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武汉大学教五教学楼旁,校方保卫人员与两名赏樱花的青年男子发生肢体冲突。3月25日凌晨,武汉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复上游新闻记者称,冲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类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赏樱,此事正在调查之中,「调查两个重点,到底是唐装还是和服,以及冲突的全过程。」

上游新闻获得的一段1分34秒的视频显示,一名穿著类似和服服装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闲装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卫人员按在地上。他俩挣扎起身后,穿著类似和服服装的男子大声重复喊著:「凭什么打人?」,很快他又被保卫人员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说:「我穿的是唐装。」在其身旁,穿休闲装的男子被保卫人员勒著脖子,保卫人员松手后,他倒地不起。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显示武大学生拿著手机拍摄冲突画面,保卫人员喝令他们把手机收起来,不准拍摄。接著,学生和保卫人员讨论起樱花从何而来。

武汉大学一名在现场的学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当日下午,武汉大学教五教学楼旁,上述两名青年男子欲进校园赏樱,保卫人员称其穿和服不让进入。双方先是发生语言冲突,穿休闲装的青年男子爆了粗口,接著便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

3月24日晚,负责武汉大学文理学部的保安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此事引起了校方的重视,已经交由警方处理,「领导还在开会。」

3月25日凌晨,武汉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官称,冲突起因系游客穿著类似和服的服装入校赏樱,「武汉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穿著这种衣服去赏花不合适,制止他们入校赏花没错。」

民警还称,他们正在联系冲突中的两名青年男子。此外,警方还在调取监控录像调查冲突的全过程。

内容转自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相关问题中国母女穿和服在武汉大学樱花树下照相,被赶出校园,请问是花耻还是国耻?


都散了吧,

官方给了情况调查声明,跟和服啥的基本上扯不上太大关系,就是一个不预约然后强行闯关的反面典型。

——以下为原答案

泻药,

武大人来答一波,

这件事说实话我们学生圈子里几乎都没反应,24日;就是昨天)没有人在朋友圈、动态里传播此事,我也是今早看到微博上的评论才知道有此事发生的。

再说一下樱花季和服的问题,

我是负责守门的学生之一,就是在「学大汉武立国」牌坊以及樱花大道两地设卡口的人,

武大学生会的学长姐跟我们强调过几点:

1,是樱花季不是樱花节。

2,绝不允许穿和服、形似日式的军服等敏感服饰,原因在于武大的樱花本来就有不少是侵华日军种植的,虽然据考证大部分日军种植的樱花已老死,但是象征性依然存在,更何况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现在的樱花不是当年的那个了,包括武大老师也有人不是很清楚,穿著日式服装游玩是极其不合适的。

3,如若发生冲突,自己千万不要上前,交给安保人员处理。

我没有看过那段视频,题主也没有给链接,但说句实话,男式和服是什么样的我还真没想出什么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

不过我稍微查了一下唐装的概念,

「唐装是中国的一种服饰,本指唐制汉服(现多指改良满清服饰)」——百度百科

百科也给了两种外表差距很大的式样

这应该是唐代汉服

这个是满式唐装

我在观察者网的微博上看到的男子的照片是这样的

左边那个应该就是了

满清唐装首先排除掉

我再查了下唐朝汉服的特点

「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或布扣。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

这是韩熙载夜宴图

其中齐胸襦裙是女性专用,

圆领袍又是圆领的,特征明显

可能出现的误解就出在这个交领襦裙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交领,为什么这个男子的领口是对称的?

汉服系服装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

一句话解释一下,就是你可以理解为汉服的穿法和披风有点像。

不是跟现代套件外套那样,左右对称,手从袖管伸进去,拉链一拉。

再找了几张和服的照片

男子穿的衣服更像哪一个?

而且啊各位,很多人认为「穿和服游览樱花」是个人自由,这是典型没看出这个行为的内核所在啊。

各位,你们就不先想想,安保人员既然敢拦下来,校级领导们会不事先批示吗?

