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說一下答主的醫學院:湘雅醫學院

我心目中的好醫科大學:

一檔:協和,北醫,復旦醫,交醫

二檔:中山,華西,湘雅,華科同濟,浙大,首醫

三檔:山大,吉大,中國醫,南京醫,南方醫等

最近也快到了高考填志願的時節,不知道是否有小夥伴和幾年前的我一樣:曾經想進入好的醫學院學臨床,又渴望自己有個985的標籤,自然目標院校就定在了中山,華西,同濟,湘雅,浙大這幾個裡面的五年制或者八年制,不排除一部分小夥伴去選擇了南方醫的八年制。我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這幾個醫學院。

(其實浙大不在範圍內,因為浙大的分數是高於這幾個的,和一檔學校一樣,當年實力考不上。首醫沒有985頭銜,大家可能和我一樣會猶豫,可能南方同學不會是首選。)

我們都知道湘雅在某乎是第一被黑的學校,作為本校的同學都看得無感了,但是湘雅是一個很努力的學校,今天我會和大家用真實的數據來分析傳統的醫學「四大豪強」的優勢以及他們發展好壞的趨勢

一般評價一個醫學院會從臨床水平教學水平科研水平 ,學科評估綜合判斷,我們拿出數據來評定,不是空口無依據的根據個人情感來劃分檔次,只會引發爭吵,毫無意義。

(一)科研水平:

科研比較一般會採用ESI 來評判,為什麼科研選擇用ESI比較,首先很權威,其次,他是動態排名更新的,2個月一次更新,不像是學科評估和學科建設,要好幾年更新和評估一次,信息量是滯後的。

ESI的變化可以清楚的看見一個醫學院的進步和退步情況,不是醫學院的唯一的衡量標準,但確是一個動態的可靠指標。數據網上都有,湘雅前幾年沒落過幾年,ESI自然不好看,甚至掉到山大後面過,但是後面幾年連續超越了山大,同濟,第二軍醫大,第四軍醫大。還遠遠的甩開了中國醫科大,某乎第一黑的醫學院該停一停了起碼不是像其他部分答案裡面所說的那種越來越差,近幾年湘雅反而是越來越好了。

一個醫學院的變化與進步有多大,看上面兩張圖就一目了然。

曾經有人說「把湘雅從神壇上拉下來「,現在卻是」曾經那個輝煌的湘雅已經慢慢回來了「

前面有一個高贊答案覺得同濟比湘雅好很多,認為不是一檔的,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我不敢苟同。有權威數據有真相。最新的ESI排名湘雅已經超過了同濟,成為大陸最後一個進全球前400的醫學院。華科同濟目前還沒有進。湘雅從2010年後沒落過幾年,2017年是谷底。誰都可以承認,但是現在早就奮起直追了,底子也厚,前幾年同濟ESI還是高湘雅不少的,現在已被反超,相反同濟也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了。幾家醫學院都很棒,我認為是一檔的但卻沒必要掙個高下。

從科研質量上來看,華西以論文數量取勝均篇引用三家裡面最低(個人看法:華西科研高壓很早就開始了,免不了走上灌水這一條路)湘雅的論文數量不多,可是質量三家醫學院里最高,華科同濟數量和質量都是折中的

科研綜合:中山》華西》湘雅》同濟

科研數量:中山》華西》同濟》湘雅

科研質量:中山》湘雅》同濟》華西


(二)臨床水平:

說到臨床水平,這幾家都是極佳的,在中國的西醫歷史上,他們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當地人的心目當中,他們都是首選,是僅次於協和的存在,是本地人的守護神。對於病源資源:華西,中山,湘雅都是吃盡了本省已經周邊省份的疑難雜症,病源數量龐大。(這裡沒有提到同濟醫的原因:因為武漢同城還有武大醫學院,雖然水平目前還有差距,但是還是競爭關係,武大醫學院口腔極佳,而且體量不小,附屬醫院都是百強,在武漢本地絕對是和同濟搶飯碗,相比起來前面三家,這一點算是同濟的一個劣勢,因為也沒人會知道以後武大醫學院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不引戰,在作者看來他們的臨床水平是相當的,但是優勢科室不一樣而已。如果非要用數據判斷,我們可以比其附屬醫院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這個是衛健委評選出來的,還是很具有權威性的。

