5G/6G採集、通信、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車-路-雲大數據管理中心,未來將滿足新一代5G智能電動汽車的出行體驗等。目前,5G智能網聯技術成為不少新產品的銷售亮點。近日亮相的威馬首款純電轎車的量產概念版Maven,就稱具備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和5G互聯技術。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表示:5G對在其他行業應用可能只是看視頻快一點,下載東西快一點。但對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來說,如果沒有5G技術,距離實現L4級就仍有差距。汽車智能化對通信要求極高,5G技術的高速率、低時延和高可靠將是智能化過程的重要保障。中國電信集團研究院5G技術總工程師朱雪田也表示,5G所能提供的10G至20G帶寬的應用,將重點服務於物聯網,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能為自動駕駛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保障。

  可以說,5G生態圈的成立,意味著汽車智能化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汽車將從過去的單一出行工具發展成為新興的移動平臺。

三大陣營核心玩家角力

  搶食無人駕駛市場蛋糕

  麥肯錫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將超過5000億美元。面對如此千億級的藍海市場,包括華為在內已有諸多技術實力的入場者。記者留意到,在國內無人駕駛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當前的自動駕駛核心玩家可分為三大陣營:第一陣營是整車廠,包括了通用、豐田、大眾、廣汽、上汽等傳統車企,還有特斯拉、小鵬等初創車企;第二陣營則是以BAT為首的科技公司,百度、騰訊、阿里和華為等BAT企業,也有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初創研發企業;第三陣營則來自共享出行,如滴滴等。

  當前無人駕駛市場逐漸形成多極角力,譬如深耕已久的百度就是不可忽視的對手。過去幾年裡,百度Apollo已經在國內各地開啟了雄心勃勃的自動駕駛研發和測試計劃,包括無人駕駛車輛上路、車路協同、試乘等各種測試,同時,百度也與國內上百家整車廠及相關產業企業組成「百度朋友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得留意的是,與百度Apollo平臺合作的整車廠依然有長安、北汽、長城、東風汽車、一汽等「華為朋友」的身影。

  在共享出行領域,滴滴、曹操出行等也看好無人駕駛的市場前景。滴滴去年將自動駕駛部門從公司獨立出來升級為獨立的公司,並在上海推動滴滴無人駕駛的測試。曹操出行則背靠吉利、沃爾沃及具有國際化背景的自動駕駛供應商開始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工作,並希望在杭州亞運會之前實現載人測試。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汽車電子解決方案供應商也在無人駕駛汽車市場搶食。

【展望】 爭奪千億級市場話語權

  隨著5G商業化的推進,5G自動駕駛在地方的落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此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已同全國各地政府簽署5G+戰略合作,進行自動駕駛等5G應用重點場景試點,並在5G全景視頻監控、智慧停車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記者留意到,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階段性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政策體系將愈加完善,支撐整個行業快速發展。

  5G技術在汽車行業的商業應用,也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李德毅在工信部支持舉辦的2019龍灣論壇上透露,2025年,5G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實現量產,之後每兩年增長量將可翻一番。李德毅還認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總體上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方陣,未來5G自動駕駛汽車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成本,並與現行普通車輛價位逐漸接近。他甚至預計,到2033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當中的70%將均為5G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聯網汽車銷量為2.89千萬輛,據HIS預測全球智能聯網汽車銷量同比增長率將連續4年超40%,到2021年將達到6.05千萬輛。【本文選自: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5G的到來對行業顛覆?

好像截止目前沒有最明顯的特徵,至少在現有的狀態下,高速移動互聯網始終只是個工具,能夠加快傳輸速度,現有行業沒有太大的要求對傳輸速度有屏障。基於不同速率的傳輸設置不同的版本,所以一般而言,說要顛覆哪個行業基本不存在。只是對行業本身有大或小的影響。畢竟再快的速度也始終還是需要人本身的判斷,譬如醫療,遊戲。

5G時代,更多的行業會因為網路速度傳輸變的更加便捷。依靠網路實現的東西會更加多樣化。深度和大型的數據處理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我覺得是遊戲和色情行業……

因為網速的巨幅提升,流媒體的體驗都會更加完善,而像大型遊戲特別是3A遊戲這種要先下載到本地來玩的模式可能會被打破,谷歌現在已經推出雲遊戲平臺Stadia,隨著5G的到來我相信整個遊戲行業將會顛覆,雲遊戲可能會成為主流。以後我們能夠像玩網頁遊戲一樣直接一個網站點進去就能玩《刺客信條》《使命召喚》了。

同時VR產業也能夠得到快速發展,不再需要本地高端硬體支持,可能一個VR眼鏡就能夠體驗VR遊戲和18X……所以嘛…除了遊戲行業,色情行業也可能顛覆了?


我覺得可能會是房地產。

以後可能會有雲公司...

坐在家裡就能上班...

想想都覺得愜意


水軍

突然多了一個來錢的點


太多了

比如醫療,在最近的地震營救裏已經使用了5G技術進行遠程手術支持。

醫院這邊可能要迎來大的變革,醫生羣體的流動性增加,大幅降低各區域醫療資源差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