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时间保存文件(音频,视频,图片),平常不使用但每隔几个月会不定期的接入设备加入新文件,想要保存10~20年左右低概率发生文件损坏或者丢失的话,以下三种储存设备应选择哪一种来保存,U盘、SD卡还是TF卡?

考虑过网盘,但担心厂商停止服务或者其他的不可抗力因素,想找一个实体的储存设备放心些


(1)我上次找到个压箱子的记忆卡,连读卡器都很难找的那种。十年以上了。顺利读出。

(2)光碟2年就完蛋。即使是夹层碟,例如DVD或者BD,也是难以存久。因为这种碟的胶水不一定长期稳定。

(3)U盘有电击损坏的问题。很多人的电脑认知处于使用的阶段,容易在某次不小心的操作下把U盘搞坏。

(4)机械硬碟20年前是建议使用,但这几年的硬碟技术发生变化,反而是最不建议的载体。容易坏。固态太贵而且需要一套平台去支持, 代价比较高,还有掉电锁盘的风险。

(5)还有一种大容量冷存储的磁带技术,需要恒温恒湿。家庭不建议。

(6)只要是记忆卡就存在读卡器,而且SD卡和TF卡我目前觉得没太大的寿命区别。他们只是纯粹由于技术进步做小了而已。

所以还是记忆卡。找靠谱的大厂的记忆卡就足够了。而且记忆卡即使写死了也可以读。假货除外。

以上都是个人实验过的。2018.8.15发布


这个,题主说的好像都是快闪记忆体介质设备啊。

然而这些设备,一方面固然体积小且操作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带来的遗失的风险——但真正的重点在于,一年半载不给快闪记忆体介质通电的话,里面的数据可能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另外,关于「快闪记忆体介质的擦写寿命」,网上对此的说法也有点让人摸不著头脑——对于采用TLC颗粒(可能是现在最常见的固态快闪记忆体颗粒?)的固态硬碟,一般的说法是「可擦写1000次左右」。相比之下对于随处可见的U盘,却还有「擦写次数可达10万次」这种说法——然而,自己同时也找不到讨论「现在市面上常见的U盘,一般采用何种类型的快闪记忆体颗粒」那样的贴子。

所以,如果题主真有什么数据需要「保存十到二十年」,那么结合「实用」与「经济」两方面来说,最为实用的,可能还是其他几位答主可能不太看好的机械硬碟。

但话说回来,如果题主确实需要用便宜又轻便的「U盘、SD卡与TF卡」的话,那么我给题主的的建议是——

在不考虑方便于手机或其他便携设备读取的情况下,能够「挂绳」的U盘应该是首选——挂绳倒不是为了「便于携带」,而是为了放在哪里不显眼的优盘更加起眼。

同时,用一到两枚U盘进行备份。并且平时尽量随身携带一枚——不建议随手挂在腰带上或作为吊坠,最好还是放在自己的包里带拉链的「单间」中。

——而且,每过半个月左右,就给手中所有的U盘(及其他快闪记忆体介质)通一次电。

再说回「机械硬碟」,将其用作「仓储盘」的话,其形式无非也就移动硬碟、使用外接设备的2.5英寸(笔记本)硬碟与使用外接设备的3.5英寸(台式机)硬碟。三者自然各有千秋——

移动硬碟方便。而且买的到既然是成品(当然也得是正品),便可以享受不同形式的包修甚至包换。

笔记本盘+转接设备的话,在某宝上,如果肯选择非天喵且至少不能无理由退货的产品,则1~2TB的硬碟,有些能比天喵上的同等容量的(移动与笔记本盘)的均价便宜近百元。而一套普通的转接盒,一般也就二十几到十几元左右。

台式机盘的好处在于更加便宜——同是天喵平台上,1~4TB的台式「普通盘」(如西部数据的蓝盘与希捷的酷鱼),比起同等容量的移动与笔记本盘,一般能便宜40%左右——而如果是监控盘(如西数紫盘与希捷酷鹰),甚至能便宜到接近50%——不过,台式盘最大短处莫过于其体积与重量。比起移动与笔记本盘,实在不方便于随身携带备份——不过放在自己的车里比较合适。

接著,再来谈一谈「机械硬碟的价位」。那么自己前面的两篇文章,现在应该还能拿来参考一下。

——也先下个结论:关于自己「长期来说需要多大的存储」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好好斟酌一下——因为现在市面上(至少在某宝上),1~4TB的同样类型的硬碟,容量大一倍的话,价钱一般只多出40%~50%左右——买小了可能不值,买大了又可能长期用不了多少。

用什么来储存照片和视频比较好?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

不过即使选择机械硬碟,我也建议题主至少准备两三块硬碟来相互备份——当然如果不方面相互完全备份的话,则不妨采取针对重点。

另外来讲,既然是用作「仓储盘」,那么也就不考虑上面的回答里出现的硬碟,有那些属于SMR(叠瓦式)的了。

另外,无论随身携带的是U盘还是硬碟,要不要为其进行某种形式的加密,以及具体如何进行加密这一块,就要由题主自行斟酌,自行研究了。


接著,再说「存储设备中数据的寿命」。

对于机械硬碟的话,网上最保守的说法便是:「断电后,其中的数据可保存十年。」

不过我想,最保险的方法,恐怕并不是让一块机械硬碟在写满数据后,就躺在某个角落里吃灰十年。而是时不时留意市场有没有更加物美价廉——容加比更高、数据更加耐久且可擦写此时更多的设备出现。

——不过我个人也认为,至少五年以内,恐怕也没有什么能够挑战机械硬碟在「民用非企业存储」领域中流砥柱的地位。

同时,如果市面上开始新的设备借口,这时候就需要更加注意了——免得若干年后,无法为从油纸包里取出的硬碟找到合适的转接设备——不过个人看来,现在最主流的四种介面,即SATA、SAS、SCSI、IDE,尤其市面上最常见的SATA,至少在五年以内应该没「落伍」乃至被迅速取代的风险。而至于非常高端的「光纤介面」,其在民用市场好像也非常罕见。故无需考虑。

另外,即使手里的设备再不过时,也不妨最多每隔四五年,换掉最旧的设备。

以上。


三选一的话就是u盘了


机械硬碟备份比较靠谱。多买几块,同样的文件备份在不同的硬碟上。


平常人肯定机械硬碟断电保存,不放心的话就多块硬碟,定期通电检查检查。


你可以选择机械硬碟,寿命很长,极端点用磁带保存也可以


说实话我的建议是都不要,这三者即使是这样的使用也远远不能达到十年二十年(更何况固态存储器数据恢复难度极大(多数是不能恢复

就是存储时间最长、最安全的机械硬碟我也不推荐。因为你要用发展的眼光考虑现实问题: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可能你到那时都没有可以读取这些存储介质的设备(想想上一代的磁带软盘

因此我推荐云盘:只要在其运营时间内你的数据就是安全的(企业有多重备份管理,个人好几个机械硬碟的安全度也不及云盘。而且我不认为在云发展的现代会有「所有云盘关闭服务」的情况

可以看看OneDrive/iCloud

图源网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