中山醫系統:

中山一院:28個,中山二院:9 個,中山三院:7個,中山腫瘤眼科因為是專科醫院就是5-6個臨床重點專科。 合計:50左右

同濟系統

同濟醫院:30個,協和醫院:25個,合計:55個

華西系統:

華西醫院:32個 華西二院和口腔專科醫院,估計7-8個,合計40個左右

湘雅系統:

湘雅附一:25個,湘雅附二23個,湘雅附三:5個,合計:53個。

所以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同濟》湘雅》中山》華西


(三)教學水平:

其他的我不清楚,湘雅本科臨床技能大賽6個特等獎,3個一等獎,同濟好像就1次特,一次一等,其他的不清楚,不評判。本科教學水平不說有多麼好,但應該不是這幾家裡面墊底的。

湘雅的八年制應該是這四家裡面最好的,因為他做到了50%-60%的公費出國率,去的還是美國名校,耶魯也有幾個名額的機會,其他幾家這個應該是都沒做到的

湘雅的五年制也是很棒的,資源也很豐富。理論大課的人數不多,50人左右(2個小班一起上),大三下開始的臨床見習課程在醫院裡是15人一個小組見習,上課人數和老師配比算是很優質的了。


(四)學科評估

臨床醫學:中山,湘雅,華西,同濟均是A-,同一檔。

所以前面有回答說同濟,華西和湘雅不在一個檔次我認為是有失偏頗的,我不想吹湘雅比這兩個好或者齊平,但是劃分在一檔裡面是應該不過分的。

最後,湘雅還是很不錯的,底子厚,歷史也很輝煌,近幾年發展很好(數據見上),近來領導是很重視湘雅的,歡迎高考有志於學醫的學弟學妹們報考呀。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鄧總賜名)

別稱311

寧光校長稱其為「山一大」

是山東省整合泰山醫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省立醫院、千佛山醫院等合併而成的醫科大學。

具有博士點(從濟南大學划過來的)

今年招收20人 導師都是大佬

於金明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

謝立信院士(青島眼科醫院)

寧光院士(瑞金醫院院長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校長)

趙家軍院長(山東省立醫院院長)

具有博士後流動站

碩士生導師1200餘人

除本來的泰醫系碩導 還有醫科院系 省立醫院系 千佛山醫院系

大部分都是山大碩導 報到就是賺到

本科有國際班 培養計劃很好 具體實施不祥 但絕對高起點

13家直屬附屬醫院 包括省立 千佛山 泰醫附院 第三附屬醫院(濟南四院+醫科院附院合併)

並且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國際醫院已經籌備建設中

報考時要注意

影像學 口腔醫學 眼視光醫學 為醫學學位 可以報考執業醫師

影像技術 口腔技術 眼視光學 為理學學位 不可以報考執業醫師 只能當技師

另 不是很建議報考校內非醫學專業 畢竟醫科大學

想要進校後轉專業進臨床也要酌情考慮

(圖轉侵刪)


更新一下下.學校在!蓋!新!樓!據說是個高層.操場也翻新了.大三就下系了.這新樓估計我是無福消受了 .醫大的條件越來越好了.歡迎大家報考哈爾濱醫科大學!!!

————分————界————線————

嘿嘿.那必然推薦我們學校.

哈爾濱醫科大學.

1926年由伍連德先生創辦.根正苗紅.曾經是中國工農紅軍衛校.(許多醫科大學是外國人參與創辦的)

我們學校校長是北京協和醫院的籌辦者!amp;amp;北京協和的水平大家當然都知道.

南方的不學醫的同學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在東北.哈醫大附屬醫院的名號可是響噹噹的.哈醫大的附屬醫院都看不了的病那就直接去協和吧!

這是藍色生死戀系列教材評審名單.amp;amp;楊寶峰院士—我們學校校長.amp;amp;和鍾南山院士同為主任委員.

這是組織學與胚胎學的編委名單.amp;amp;非常榮幸.這兩位老師都教過我.

哈醫大的老師.我要感動哭了.

