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與黑龍江省本身不沿海,也不是區域中心,地廣人稀,產出以第一第二產業為主。

遼寧的港口對於兩省的幫助十分有限(從長春到營口港,比合肥走陸路到上海還遠很多,黑龍江各市就更遠了)。

成為商業中心不可能,

輕工業也不如南方,軍工業只敢勉勉強強放在遼寧的樣子。

像北歐三國一樣發展高科技也不現實(戰略位置上不允許)

那麼未來50年內,吉林和黑龍江應該主要發展哪方面的產業呢?

別說什麼國家放棄東北了,這麼重要的地區外加一億主體民族的人口是不可能放棄的。


我勸題主一句,這個級別的問題別聽知乎這羣人扯犢子,沒有用,沒有答案。一個個連黑龍江吉林以前什麼樣現在什麼樣都沒實地調查清楚呢,稍微百度一下也不核實數據是否可靠,腦袋一拍就敢來答題,你聽他們談未來你放心嗎?


反正不在知乎


東北地區分為遼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吉林和黑龍江主要分佈在松花江流域。從資源角度來看,煤炭鋼鐵主要分佈在遼寧,石油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土地資源都比較豐富,松花江流域水資源更豐富一些。由於過度採伐,林業資源一般。從區位角度看,山海關和大連港是東北地區對外主要通道,好像吉林和黑龍江身居內地,交通不便。

這裡有一事實好多人不瞭解,哈爾濱是中國大陸、東南亞地區和北美地區的最理想的航空樞紐。由於其他原因,這條國際航線的中轉機場是韓國的仁川和日本的札幌,這兩個機場的位置條件都不如哈爾濱,因為這條航線的最短距離是從哈爾濱上空經過,無論仁川還是札幌都要繞遠。哈爾濱太平機場國際樞紐地位國家已經批複,太平機場正在擴建中。

如果太平機場成為國際航空樞紐,那麼哈爾濱就成為交通樞紐中心,黑龍江一下子就有了區位優勢。

但是這個交通優勢是航空,航空運輸的成本是高昂的。要想搭上航空運輸這趟便車,就必須要發展高附加值產業。我們前面分析過,黑龍江的環境比較適合發展以發酵工藝為基礎的微生物工程產業,如果能夠發展起來,當然東北的經濟就要刮目相看了。

微生物工程產業是高附加值的產業,僅靠東北人自己不太容易發展起來,所以要依靠產業資本,即便是長三角、珠三角,也是產業資本投資的結果。所以東北經濟的發展問題還是一個改革開放的問題。


不認同你最後一段的內容 請看這個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469011/answer/408958582

想發展 東北人該做的就是不去內地 團結起來發展自己的家鄉 就可以了


吉林省其實可以發展和汽車產業相關的零件鑄造業 還有橡膠產業用於輪胎,頂級高校有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光機所,在科研力量上不愁,是很好的助力。

黑龍江是重要的糧倉,決定了農業的重要性。但是這部分是可以機械化種植的,由於是平原地區,反而會節省大部分農業勞動力。高校中有哈工大這樣的學府,特別是某些重點學科,其實是可以輻射帶動某些領域的。

遼寧位置最靠南,有大連這個出海口,可以發展航運經濟。但也只有一個大連,營口有港口,但不算外部港口吧。

說東北不應該發展高科技的人,我不知道你們是懷著什麼樣的目的。如果你不是東北人,我真想說你其心可誅。如果你是東北人,甚至不是東北人,但真心熱愛這片土地,希望這裡發展更好的人,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東北三省可能有半年的時間都不適合農耕,不發展工業,不發展高科技,讓老百姓靠什麼活。

所以一句話,不只是吉林,黑龍江,連遼寧也要靠高科技行業才能發展。我東北的礦產資源石油資源已經被掏空了,只剩下吉林黑龍江的黑土地(黑土層也快消耗殆盡了吧),和遼寧的黃土地,不讓我們發展高科技,你們是真想我們人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永遠農耕下去給你們當牛做馬不成。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另一部分人自生自滅


振興東北=對俄戰爭,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遼寧能靠大連,吉林和黑龍江的出海口可全在毛子手裡


黑龍江前幾天已經成立自貿區了

東北的興盛是伴隨俄國蘇聯的興盛

到了當代,在中俄經濟極大互補的情況下,東北怎麼看也是個很好的橋頭堡


還能怎麼樣,農村全變合作社,農民進城,縣城逐漸向地級市轉移,30年後,70後開始普遍死亡,養老金壓力減小,勞動力滿足地級市運轉,縣城變成類似美帝那種小鎮,只有中老年人維持著生活。哈爾濱會變成發達城市,吉林長春也應該差不多,支柱是高科技產業,工業和服務業,其他地級市則只有倉儲和物流的作用。說到底全中國都是一樣的,除了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外,所有的縣城和不發達地級市最後都只能走向服務附近大城市的命運


【總部經濟】啊!

支持 培育 依託大企業。

全力支持,就像韓國對三星現代那樣支持!

如果大企業翻一番都很了不起。

北大荒中糧第二,

一汽……

不都很好的苗子嗎?


過去四十年裏,中國所有發展迅速的地區,都是全球化收益最大的地區.黑吉兩省,還有遼寧,未來的出路只有更深度參與全球化,不管是過去幾十年美帝主導的,還是未來有可能有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把自身的產業完全融入全球化產業鏈條,不管是工業農業還是第三產業,融入的越多收益越多,哪怕是最低端的產業,也能受益.這是唯一的出路,壓艙石是死路一條.林毅夫的團隊做的報告就是很好的方向,不要認為輕紡工業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中國就是從8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完成的積累,沒過去多少年.但是很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特別是人和.


產業轉移 到東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