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名稱怎麼花裏胡哨,都只有兩種:EE 和 CS,具體自己的方向也是得通過不斷的學習,知識的拓展才能形成的。就好比有人高中喜歡生物,化學,覺得自己所謂的「喜歡」這個專業,高考完就報這個,實際上都是主觀的一廂情願而已。大學的課程特點,體系,學習方法和高中都有根本的不同。

你可以去看看目標院校的培養計劃,大數據,人工智慧,計算機等學的本科課程幾乎一樣。物聯網,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也同理。這些專業都是大類之下給你固定方向好而已,就拿學人工智慧來講,你完全可以報計算機,學完兩年專業分流的時候再決定自己的興趣方向,而不要一開始就去追求所謂的人工智慧,因為學的東西幾乎一樣。


以畢業後找工作的角度看,招聘方對面試者的考量主要分幾個方向:

  1. 學校等級
  2. 專業所屬的學院/系
  3. 學校在專業領域的強項

所謂學校等級,958、211、雙非、二本之類的,很好理解。很多HR做第一輪簡歷篩選時就是這麼乾的。學校等級如何,在HR眼裡不是簡單的985/211那麼簡單,有些985還不如211,甚至不如雙非是個常識,同時也有些學校在特定幾個領域裡則是國內頂尖的。篩選過程遵循的是人們傳統經驗,而不是簡單的標籤。

一個專業的名字再怎麼炫酷,其不難猜出其所屬的學院和系。大部分時候,如果崗位需要專業知識,考慮的也是候選人所在的系,而非具體專業。國內專業設置過於繁雜是師承蘇聯教育體系,這樣在戰爭時期可以儘快讓所需的人畢業。而西方的大學教育則傾向於院系劃分比較模糊,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同學應該知道三位主角學的專業叫「工程學」,裡面機械、電子、編程之類的都要學。在和平年代的需求其實也是如此,細分的專業真的沒多大意義。一個系,或者一個學院裏的學生,學習的課程95%以上是一樣。就算跨學院,通常70%以上課程也是一樣的。區別真的很小。

至於學校的強勢專業,往往是歷史形成的,在特定領域還是很有用的。比如北郵就算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但在通信領域的專業性是不會被懷疑的。

過去多年國內高校針對熱門領域搞了很多新的專業。我也去看過這些新設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其實大部分與所在院系課程高度重合,能有一門特色課程就已經不錯了,大部分甚至與同系專業課程完全相同。而且新設專業往往也缺乏對應的專業師資,實際情況就是名字改得歡,但到了就業時,大家都明白,不過是老專業改個名字。所以除了給HR和麪試官增加點識別專業名字背後院系的映射關係,基本沒什麼影響。更何況前沿一些的技術,真的不太適合由大學裡的講師來傳授。

所以針對題主的問題,分析幾個專業的背景:

  1. 物聯網:通常是電子工程學院/系,偏通信的方向,會有嵌入式開發之類的課程
  2. 大數據:通常為計算機或軟體工程學院/系,課程極大概率與計算機專業完全相同
  3. 信息安全:通常為計算機/軟體工程,也許會加一點案例方面的簡介
  4. 人工智慧:有可能在計算機,也有可能在數學院系,看學校的專業傾向,計算機的概率高
  5. 通信工程:存在至少十幾年的專業了,以通信為主,計算機為輔的專業

題主在看的5個專業裏,基本可以看作分為電子和計算機兩個大類。具體專業的選取就不那麼重要了。想好自己想要走電子路線還是計算機路線,具體專業名字隨便選一個就行。


首先,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和物聯網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都比較廣闊,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特點、知識結構和興趣愛好來選擇。

從知識結構上來看,信息安全涉及到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密碼學等內容,無論是大數據、物聯網領域,還是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都離不開信息安全,大數據領域更是如此,所以學習信息安全專業需要面對較大的知識量。信息安全專業的就業崗位比較多,涉及到的行業也比較多,隨著大數據等技術的落地應用,信息安全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比較不錯的。另外,選擇信息安全專業需要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專業雖然已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但是近幾年得到了大量的關注,相信在5G時代,物聯網專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物聯網專業受到關注有三個主要的原因,其一是物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所以物聯網在產業互聯網階段必然會得到大量的發展機會;其二是物聯網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重要的落地應用場景;其三是物聯網涉及到大量的創新,比如AIoT領域的創新機會就非常多。物聯網專業的知識結構集中在設備、網路和物聯網平臺三部分,目前也會涉及到一部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方面的知識。另外,選擇物聯網專業需要具有紮實的物理基礎和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並有所建樹,加油!


