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頓悟?你一直頓悟就叫開悟了好麼,頓悟一切那不就是悟道了麼?咋還一頓一頓的?你以為摸電門呢知道個事還一激靈一激靈的,沒有知識儲備和啟思過程別瞎頓,易瘋。


不知道你說的頓悟是哪種悟,我拿佛家的來舉例。

佛家的悟是見到空性。這種悟不單指道理上,見解上的解悟,而是功夫上也到達一定程度。悟有大悟小悟,悟的程度不同關係到境界的高低。所謂的頓悟,指的是初步見到了現量的性境境界,也就是般若心宗所謂的」緣起性空「,身心會有豁然開朗之感,到了這個程度根本智可以發起,很多過去的問題與疑惑自己可以解答,也就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智力的開發早已不在話下。

但是,這樣的悟並非究竟。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依次第盡。「因為身見未除,我見仍在,只是見到空性,有修證的初步基礎而已,所以禪宗強調要悟後起修就是這個道理。許多古代禪宗大德,充其量也只達到這個程度,更不用說許多南傳的小乘佛教認為抓住這個空性就是一切了。

這樣的悟若不經過進一步的修行,也是會退失的。許多人不能做到保任,或者沉迷在光明定中的境界,不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樣的修行人充其量可以證個羅漢果位,最終還是擺脫不掉輪迴的果報。

如果你指的是西方哲學家所謂的頓悟,那都還在第六意識上打轉,程度與佛學不可相提並論。


悟是開始 不是終點 之後 大悟三千六 小悟十萬三 都從第一悟開始 第一悟之後 才生真信心 才依心修起 才真入佛門

頓悟就是頓悟的一切所有事物 不過一心而已


頓悟是一小段時間,也就是清明一會。開悟才知曉一切。


小學生頓悟1+1=2後,能持久多久。


悟有大小深淺,至於頓悟之後能不能保任,也就是持續多久,那就要看個人定力深淺了。

至於頓悟一切所有事物,當然可以啦,釋迦牟尼佛不就是嘛。但是那也是悟和修證都圓滿了,也就是說,已經修了很久了,徹悟之後,也是時時刻刻保持在禪定中,不會像有的悟了但是會退失的情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