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由現在似乎主流觀點對一些女權問題的過度敏感聯想到,會不會在其他問題上也存在這種現象?


從「最美鄉村女教師」事件就可以看出,根本還談不到過度敏感,基本上還是麻木不仁。


中國會不會發展成美國式的「政治正確」,我真的不知道,也不可能有人知道。但不得不說,中國的民意對某項具體政策,某一個具體的判決結果的影響要比美國大。

至於題主所說的「女權問題」。關於「女權主義」的討論很多,大致集中在是「真女權」還是「假女權」,這其實並不是問題。

出現「女權主義」,不管是「真女權」還是「假女權」,其實都不是實質問題。因為兩者關注的都是自身的切身利益。

而一個成熟的、開放的社會,需要容得下種種需求、種種目標、種種的聲音,這些既包括支持「女權」的人(無論是「真女權」還是「假女權」),也包括反對「女權」的人。

至於「歧視」有沒有濫用。我認為,人對於自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特別敏感,是極其正常的反應。但很多時候,與其說被濫用,不如說很多人遭遇了真正的歧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


其他答案全是扯淡,美國所有走歪的政治正確都是建立在其宣揚的所謂平等。而在中國只有一個政治正確那就是堅持黨的領導。
輿論導向的物極必反,大眾受教育程度在提高,但多數人主觀思想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影響這一點依然沒有太大改變,再加上輿論的刺激,自然就出現許多偏激思想。

謝邀。

我覺得現在的人就是想法太多了。

田園女權vs歧視女性之類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實歧視觀念是深入人心的,只不過維權的過程中很難掌握好尺度,在類似問題上就會被找到黑點,無腦噴。

真正的消除歧視是不可能通過呼籲來達成的,當文明真的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消除了,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呀......


與美國不同,在中國,沒有法律定義的事情不能叫做政治正確,頂多就是網民網上互懟用作的伎倆,真正鬧大了或者有人見風使舵的時候政府就會處理,而美國是要以自由主義治國所以需要這樣的政治正確,中國對於「歧視」的定義在法律上模糊不清,所以根本就上升不到政治層面,反倒是混淆概念的人讓人感覺居心叵測。
不應該歧視嗎?

本來中國就在變得越來越像美國


有吧,比如大城市土著不能隨便說「外地人」,因為該詞有歧視色彩。當然,背後什麼鄉巴佬,臺巴子,南蠻子,北侉子都出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