題主謹慎,給您點個贊。

是的,專業的選取涉及到自己以後的長期發展,也就是關乎自己的前途。謹慎的選擇一個前景好的專業很是必要的。

題主想來是對這幾個專業,有點不熟悉,先簡單介紹一下:

一、物聯網

物聯網工程專業介紹

物聯網應用從技術層面講主要涉及三個部分,即對外感知、感知信息傳輸(可能需要節點利用無線組網實現信息傳輸)、信息處理與回饋控制。智能技術貫穿整個物聯網之中,是核心技術的核心。 感知可以是智能感知,可以是多節點協同感知,還可以是智能識別感知系統。

物聯網工程就業前景

物聯網工程的市場龐大,因此就業前景也非常好。畢業生可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信息傳播工作,同時也能在新聞傳播技術方面從事設計、製作等方面的傳播技術類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諮詢公司、建築工程公司、物業及能源管理、建築節能設備及產品製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建築節能的研究、設計、施工、運行、監測與管理工作等等。

這個專業通常是電子工程學院/系,偏通信的方向,會有嵌入式開發之類的課程。

二、大數據

大數據專業介紹

大數據是在獲取、存儲、整理、分析和傳播方面,比傳統資料庫更高效的一種數據集合,它擁有四大特徵,分別是大規模的資料庫,高速的數據流通、豐富的數據類型和極高的價值。

它不僅包括大量的數據,更重要的是強大的分析能力,電腦和程序,可以對蒐集的信息進行專業的處理和整合,更方便大家的搜索,並且可以進行有效的數據加工,發揮數據的作用。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已經離不開大數據了,對於大數據的人才來說,需要掌握計算機、應用數學、統計學的相關知識,並在某一領域有所見長,這樣未來的就業就不愁了。

大數據就業前景

未來的時代將不是IT時代,而是DT的時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不止在一個場合重複講到。大數據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大數據在市場上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多。現在正處於大數據的發展初步階段,未來的就業情況會更加廣闊。

在各大院校新增專業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備受歡迎,全國共196所高校新增了該專業。

大數據一般是計算機系或是軟體學院,兩者的課程是差不多的。

三、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專業介紹

本專業課程覆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主幹課程,並和軟體工程、通信工程專業交叉,同時設立兩個專業方向:主機系統安全和通信網路安全。開設密碼學、網路信息安全、惡意代碼分析與防治、電子數據取證技術等多門特色課程。培養具備紮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必備的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信息安全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內從事研究、設計、開發、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專門技術人才。

信息安全就業前景

就業行業覆蓋公安(廳)局、國安局、金融機構、科研院所以及阿里巴巴、360、華為、騰訊、安恆、百度和通信運營商等知名互聯網企業。

這個專業跟大數據所在的系差不多,通常情況下,一般是計算機系或是軟體學院工程。

四、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專業介紹

人工智慧專業是中國高校人才計劃設立的專業,旨在培養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型人才,推動人工智慧一級學科建設。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並研究設立人工智慧專業,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學科體系。

人工智慧就業前景

人工智慧的週期發展還是很長的,而目前很多大學把人工智慧的核心的內容在研究生階段培養,本科階段用來測驗學生是否有學習的潛力和能力。同時人工智慧專業對教學設備和教學師資有過高的要求,而人工智慧行業但凡有獨特認知和能力的人才基本上在大型企業,沒有在學校。

人工智慧一般是在計算機系,但也有極個別院校是在數學系。

五、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專業介紹

通信工程分為兩個學科,一個是偏向於傳輸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另一個是偏向於編解碼的「信號與信息處理。

通信工作就業前景

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畢業生集中在通信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金融系統、民航、鐵路及政府和大專院校等。

通信專業是老專業了,在學這個專業的時候,裡面會涉及到部分計算機技術的知識。

———————————————愛心分割線————————————————————

其實綜上來看的話,也就是兩個系的事兒「計算機系」或是「軟體學院」。也就是您說的大數據專業、人工智慧專業其實學的技術點是大同小異的,物聯網、通信工程也是差不多的,這個可以到您心儀的院校去看一下這2個專業具體學習的內容。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您學大數據的,您可以先看一下大數據的教程,感覺自己能看懂的話,再考慮報大數據專業也行。 @尚矽谷教育 主頁【置頂文章】可查看獲取教程方法。


謝謝邀請哦

一個躊躇滿志,立志於在閑暇時間內學點什麼的大學生經常會面臨選擇,到底把哪個方向作為自己的前途呢?

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選擇,畢竟年輕就意味著無限可能。

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問題?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現代科學的大廈已經非常巍峨壯麗,僅僅是觀其全貌便已經覺得高不可攀。

開爾文男爵曾說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然而事實證明,無論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一幢建不成的巴別塔

個人在追求知識寬度的時候,不得不尋找一條知識譜系作為主要的技能樹去點亮,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新世界系列是面向所有希望瞭解這些領域的讀者,屬於科普和教學性質,我會盡量的用小白的語言向各位打開這個恢弘的世界。從而幫助那些對此有興趣的夥伴重新組織看待這個物質世界的視角。

面向全體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信息安全有一定了解甚至完全小白的藝術師,希望會對你們的選擇有所幫助。

按照上手難度,當前形勢,未來發展,我會選用五星作為評分標準,從一到五依次遞增。


正文

1.總體情況

原諒我這糟糕的配色,畢竟強對比度可以讓大家對邊界看的更明顯一點

2020年疫情末尾,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彌補第一季度因為疫情影響的市場環境,多地共計提出了35萬億的基建計劃。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從中央到地方,新基建的概念在悄然興起。

何為新基建?

