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後期處理過的照片確實讓人賞心悅目 但呈現在眼前的事物往往平淡無奇 尤其是食物 看到朋友上傳令人垂涎的美食照片 忍不住去同一家店喫同一道菜 然而色香味都一般般 不免失望吧 風景也是 各種神p自拍暫時不提了

後期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還原當時的場景或拍攝者身臨其境的感受 運用後期技術讓照片融入自己本身的感情 也可能只是讓照片更精美 看起來更好看 發朋友圈的時候有更多個贊... 還是不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失真又充滿美感嗎 難吧


攝影不追求任何事。

要問的是,攝影師追求的是什麼事?

現在那種「美美牌」照片充盈屏幕,只是因為那樣的照片更淺顯、更迎合相對低層次的生理性審美需求,自然也就更容易得到點贊;畫面沒那麼美的,恐怕也就不容易吸引別人的注意,畢竟大多數人看個照片的目的只是為了賞心悅目、輕鬆愉快。而,藝術的攝影總是蘊藏著思想深度的個性化的呈現與表達,早已經超越了所謂的美或者不美、從根兒上不是奔著讓觀眾賞心悅目去的;甚至隱含著某種對觀眾的挑戰——你看得明白嗎,你有能力共鳴嗎?

攝影只是一種視覺表達的技術手段。它既不具備人格,也不背負使命。它也不強調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

一切僅取決於,攝影師認為什麼重要。


二者看似矛盾,實則貫通。當然不排除特殊性,如新聞類攝影更側重寫實,揭露和展現事物的真實面貌;而不侷限於某一領域或某一主題的藝術性攝影和生活化攝影,即可捕捉和展現所見事物的抽象性、真實性、美感性等多元化面貌,二者的貫通便表現在所記錄的赤裸裸的真實性亦可傳遞其特有的美感,而蘊含美感的攝影未必會脫離事物本質的真實性。進一步說兩種形式的攝影藝術並沒有絕對分明的界限,二者交融貫通,確切而分明的定義和界限只會落入攝影本身所停留在視覺層面的侷限,而無法以更包容和寬宏的視野和心境投入或感知其所傳遞的溫度和內涵。藝術的本質,就是守真。此「真」非彼寫實之「真」,而是攝影者心境之真。

卸腰

我認為應該是傳遞一種思想吧,攝影師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告訴別人自己的感受領悟體會等等。

比如一個坐在黯淡角落的光膀子女孩兒,看,這就是一種憂傷之美;比如一個在充滿陽光的落地窗前的光膀子女孩兒,看,這就是一種青春的愉悅;比如大街上人來人往中佇立著一個光膀子女孩,看,這就是車禍的原因……


看自身喜好的吧,個人覺得真實同美感並不衝突
最好的攝影還是追求特別事物裏的的特別感情,所以優秀的作品往往都是抓拍或者漫長等待的產物。而多數的攝影師的作品都是帶著自己情緒去拍攝去做後期的,最多就是庸俗的畫畫低級的寫照。
事實的美感


我以前覺得攝影一定要真實還原,可是接觸了發現不是這樣的,就像風光攝影,往往一樣的場景,專業攝影師與業餘的拍出來就會差很多,攝影追求的東西和目的也包括很多方面,自己想表達的主題或者想記錄下來的美,還不是專業的,但是很喜歡攝影

不止,包括更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