既然事先批示,你们难道感觉「不准穿著和服游览」是一帮人拍脑袋的想法吗?

这个行为会引发什么后果,带来什么影响,别的先不说,要是不管不顾,网上舆论马上扭转枪口喷武大忘记历史,漠视传统文化。

况且,各位别忘了,国立大学虽然是全国人民的财产,可公有财产也不是普通人说进就可以进的啊,要不然你进个核电站试试看?

所以说,

谁告诉你大学没权力强行把你拒之门外的?

其次啊,哪怕就是穿和服完全没问题,

那个「被四个保安按在地上」的小老弟,你到底是干了什么啊?

这又不是美国,你开车在大街上被交警拦下了警察也不会上来就把你按在地上啊,更不要提本来就没执法权的安保了。

发生口角,爆粗口,这就导致安保用武力了?

再说了,图中的这些安保都是武大的安保,胸前挂的是带有校徽的「security」,不是临时请来的「特勤」,他们要是随意动粗饭碗都要丢的。

最后,大家别被网上的一些激进言论带偏啊!

武大人还是很欢迎游客有素质地观赏樱花的,武大也是允许穿著汉服的!现在这里有好多好看的小姐姐。

————————————

给大家贴点干货,

「 一夜之间,武大樱花路人皆知。在校园里,还有许多「机灵」小贩,总赶在校方上班之前,挑著食品、胶卷、玩具「埋伏」在樱园四周,专等游人前来。还有人挖空心思在樱园出租和服、日寇的军服、倭刀,供那些素质低劣、不知羞耻的游客拍照使用。此举立即遭到了武大校方的强烈不满和批评。到2003年前后,甚至还有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将一栋硕大的「樱花大厦」,盖在了武大校门前,其广告词曰:「武大就在家门口!」

「针对上述现象,武大专门成立了一个「樱花开放期间校园管理领导小组」,由校办主任亲自带队管理樱花工作。领导小组向全校下发的文件明确规定:樱花开放期间,不允许在校内穿和服照相;从严控制校内举行的集体活动,其中联谊、会议、办班、展销等活动原则上不在樱花开放期间举行,确需举行应报校长办公室审批;为保证樱花期间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建设好校园精神文明。」

「有关负责人表示,武大从来没有对樱花进行宣传,甚至一直都在「弱化」、淡化这一所谓的「樱花节」,武大四处开放的樱花,更多的是要让人们记住历史,以史为鉴,而不仅是让人们欣赏」

——信息取自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官网,文章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02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生吴骁撰写,名为「武大樱花史略(观赏史)」,写于2006年。

以及几条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

1.学校有权根据校方自己制定的相关规定拒绝任何衣冠不整奇装异服的人员入校。

2.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给予校方对校园的管理权力,校方有权拒绝任何非本校师生教工的外来人员入校而且无需给予任何解释。

以上


这篇回答是给部分情绪激动的同学以及冷静理智的游客看的。如果想抬杠请出门左转。

首先明确一个原则:中国的公立高等院校是没有义务向全体社会大众开放校园的。

不要说什么这是人民的学校,什么纳税人的权利这种幼稚的言论。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而纳税人的权利是国家通过制度赋予的,并不是纳税人主张的。,学校是科研教学机构,也并不是公园。

但是因为部分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发展原因等等,许多中国高校都是开放的,但具体的制度是由校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示的。这意味著学校实际上是有许可权封闭校园的,甚至不需要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理由。

那么武大为什么还要无偿敞开校园呢?既得罪学生,游客也对有限的名额不满,更不要说教职工每日出行的不便了。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几段历史。


武大前校长刘道玉老先生,是当时中国最卓越的教育改革家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武大成为当时中国最开放,制度最先进的高校之一。但刘道玉校长却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请至东湖宾馆谈话,一撸到底,可惜可叹。

武大前校长顾海良,是武大近几任校长中风评最差的一位,除了当时武大实力滑坡,大批名师出走,行政贪腐问题没有解决之外,关于武大西门位置的高架桥兴建矛盾或许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全体师生的一致反对下,顾海良校长作为全校师生的代表与政府据理力争,但是最后以惨败告终,高架桥依然建了起来,顾海良被万人唾骂。

武大前校长李晓红,在任职期间大力改进武大整体硬体形象:修路,修教学楼,修建新的宿舍,为绝大部分校舍安装上空调。拆除旧牌坊,连通被八一路隔开的本部和信息学部。也正是李晓红在任这几年武汉大学触底反弹。学校名气,形象,排名等评价指标都有大幅进步。但是这其中的代价呢?