系統解剖學許鳳燕老師、張雅芳老師.組織學雷蕾老師.胚胎學劉慧雯老師.有機化學吳延麗老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鄒朝霞老師.(我目前遇到的)

哈醫大讓我碰見這些優秀的女人.

她們課講的超好而且超級認真負責(我發誓!各位老師希望我們好好學習的急切心情我都能感受到!)

她們溫柔優雅從容端莊的樣子簡直是我的人生理想!(emmmm劉慧雯教授上課特別活潑,她可能稍微不那麼溫柔優雅端莊hhhh)

省控線就是一本線嘛.雖然哈醫大非985211.但是可以看出來分數錄取分數越來越高.尤其是臨床、口腔、麻醉這樣的熱門專業錄取的分數高到天際啦.完全不比985211低好嘛!

哈醫大位於哈爾濱南崗區.對面就是醫大二院.旁邊是學府四道街.哇.吃喝玩樂什麼都不缺啊.晚上還可以體驗一下黑大夜市.

周圍兩個地鐵站.兩個公交站.一周課程之後可以稍微放縱一下.凱德萬達什麼的坐地鐵幾分鐘就能到達.

放長假還可以去中央大街體驗俄式風情~

享譽全國的馬迭爾冰棍~

校園內的話.

建築都是一種古典風格.喜歡漢服的小夥伴可以在校園裡拍照~

(以下照片均不知道是哪位優秀的學姐學長拍的.侵刪致歉)

住宿條件.

東北這邊.好像都!沒!有!空!調!但是東北夏天很短嘛.還放暑假.倒是南方來的小夥伴可以體驗一下暖氣.特別給力.

然後公寓樓也有點陳舊.市區里不太方便翻新或者蓋新樓.也沒有獨立衛浴

但是!相信我!你不會在宿舍里待很久的.超多的醫學知識迫使你每天都是:教室—圖書館—自習室.

食堂吃多了會膩歪.但是!外賣可以送到公寓樓下!(好多好多大學都只能送到校門口)而且家屬區有很多小餐館.物美價廉.(好久沒回去我都忘記什麼味道了.)

最後.畢竟我是大一同學.很多地方不了解可能有些錯誤.希望各位學長學姐可以指出.(鞠躬)

I??HMU

這是宣傳視頻~

我來強答一波,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中國醫科大學。有答主說哈醫大是根正苗紅,這話對,可是要說最根正苗紅的,還是中國醫科大學。畢竟中國醫科大學是wd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的,貌似是在江西瑞金,時間是1931年。然後到了延安改名為中國醫科大學,之後奉命挺進東北,在黑龍江辦學一段時間,1948年進駐瀋陽,合併國立瀋陽醫學院和滿洲醫科大學。有兩所分校參與組建了哈醫大,還有承德分校獨立為承德醫學院,院系大調整又把藥學院劃分出去就是現在的瀋陽藥科大學。總之,這都是歷史了。。。好漢不提當年勇嘛。不過如果要是把瀋陽藥科大學和瀋陽醫學院,錦州醫科大學都合併給中國醫科大學那就好了(●°u°●)? 」。

如果高考分數排名很靠前,還是推薦優先選擇老牌的醫學名校。

1.北京協和醫學院

2.北京大學醫學部

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

4.復旦大學醫學院

5.中山大學醫學部

6.四川大學醫學部

7.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以上這七所醫學院是國內一流的醫學院,其中前四個可以說是國內頂級的。絕大多數也是原衛生部的直屬高校(除了交大醫學部,前身是上二醫,多謝各位朋友提醒),後來有六所合併到綜合性大學,掛上了985的牌子。既是老牌院校,也有985金字招牌的加持,何樂而不為?

