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面臨和你同樣的情況,只不過我覺得自己拍攝視頻會更多,思考了一段時間了,說說自己的想法。

從08年擁有自己第一部相機富士5800後,買過尼康d60,索尼n3,a6000前幾天閑魚剛出掉,每買一部相機都想著學拍照片,實際上買了之後用的不多,水平跟手機隨手一拍的效果差不多。

在我看來要拍出平均線以上的照片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這個過程對我而言不那麼有趣,但是要拍一些不錯的視頻還是比較容易的,剪輯學特效也很有趣,最重要的是視頻能夠更好的記錄生活,走過的路離去的人逝去的過往,視頻的表現要更真實。

最後一點,為避免自己半途而廢,還是選一個顏值高一點的,這樣拿出來用的概率要稍微高一點。

所以我想好了,過些天買個xt3玩。


RP鏡頭拓展性更強。現在可以轉接龐大的原廠副廠EF鏡頭羣,未來RF成長起來後換個R5R6機身,基本就是民用領域的頂點了。

腹肌雖然也不錯,但就像另外一位兄弟說的,沒有全畫幅產品線。如果將來不打算折騰,買來用其實也不錯。

預算不多其實可以考慮老一代機身,6D,5D2,現在都很便宜,把大部分錢投在鏡頭上,那纔是刀刃。


如果是男孩子,那還是佳能吧——不然你之後會一直陷入到「為啥我不買全畫幅」的想法境地中……當然,這個前提是,你不拍視頻。

拍視頻的話,選富士。我不扯什麼RAW,什麼10bit422,因為大部分人可能用不到,畢竟剪得順暢的機器也不便宜了 :)就一個,1080p120fps——升格拍攝誰都有用得到的時候。

利益相關:前佳能用戶,現X-T3用戶,觀望X-T4中。


不知道你的收入狀況如何,一萬是不是最終預算。以我來說,如果拍視頻不多,為啥不買xt30呢?

我的觀點是,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盡量把錢花到鏡頭上。xt30和xt3在拍照上面區別並不大,還更輕便一些,很多人覺得xt30握持感不好,不過我沒什麼感覺。

價格上,xt3目前機身7400左右能拿到,xt30應該5500左右可以買到,這個差價,足夠買一顆成色很好的18-55了,富士這隻鏡頭還是不錯的。

然後如果打算配個定焦人像頭,建議選fringer ef-fx的轉接環,轉接佳能小痰盂,轉接環專業版在閑魚1200左右買得到,小痰盂二手550左右。富士的定焦太貴了,50 f2都要2700,二手也要2300左右,既然預算有限,就不要考慮原廠頭了。而且小痰盂很好出手,也不會貶值。我是轉接的佳能50 1.4,二手1300左右,轉接到xt30上面對焦很快,也不拉風箱,挺滿意的。

然後就是長焦了,為什麼前面要選一個轉接環呢,其實更多是為了長焦,用一個富士原廠50定的價格搞定轉接環和小痰盂,長焦就可以直接選佳能口的單反鏡頭了。因為富士的長焦除了50-230,其他太貴了。50-230現在二手1200左右,不過這顆鏡頭一般。富士55-200全新的要4300,二手沒瞭解。其他幾顆富士長焦更貴,別瞭解了。

反正到這裡xt30+18-55+50 1.8+轉接環,一共花了9000左右,如果只剩下1000,那就買個佳能殘幅的55-250吧!錢寬裕的話可以看看70-300或者騰龍70-210 f4。

以上的推薦是我自己的思路,我自己是xt30+18-55+50 1.4+轉接環+騰龍70-210。一共花了一萬四千多。對了,這個轉接環轉的是單反鏡頭,佳能的微單鏡頭不能轉,別搞錯了。

反正我是不推薦新人入全幅的,除非你打算靠這個喫飯。像我自己這個搭配,如果真的哪天想上全幅,只需要把機身和18-55出掉,買個24-70和全幅機身就可以了,因為50 1.4和70-210都是全幅鏡頭。或者xt30都不出掉,留著當備機,反正轉接環在,鏡頭和全幅也可以共用。