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投入建成使用仅仅16年,却在前几年被爆破拆除,官方原因是:楼层太高影响东湖景观。

武汉大学在信息学部的一块地皮,被以极低的价格租赁给开发商,在这块地皮上兴建的正是如今位于街道口的珞珈创意城,一座百货大楼。

再久一点的还有珞狮路与八一路交界以及部分八一路路段的商家因为地下通道建设问题与武大的维权纠纷,这里面事情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现如今,李晓红校长北上之后,窦贤康走马上任,试问如果你是窦校长,在了解到这些过去的历史时,你有什么感想呢??

如果我是窦校长,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政府。

好了,如果你和我的想法一致,那么后面就可以讨论一下正事了。


请冷静分析如下问题:武大开放校园让游客来赏樱,究竟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我相信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

如果你曾经就读于武大,或者曾经来武汉旅行住宿,那么你肯定知道:武汉的城市旅游宣传手册,无论是哪个版本,武汉大学以及武大的樱花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也就是,武大之于武汉,就像洪崖洞之于重庆,西湖之于杭州,南锣鼓巷之于北京。

现在武汉正大力发展旅游业,而武汉大学和东湖景区就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武大樱花成为最好的吆喝和招牌,吸引著无数的游客,热度越高越好,人越多越好,网路舆论越炸越好。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校园的管理者其实都只能被动接受,先例在前,没有人敢于把自己的前途和武大的发展作为自己任性的筹码。所以,在学生的抱怨和社会舆论的围剿中,武大的管理者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了:封校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封校,还要摆出一副喜迎八方来客的友善姿态。


所以,穿和服究竟合不合理,保安这么做究竟对不对,校方声明究竟有没有诚意其实都不重要。

武大管理者很清楚:关于校园的任何负面舆论都可能会对学校产生明显影响,但是樱花节的社会舆论不会。这么多年下来,樱花节的争吵太多次了,但是樱花落下,游客散去之后,这一切都会归于平静,这也是武大对一切突发行为有足够耐心并且抱著息事宁人态度的核心动因。

而无论是欣赏到樱花的游客也好,还是借著樱花狠狠蹭一波热度的营销号自媒体也好,还是利益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好,都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就足够了。最后收拾残局的永远是学生和校园的管理者。

说穿了,目前武大面对的是:有「权力」封校,没「能力」封校的尴尬处境。而这种情况必将持续存在,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是这种妥协并不丢人,更不是一些人得寸进尺的借口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这种事我们都知道不该做。但是屁股决定脑袋,许多人在这件事中并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自己是吃饭的人,还是收拾碗的人,还是看热闹的人,请仔细想想。


樱花之于武大,究竟意味著什么?

是残酷的历史,是发展的印记,是人文的风韵,是一块金子招牌,也是烫手的山芋。

无论意味著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樱花成就了武大,樱花也不可能毁了武大。

欢迎理性探讨,以上。


起冲突的原因可能跟和服无关,也许是其他事情。武大本来就不是旅游景点,要看樱花还是去植物园好了。


笔者很想知道在日本,如果一个中国人穿著汉服或者唐装,去拜见孔子或者去看大熊猫,不知道日本人是不是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中国人。

如果是,当然可以理解国人的愤怒。但如果不是呢?