然後推薦第二梯隊的醫學院校,比如中南大學醫學院(湘雅,以前有北協和,南湘雅的美譽),浙江大學醫學部(雖然醫學部不是老牌名校,但是依託浙大的資源,現在就很棒了,前景更好),首都醫科大學(在北京有二十幾家三甲醫院),中國醫科大學(衛生部原直屬院校,醫大一院,盛京醫院實力不凡),山東大學醫學部(原衛生部直屬),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原衛生部直屬),吉林大學醫學部(原衛生部直屬,以前著名的白求恩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的頂級醫學院校),武漢大學醫學部(985,依靠武大資源發展不錯),天津醫科大學(醫科大學中為數不多的211,在天津是一霸,但是離北京太近了,哈哈),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老牌院校),南京醫科大學。這些院校有綜合性的大學醫學部,比如當年有北協和南湘雅美譽的中南大學醫學部,也有老牌院校的吉大醫學部(原白醫大),有近二十年快速崛起的醫學新貴比如首都醫科大學,還有原衛生部直屬院校,老牌醫學院校,校友遍布衛生系統的中國醫科大學,目前在東北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第三梯隊的,重慶醫科大學,蘇州大學醫學部,鄭州大學醫學部,南昌大學醫學部,同濟大學醫學部,南開大學醫學部,溫州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青島大學醫學部

第四梯隊,昆明醫科大學,徐州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暨南大學醫學部,汕頭大學醫學部,蘭州大學醫學部,寧夏醫科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


得看你的實力了

頂級的就數協和,北醫,上交,復旦,華西。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湘雅,中山,浙大等等屬於第二梯隊。

(以上學校你分數夠的話真不建議學醫,當然有崇高理想的有志青年,醫學院大門永遠是向你們敞開的)

再下來就是首醫,南方醫科大,天津醫科大(屬於211),中國醫科大,哈醫大這樣的醫學專科院校,實力有,但是缺乏211,985這樣的頭銜。而且沒有與高校合併,學校發展上可能收到限制。在我看來白求恩醫學院也屬於這一梯隊,雖然和吉林大學合併了

(以上提到的學校就是舉幾個我比較了解的例子,沒提到的學校不代表不優秀,各位多多理解)

我再介紹介紹哈醫大吧,我是哈醫大出身,別的學校咱也沒去過。哈醫大老牌名校,曾經作為新中國建國十所醫學高等院校出道,紅極一時。但是,種種原因,錯過985的評級。本來是很有希望的,就是很巧妙的避開了。就這樣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211也沒能評上,最後還把學校的歸屬歸到了黑龍江省政府,一下子就降低檔次了。後來又趕上全國高校合併的熱潮,每個省幾乎都有一所很牛的綜合性大學。哈醫大作為黑龍江省醫學院校的頭牌,自然倍受青睞。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直就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但是很遺憾,有緣無分。前年哈工大還創立了自己的醫學院,估計聯姻這個事是沒有戲了。

哈醫大雖然沒有花里胡哨的頭銜,但是有句話說的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哈醫大作為一個老牌的學校,它的底蘊不是別的學校一朝一夕能夠追趕的上的。尤其是本科教育更是可圈可點。整個學校流傳的學風,哈醫大人所具有的嚴謹態度,對我來講終生受用無窮。

我曾經很厭倦學校無窮的課程,厭煩稍顯狹小而破敗的校園,厭惡學校一些形式主義的制度。

但是我一路走來,收穫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對醫學事業的理想,對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動力。

醫學,尤其是臨床醫學,每年好像都有很多的人來去報考這個專業。大浪淘沙,能夠做臨床醫生的,並能堅持一線的,不過半數。這個專業還是比較困難的!哈哈。所以有堅定理想信念的人,醫學院的大門向你們敞開!而具有這樣品質的人我想,不管出身什麼樣的學校,最後也能成為一名好醫生吧!

這幾天有很多朋友對我學校分類意見頗多。我也非常理解,別人貶低了自己的學校擱誰誰願意啊? 我想說的是,我以上所說都是我的個人見解,畢竟我沒有機會去接觸像復旦,同濟,上交,華西這樣高端的醫學學府。我所知道的,也不過是從老師同學,或者網路上了解到的消息。所以對於有些學校有失偏頗,望請諒解。但是,在我看來越是高手之間,越是差之毫厘。所以實在是難以給出一個人人都滿意的回答。我主要還是向大家講一講我的母校,畢竟待了好幾年,所見所感都是真實的。我也會更努力,爭取有機會去親身體驗一下那些大家所打抱不平的醫學院校。到時候給出的評判,可能就會更加公平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