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有一種論調說二戰中日本對美國的態度是「迫和」,讓美國承認日本在東亞獲取的利益,甚至承認日本在東亞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霸主地位,日本海軍的戰略都是基於這一點而制定的。

而美國對日本也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徹底佔領,在美日開戰前美國還出售各種戰略資源給日本進行侵華戰爭,用封鎖東南亞海運貿易的方式迫使日本作出讓步。

如果拋開戰爭中的各種意外與不可控因素,如日軍下克上導致戰爭不斷擴大,山本五十六被擊落等原因。日本能否達成「迫和」美國的戰略目標,保存亞洲的戰果,至少不至於最後無條件投降?


把這個簽了:

你問我軍部暴走怎麼辦?拜託當場自爆和過三年被爆有啥區別,更何況軍部還是自己人,搞起來方便點,比起ky李梅不是好上百倍(迫真)。

另外軍事擊敗美國,夢裡想想就行。

美國炸日本都要用B-29+前進基地纔能夠上(B-29還各種摔,從中國起飛還只能帶4噸炸彈),日本本土到夏威夷6000km基本是IRBM上限,二戰技術連美國到德國都難,想戰略轟炸怕是隻能用氣球炸彈,指望黃石都比這玩意靠譜→_→另外「迫和」美國本身就是個謬論。日本之前能夠迫和清朝和沙俄,是因為清朝不是個民族國家和西伯利亞大鐵路沒修通海軍完蛋只能求和。美國可是坐擁夏威夷天險,巴拿馬也在打擊範圍外,日本不具備阻止對方發揮工業實力的能力(Tips:注意觀察埃塞克斯的建造廠家都在哪,別說二戰能炸到東海岸)。不打美國是不可能的,羅斯福對德宣戰都兩院全票通過,怎麼可能打南洋美國不管,想想看泗水海戰出來兩艘BB畫面會變成什麼樣;打美國又不可能同時做到消滅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而不打痛美國,畢竟本土遭襲是個什麼概念大家應該懂的;最後日本交換比都稱不上好看,面對進入戰爭狀態的美國只有死路一條。和大洋另一邊的國家打仗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奇蹟不常發生,連拿破崙和忽必烈都免不了失敗。

在那個時代

日本想逼平美國沒有半點可能性。

就算太平洋戰場被聯合艦隊壓著打,

只要不打下洛杉磯,美國就不可能和日本和談。

(反正丟的都是海外領地,丟了也不心疼)

到了1950年,本朝有了毛子這個後盾

才逼平了美國。


二戰日本的目標不僅想「迫和」美國,還想和蔣光頭議和,腦子正常的日本高層都能知道中國這片沒大工業化的大陸就是個泥潭,不過腦子正常的日本高層都死了,但是,就算日本把民國打成這個稀巴爛樣的蔣介石都拒絕議和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和美國議和,你至少得把美國打的和抗日戰爭期間的中國差不多慘,但是據我所知自美國南北戰爭以來就沒大有這樣的國家了,所以,日本只有求助於外星人才能與美國議和了。


二戰不同於以往的帝國主義戰爭,它的本質是民族戰爭,民族國家概念深入人心,你死我活,不接受有條件投降。而近300年的帝國主義戰爭都是可以講和的。最近的日清戰爭,日俄戰爭都是以講和為結束,然後割地賠款,我們還可以做朋友,日本喫到了這個甜頭,以為把美國打疼了,美國也可以講和,但日本錯就錯在沒有認清二戰的本質,以老帝國主義戰爭的思維去打太平洋戰爭。不只是日本,德國也沒有跟盟軍講和的條件,只有無條件投降。


只有在鬥獸棋里老鼠才能喫掉大象。

現實中的日本就是老鼠,美國就是大象。日本沒有任何取得體面結束戰爭的辦法。除非你讓今天的日本自衛隊變身昭和男兒,帶著武器軍艦飛機大炮和集體穿越二戰,靠著武器代差也許能體面退出戰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