近些年来,随著国家的崛起,这些莫名其妙的抵制也就多了起来。

我依稀还记得,2018年末,中国那场抵制圣诞节运动。

中国人不过洋节,不过圣诞节,一些学校发起了全民抵制圣诞节运动。

好吧,不是学校,是学校领导发起了全民抵制圣诞节运动。

同时,这些领导们,还说要抵制情人节,逼迫中国的男学生和女学生进行

贞操宣言。

即保证不与异性或同性发生性行为!

非常有意思的是当19年春节来到了,我们收到了美国总统川普、英国首相等人的新春祝福!

为什么外国人没有抵制春节呢?

不仅没有抵制春节,这些外国元首还参与了与华人一起的庆祝活动。

怎么可以这样呢?

回到武汉大学这个事件上,穿一个汉服,去欣赏樱花,即使该汉服长的有点像和服(事实上的确很难区分),难道就又触及到了「民族感情」了吗?

中国人民的感情就真的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吗?

有些人,明明是自己极度自卑,就不要再拿民族感情来说事了吧。

中国人民的感情非常的坚强,中国人民坚持海纳百川的开放思维,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融入到国际社会,与万国同乐,我们认同不同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文明 的大开放。

从法律上讲,保安如果没有正当理由阻止男子进入武大赏樱,并对其进行了暴打,构成了明显的侵权,如果受害男子受伤严重,则施暴的保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我们注意到了武汉大学方面说那两个男子并未进行预约。

笔者很想知道有多少去赏樱 的人是进行过网上预约的?

如果 大部分进入武汉大学赏樱的人,都没有进行过所谓的网上预约,那么以这条理由对受害男子进行抗辩,显然抗辩理由无法成立。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理由来了,武汉大学官方说,在17年的时候,曾经做出规定,「身穿和服者不能入园赏樱」。

笔者注意到了这是一个学校的内部文件。

如果这个内部文件真的存在,且内容是属实的,那么即意味著任何身穿和服的人,都不可以进入武大赏樱。

包括日本人在内。

但不知道这个文件是否规定了,日本人如果不穿和服的情况下,是否有权进入武大赏樱?

这个不知道。

如果是,那就是:禁止日本人与身穿和服者入武大赏樱。

这让我想起了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饭店树的一个牌子,叫: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事实上这已经被证明是秽史,租界内根本就没有这个牌子,为照顾本文的部分受众,权当其为真)

也许在武汉大学的某些领导看来,中国至少武汉大学的确是崛起了,所以他们要以牙还牙,做出了这么一个规定。

但这个规定也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哪呢?

帝国 主义饭店牌子上写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是在法律程序上履行了「公示程序」的。

是不是公示,很重要。

从武汉大学的官方回复来看,武大禁止身穿和服者或「日本人」入园赏樱,这个规定,只是内部规定,并未向社会进行公示。

没有进行公示的「武大内部文件规定」是否可以对外部公民产生法律效力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武大将其内部文件「日本人与和服不得入内」进行了公示,那么也许可以对赏樱者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即,这个「日本人与和服者不得入内」的内部规定,是否合法?

我的看法,是违法的。

首先,武汉大学无法对学校之外的人员进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然他作为国有财产的管理者,拥有管理权。

其次,武汉大学的这一规定显然没有上位法的授权或依据,且其特殊指向性的规定,有可能违背了中日之间签署的双边协议与民间友好协议。

再次,如果武汉大学的这一规定,一没有上位法依据,二没有对外进行公示,那么法不禁止即自由,任何公民,包括外国公民,都有权以任何形式进入武汉大学赏樱。

当然,前提是不得以侮辱民族的方式进入,例如打扮成「日本皇军」的样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保安暴打受害男子,我认为,这种行为极其可恶,应该严惩凶手。

一个无须否认的事实是,不管樱花是从日本移到中国的,还是从中国移到日本再移到中国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日本与樱花的联系太密切了。

因此,如果武汉大学的领导人真的对日本极度的反感并有强烈的民族感情,那么我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命令保安将那些樱花都给拔了,以免后患。

那几个保安,那么的愤怒,相信这活能干 ,而且应该也不会收钱。


不知道,感觉不妥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