就這兩個裡面選:

EOS RP。

理由很簡單,富士沒全幅,你想進階只有十萬起步的中畫幅........那玩意兒確實成像質量某些情況下絕對逆天,但是正常情況下你一般用不著。而且哪怕是富士號稱最貼合業餘用戶的中畫幅,那也是個你幾乎拿不出去的設備。

RP雖然性能不如Z6和大法家的,但是就這價位你要啥自行車?機身真的不是很重要的部分,RF鏡頭更重要點,用幾年不行了直接換機身,鏡頭接著用就是了。

——

多說一句。你一萬預算,單機身的話沒什麼說的....如果算鏡頭,RP你不夠。請預備三萬起步的鏡頭預算。over


後續鏡頭預算不多,選半幅。

富士鏡頭較貴,推薦1855、55200、f2定焦,1545/1650、55210也能用。也可以考慮轉接適馬1835f1.8、50100。

佳能90D/M6ii、850D,鏡頭更實惠,也可以考慮。

後續鏡頭預算多,選全畫幅。R/RP都可以。


不太清楚富士。最近先是買了佳能M6markii,配了22餅,適馬30-1.4,56-1.4加上卡什麼的,大概1w2吧,出去街拍拍娃視頻啥的挺爽的。但是不解渴,又入了個EOS RP套機,1w3吧,配上自己以前的ISXXB,打算在家以及外出旅遊用,也挺好。但是明顯感覺rp比m62對焦慢,快門不幹脆,實際使用M62更順手一些。


eosrp是全畫幅,xt3是aps,底大一級壓死人,不過rp沒有視頻log,xt3有flog。另一方面,rp的機身是那種看起來很廉價的磨砂塑料,手感不是特別好,而xt3的做工不錯,而且富士的膠片模擬很棒(然而富士不做全畫幅)。關於鏡頭羣,富士的鏡頭從廣角大光圈到恆定長變焦很齊全了,所謂佳能鏡頭羣大,其實日常用的多也就標變和28-50的定焦,最多再補個70200,想把所有焦段規格補起一萬塊也是杯水車薪,沒啥影響沒必要。


拍照上全幅,拍視頻上xt3。本人xt3用戶,apsc 氛圍感以及apsc cmos的信噪比,就是差全幅太多了。


只是作為自學攝影來說的話,其實兩臺都是夠用的,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操控風格,富士是復古轉盤光圈環,並沒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和自定義的模式轉盤,佳能觸屏交互體驗口碑很好,而富士..只能用來選個對焦點,如果你在後期想升級更好的機身,那富士除非接中畫幅..不然操控邏輯會要重新適應

如果畫質要求會比較高,想要更好的虛化,無疑RP是更好的選擇,而且我想初學攝影你總還是要學後期的吧,原廠RF卡口鏡頭預算比較喫緊的話,可以轉接單反頭或是手動的一些老鏡頭,甚至比富士還要省錢


xt3,現在連老法師都開始拍視頻了,更別說想學習的人。

rp的視頻能力實在太慘了。


爺服了,rp能拓展ef富士就不不能了?就只有ef轉rf沒有ef轉fx?沒有ef轉e卡口?底大一級壓死人?就rp那個cmos能壓死幾個APSC?傳家寶一樣的,或者是你要拼高感我就問問gh5s的視頻高感可以開10000多你rp能行?脫離像素談高感都是耍流氓,全畫幅5ds(r)你試試高感咋樣?理論上像素密度越高高感越差不是說底大高感就好。

我沒用過xt2但是聽很多人說xt3的拍照對於xt2沒提升。

我覺得你選的兩臺機器電池都不行的情況,不如看看同樣電池不行鏡頭豐富的

SonyA7R2,全畫幅上上代旗艦,鏡頭多,畫質好,像素高,還有4k,還有五軸防抖。也可以轉接EF鏡頭。握持感也好,做工也不差,對焦也不錯,還有log,也是不到1w。

要啥自行車?你說菜單操控不行?多讀幾遍說明書就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