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這種從小學鋼琴學著玩的業餘玩家,並不能給出專業的意見,也不清楚很多專業術語。以下意見僅供參考哦…其實鋼琴彈久了,越來越熟悉譜子,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看著曲譜就覺得應該這麼彈。可意會不可言傳了吧,已經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了,有自己的一套理解系統。

記得我初學是老師用手掌給我打節拍,我沒用過節拍器,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以自己用節拍器跟著慢慢彈,然後就逐漸丟掉節拍器,差不多到了5,6級及以上的水平就不能用那個了。多練習,熟悉以後你會發現節奏沒那麼複雜,無非是3/4,4/4。一小節裡面就四個拍子。這四個拍子速度多快完全是彈奏者自己決定,有些時候我的鋼琴老師會要求我隨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去做一些變化,調整部分音節的速度(並不是不尊重作曲家,因為並不會影響節奏,節奏是相對的,而速度是絕對的)。

我建議,首先你要看得懂每個音符的時值,可以先用節拍器感受時值,後來練習多了,簡單的節奏就很容易彈奏了。記住節奏是相對的,比如兩個八分音符在同等的速度下就等於一個四分音符,慢慢地就不用任何外在的輔助了。

面對複雜的變化多端的曲子,節奏相對而言沒有什麼規律性,比如賦格,可以用腳打節拍(嗯?表演的時候怎麼辦?用腳趾唄( ′▽` )),不要過度依賴節拍器。 就醬,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鋼琴0級的飄過,但是姐姐會談這一首外加一首童年的回憶。這首曲子學了大概一個月左右,天天下班都差不多自學一到兩個小時。


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記住,必須得養成唱譜的習慣。

實際上一開始用節拍器,實際上是依靠節拍器的恆定速度來形成自己的唱譜速度。

在實際的演奏中節拍器並不是那麼好用,因為具體的音樂處理沒人能夠保證百分百正確。

只要有一處疏忽,就容易節奏敢不上。

因此比較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節拍器定速,定速後自己唱譜,唱譜實際上決定了節奏速度。


哈農,節拍器,識譜不是記譜,慢練
多練,很多時候我以為是節奏感的問題,其實只是不熟練的問題...

多聽多練,主要樣本取經典練習曲即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