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可能。而且超市本身能否在中國推廣存疑,畢竟茅台不會天天打折,愛馬仕也不能當飯吃。看了下生鮮類,價格對比山姆也相差不大,畢竟中國居民收入不能和美國比。另外美國人這種消費模式,不符合環保理念,太浪費了。一兩周去一次超市,拉一皮卡,尺一大半扔一小半算好的。中國這個人口基數,這種浪費,太可怕了。上海店的開業,政治意義更大。畢竟大統領要求企業跑路,這個臉還是打的到位的。


不管是傳統的零售業還是這幾年常提到的「新零售」都逃不開供應鏈這個環節,零售的本質是做供應鏈。

Costco如不能在大陸開個幾十家以上的店,成本根本不可能降下去,君不見盒馬還在虧損呢!

目前Costco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因為樹大招風,圖個新鮮,第一天人們蜂擁而至,而本周末人流量相比開業那兩天已經非常少了,還有很多人排隊退會員卡,很多熱門商品不是沒貨就是調高價格,比如茅台?當再過兩月,不知道又會是什麼樣。

購物體驗當然重要,但是商品具不具有性價比更重要,商品具不具有性價比還得看供應鏈強不強。

所以說Costco能不能緩解國內的物價?最起碼在Costco沒有大規模開店之前完全不可能!


現在存在的問題和渠道無關,主要還是貨幣供需和大宗商品供需問題。

貨幣政策為了不硬著陸,不可能全面收緊,註定了未來還得不停印錢。

大宗商品生產上我們潛力太低。本質上我們就是世界工廠,材料和市場都在外,和美國石油自給,大批可耕種土地,人口少,生產集中化效率高比差太遠了。對大宗商品價格調控能力太低。

供需環境都那麼艱難,你靠一個渠道商怎麼控制的住物價呢。

最後吐槽題主一句,Costco 的物價和農貿市場和縣城集市沒得比,物價高漲對中產階級就是難過點少吃點,對農村和小城平民來說才是毀滅性的。10個人吃10塊肉,如果肉少了一塊,不是每人吃0.9塊,而是最窮最無聲的那個人就沒肉吃了。


不會,08年經濟危機過後,各國貨幣超發嚴重,中國也一樣,不過中國放水的貨幣大部分進入了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價暴漲,到現在已經無以為繼了,真要繼續下去參考香港。房價泡沫吹大,而其他行業產品價格卻沒有跟上漲幅,目前是回復性平衡。這個家不好當,就看國家怎麼權衡了。


先說結論,成不成功都不會緩解物價。中國物價是系統和結構性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沃爾瑪號稱世界最好的供應鏈管理,把成本控制到最低讓人們享受最便宜的商品,請問它的存在的緩解了中國的物價了呢?


不會,它只會刺激消費慾望,理性消費的人減少,消費主義會蔓延,甚至出現過度消費現象!


謝邀。

中國的物價相比美國已經很低了,除了一部分中產喜歡的進口商品。

http://www.washingtonwineblog.com/blog/2018/10/23/costco-kirkland-signature-wine-report?

www.washingtonwineblog.com

COSTCO 的葡萄酒價格比普通超市低很多,接近歐洲市場價格。美國大超市能做到這一點的另一家大超市是 Wegmans。如果在中國能夠推開,對葡萄酒愛好者是個好消息。

BEEF Chat: Inside Costco?

www.beefmagazine.com圖標

COSTCO 同時也是美國中檔牛排最大的經銷商,品質保證,價格公道。

聽說COSTCO 的手錶繞過了美國的特許經銷商,可能是從第三國直接採購,所謂灰色市場產品,但是價格便宜東西正宗,消費者喜歡。

由於價格低,惹惱了很多人,特別是中文網路公眾號常常有關於COSTCO 的各種謠言。但是東西兩岸的COSTCO 周末依舊熱鬧非凡。


會。

不過,我只是認為,在這特殊時期,發生這些事,就是告訴世界,兔子窩不但能賺錢,存錢,花起錢來一樣屌炸天。

換句話說,出口是攻擊,進口是防禦,14億是血條。再加上文化歷史,和民族自我認同感。

一般國家再指望在經濟領域弄兔子,就好比面對一個,高攻高防滿血帶被動復活的大boss一樣。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炫肌行為。


Costco憑什麼成功?美國人買貨一次買好幾車,然後一兩周不用採購,中國人會這樣做嗎?

美國地廣人稀地價便宜,而且很多超市都開在郊區,對於美國人而言,開在郊區也就是多開十幾分鐘的車,在中國你試試把超市開在郊區。

Costco是會員制的,我跟朋友share大約50刀一年,試問會有多少人願意花四百多辦個會員。

歸根結底,美國物價低是因為他自身強大,加上對其他國家的壓榨,Costco來到中國可以預見的是水土不服,時間一長,虧損大了,就像沃爾瑪一樣,自然就倒閉了。


不會。

說實話costco的價格優勢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我國的物價也並不是很高,電商產業又這麼發達,所以想要依靠costco來緩解物價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懸。

為什麼?房價。

想像一下中國人像美國一樣,一次買兩打雞翅,五磅牛肉,兩打雞蛋,五升牛奶。一大包衛生紙,一大包餐巾紙。

中國一家三口,美國一家四五六七口人。

註定了購買同樣的貨物,中國消耗的速度會慢於美國。

那麼,中國家庭有沒有那麼大的冰箱來放這些,有沒有那麼大的儲藏空間?

上海房價可遠比美國貴啊。

買少一點?那還去Costco幹嘛?


那需要多少代購們沒日沒夜的努力啊


costco的目標客戶群,並不是對所謂「物價」最敏感的客戶群。

什麼澳洲牛肉,包包之類,其實是針對小中產的市場。真正去菜市場找便宜肉菜,對通脹敏感的群體,哪裡會交個會員費去消費這些。

說起來國內的小中產真是慘,明明已經是全國前10%的水平了,住的房子是有年限的,醫保社保擺明了兌現不了,也不敢敞開來消費,只能在這種平價大超里血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