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手術都在角膜上折騰,有各種各樣的後遺症,那研究者們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不做玻璃體的文章呢?比如改變曲光率,縮小玻璃體大小什麼的。。。。我確實無知但好奇,厚顏一問(百度一圈還是不清楚)


【E加E 特邀導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林蒙】

謝邀

因為角膜屈光力占人眼的70%左右,晶狀體次之,玻璃體只佔很少的比重。所以從矯正效率上說,角膜效率是最高的,這幾年也逐漸出現了以晶狀體為對象的屈光手術

第二個是因為安全問題,越靠近眼表越安全,越靠近神經越危險。玻璃體後端直接與視網膜相貼,在玻璃體上做手腳無疑風險巨大。是真的有幾率會瞎的。後遺症相對於角膜手術只多不少。對於近視手術這種錦上添花的手術,不可能冒這麼大風險。

第三個是可行性問題。玻璃體是一種凝膠狀物質。不好塑形,也就很難改變屈光力

——————————————————————————————————

以上為E 加E 特約導師的作答,更多眼視光全行業教育培訓/大眾科普/諮詢輔導

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E 加E):EjiaExueyuan


謝謝邀請,談下我的看法吧!人體眼睛屈光力的構成,角膜和晶狀體佔了大部分。剩下的部分屈光力由房水和玻璃體等相關介質構成。之所以不從玻璃體來考慮解決近視的問題,我認為本身從角膜層或者是在眼球內放入凹透鏡解決近視問題已經屬於治標不治本,屈光力的構成和手術的難度就註定了玻璃體解決近視的問題不實際。另外近視者的玻璃體內的玻璃纖維是流動的,無論從縮短眼軸還是從改變屈光力的狀態來講,這個都是不實際的。相對而言,角膜的特殊結構更適合手術的首先,但是已經出現了很多後遺症,如果選擇玻璃體,更是難說。所以這個情況從原理端如果站在外科手術的角度來講,就不現實。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玻璃體屬於眼內的,而且玻璃體的屈光也不是很高,並且容易液化,渾濁,風險又高,所以。。。


謝邀,我不太懂,但我打算佔個樓,先去查資料,回來再答。


角膜佔了眼球屈光率的70%

可能因為玻璃體的成分幾乎全是水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