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較長的那種,以前嘟啦嘟啦,現在覺得嘟啦嘟啦,以後要嘟啦嘟啦,然後加上幾句有深度的話……


不評價就是了。

發不發那是人家的事,要不要評價完全是自己的事。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每個人的世界又都千差萬別,或許把那些感悟發出來,有尋求認同的意圖,但那又能怎樣?

嚴格來說,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無論有多少東西圍繞在自己周圍,都不過是在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罷了,那些自己以為是永恆的東西都將隨著生命的衰竭而脫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蹉跎,面對自己始終是最困難的。

之前聽單位同事說過,讓一個人崩潰最好的方法,不是打,不是罵,就是簡簡單單關禁閉。你可以不說實情,也沒人逼你打你,就是關在一間小黑屋裡,什麼也不讓你做,一天兩天可以,三個月,半年你能做到嗎?他們說,大多一個星期左右,整個人就變了,精神不再像當初那麼好了,有些人還可能會出現精神崩潰,自己感覺這沒什麼奇怪的。

人類很早就適應了「鬥爭」,和人斗,和物斗,斗天斗地和大自然斗,甚至不惜用戰爭的方式血腥屠殺……這難嗎?自己感覺好像不是很難,或許一開始出於道德良知會讓自己寢食難安,但一旦適應了,也就沒什麼大不了,那些嗜血的變態殺手,從外表上看不也是和正常人一樣嗎?

人可以充滿精力的和外在的一切做艱苦殊死的鬥爭,但對於處理自己的問題,卻總是茫然無措,就像自己當初那麼熱切的幻想死在衝鋒的戰場上一樣(哈哈,有這麼傻X想法的人應該極少數吧),對現實生活自己的各種問題卻是完全的束手無策,這不是一件特別可笑的事情嗎?

孤獨永遠無法被隔離,因為孤獨是」宿命」。一個人的孤獨和一群人的孤獨並沒有什麼區別,總之自己就是想要藉助那些新鮮的東西擺脫自己。

孤獨這個詞,其實是一個分裂的產物,精神病式的辭彙,因為頭腦總是希望被佔據,被任何感興趣的外物佔據,相對於沒有外物的存在,孤獨就產生了。

聯想到這段時間緊張的疫情形勢,有些人依然在大快朵頤著餐桌上的野味,甚至發在朋友圈裡,這可不是什麼感悟,但卻有著比感悟更可怕的意味,具體意味著什麼,當事人的感受最真切,但可能最糊塗,外人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去和這種人罵架是毫無意義的。

就像那句話說的,這個世界最沒有用的事情就是講道理,講一萬句道理,也不如自己親自摔一跤,很多彎路看似可以避免,但沒有切身體驗,很難消除那個可能性,換句話說,板子打到誰身上,誰才能知道疼。這裡必須注意,疼是一種切身的感受,而不是一種理論。人人都知道懲罰很疼,但這種理論認識上的疼,真的不足以阻擋人們前赴後繼的因為觸碰底線而被懲罰。

認識自己是困難的。

又說一大堆廢話,真的很抱歉!

都2020年了,閉嘴。


一般發感悟的,都沒什麼感悟。

他們覺得重要的那些話,那些名言警句、格言、感悟、雞湯,都是些好聽的大道理。比如,釋迦牟尼曾經說過,「不要因為說的人多,就信;不要因為說話的人有名,就信;不要因為這些話寫在書上,就信」……他們覺得聽起來不錯,就轉發了。這是一種心理安慰。他們心裏面有一種危機,會導致他們依賴這些道理。

就像掉進水裡的螞蟻,不敢離開自己的救命稻草。

即便他們看見「法尚需舍,何況非法」,依然也只是轉發一下。「正確的道理尚且要放在一邊,何況不正確的」——他們不知道,自己轉發這些正確道理,就正在違背這個正確道理。

心理學說,存在的勇氣。我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麼,但人只能非常硬核地活著,在死亡、虛無面前,一切都是逃避,一切都是依賴。

無論是藉助思想、想法,還是藉助行動,都是在逃避。人只能非常硬核地活著,然後發現,自己並不需要依賴什麼。

……

當然,我也在朋友圈發感悟。大段大段的發,例如前面寫的這樣的。總的來說,發感悟的人,都沒什麼感悟。大體逃不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種層次。也就是個嚼頭。

我常常給別人講,中年人之所以油膩,是懂的「正確道理」太多。不信你看,他們發的道理,都正確,沒什麼問題,但總感覺,缺了點什麼。還有的是控制欲,王爾德說,人生格言的唯一用處,就是送給別人。

總之,見到那些發正確道理的,知道他們沒什麼用處,不理他們就行了。


依賴我對他這個人的評價。

我欣賞崇拜這個人,就會仔細體會他生活感悟這句話的內涵,思考它的正確性。

我喜歡這個人,就會條件反射地把它的生活感悟與我個人聯繫起來,揣摩它背後的心理。

我厭惡這個人,我就會覺得這人很作,矯情,矯揉造作。

我對這人無感,那就根本不會去思考它的內涵,經常發如果讓我覺得煩,不看就行了唄。

反正我自己從來不發,一是覺得自己見解淺薄,恐會惹人笑話,二是我並不覺得有人能夠與我有共鳴,發了只會徒增尷尬。


可能是當日記寫,也可能是找認同感,像你一樣


第一,是對生活比較滿意,帶點小炫耀(我有時是的)

第二,認為是在分享生活智慧(我有時是的)

第三,希望影響身邊的人(有時怕女兒嫌煩,特別把雞湯分享了,其實是專門給她看的)

@北風向快樂出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