5G,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特高壓等是不同於以往的基礎建設內容

基建之所以稱之為基建,是因為現在社會運行或者發展需要其作為保證或者動力。

舉個栗子:

以城市運營來說,近些年來三線以上的城市,特別是省會城市都開始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

而所謂智慧城市,便是將整個城市的關鍵環節,包括醫療,教育,金融,安全通過這個項目連接到一起,提高整體城市運行和突發情況應急效率。

這個效果我們已經可以從2020年的疫情防控情況上可見一斑。

』蘇康碼『,疫情期間實現所有出行,看似簡單,實際上後面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支撐。

智慧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就是大數據平臺和政務雲。這便是基礎的含義。

通過前面的引入,大家應該已經瞭解了當今社會新型IT技術的巨大社會效益。

但即便是這些基礎,也是存在著前置與後置條件的。

首先,整個社會的信息流通是建設在基礎設施之上的公有運營網路上的,

公有主幹運營網由運營商編織而成,用以完成整個社會的信息交換和吞吐。而5G技術就是為了提升無線網路傳輸的速度和帶寬的技術。

在整個主幹運營網路架設好之後,各個組織和個人可以在其上開展自己的建設活動。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算是在此基礎上的上層應用,就算保守上來說,其也得算是整個IT體系下的中間層。

2.雲計算

與其說雲計算是一種技術,不如說其是一種商業模型或者技術框架。

在一二十年之前,社會組織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IDC(internet datacenter)

IBM喜歡將IDC裏閃爍的光芒稱為藍色心跳

不瞭解的藝術師可以把他想像成一個大機房,各個組織在自己IDC裡面進行系統或者平臺的建設。然後接入公共網路(或者不接入)。

但是IDC的建設是存在很多問題的。

首先是成本高,就是說一套完整的IDC不僅包括機器本身,還包括UPS,散熱,空氣交換,損耗。設施多了也意味著IT硬體工程師或者運維工程師人數的增加,這也無疑增加了人力成本。

其次是可靠性低,需要大量的運維人員隨時準備應對機房的宕機,另外備份也比較差,最近有個非常著名的某商業組織程序員刪庫跑路事件,而且備份一起刪除。這樣如果是在傳統的IDC機房,如果備份做的不夠充足,就會是很大的損失。

當然其餘缺點還有很多,這些都可以通過雲計算來解決。

以一個創業公司為例,它可以將直接在某個大廠的雲上租一個伺服器,然後將自己的平臺和網站放上去,供給別人訪問,這樣就減少了建設成本和運維成本。

如果有組織想攻擊這個公司的系統,其實是相當於攻擊公有雲大廠,這個難度就高了很多,因為有實力提供公有雲的公司無一例外都具有非常強悍的信息安全部門和成熟的安全產品體系。

雲計算是時下非常火的就業方向,但其技術框架已經蠻成熟了,商業模式也定型了,換句話來說,這個桌子上的牌手已經大約固定了。當然相信做SAAS,PAAS層的廠家也還是會層出不窮的。他的入門對於新手來說也是非常友好的。

上手難度:兩星

行業現狀:五星

市場前景:三星

3.安全

安全或者安防是一個大的概念,它包括很多方向,從反滲透和滲透,DDOS攻擊,或者漏洞探查和修補等等技術方向。

從大的方面說也不僅僅包括這些技術方面,也有業務方向,包括信息分析,物證設備提取,黑產研究等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大多是為了特殊羣體客戶的合法應用而生,比如很多O 2 O產業就急需黑產研究的專業人才。

用戶平常最常可以感知到的莫過於個人PC上的安全衛士。安全作為目前護衛整個信息化社會的盾牌,存在於從基礎設施到上層應用的各個方面。從反爬蟲到安全衛士到雲盾,不同層面的信息安全技術是一塊非常大的市場,又因為其敏感性,所以一般不做主動宣傳,但隨著信息化社會的擴大,會一直存在市場。

上手難度:三星

當前形勢:四星

市場前景:四星

為了照顧到不同的受眾羣體,特別是大學生的閱讀者,這裡刻意減少了專業體系的內容,轉以場景化的描述,希望大家可以給予積極的反饋,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下期會對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做出描繪和判斷,也會在知乎補充。

大家同樣也可以關注 微信號:IT藝術師 ityys001

大家可以積極在公眾號的留言區或者評論中進行反饋,會根據大家的反饋進行優先順序排序更新。


-說更就會更的-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

-未完待續--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