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長時間保存文件(音頻,視頻,圖片),平常不使用但每隔幾個月會不定期的接入設備加入新文件,想要保存10~20年左右低概率發生文件損壞或者丟失的話,以下三種儲存設備應選擇哪一種來保存,U盤、SD卡還是TF卡?

考慮過網盤,但擔心廠商停止服務或者其他的不可抗力因素,想找一個實體的儲存設備放心些


(1)我上次找到個壓箱子的記憶卡,連讀卡器都很難找的那種。十年以上了。順利讀出。

(2)光碟2年就完蛋。即使是夾層碟,例如DVD或者BD,也是難以存久。因為這種碟的膠水不一定長期穩定。

(3)U盤有電擊損壞的問題。很多人的電腦認知處於使用的階段,容易在某次不小心的操作下把U盤搞壞。

(4)機械硬碟20年前是建議使用,但這幾年的硬碟技術發生變化,反而是最不建議的載體。容易壞。固態太貴而且需要一套平台去支持, 代價比較高,還有掉電鎖盤的風險。

(5)還有一種大容量冷存儲的磁帶技術,需要恆溫恆濕。家庭不建議。

(6)只要是記憶卡就存在讀卡器,而且SD卡和TF卡我目前覺得沒太大的壽命區別。他們只是純粹由於技術進步做小了而已。

所以還是記憶卡。找靠譜的大廠的記憶卡就足夠了。而且記憶卡即使寫死了也可以讀。假貨除外。

以上都是個人實驗過的。2018.8.15發布


這個,題主說的好像都是快閃記憶體介質設備啊。

然而這些設備,一方面固然體積小且操作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帶來的遺失的風險——但真正的重點在於,一年半載不給快閃記憶體介質通電的話,裡面的數據可能就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另外,關於「快閃記憶體介質的擦寫壽命」,網上對此的說法也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對於採用TLC顆粒(可能是現在最常見的固態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一般的說法是「可擦寫1000次左右」。相比之下對於隨處可見的U盤,卻還有「擦寫次數可達10萬次」這種說法——然而,自己同時也找不到討論「現在市面上常見的U盤,一般採用何種類型的快閃記憶體顆粒」那樣的貼子。

所以,如果題主真有什麼數據需要「保存十到二十年」,那麼結合「實用」與「經濟」兩方面來說,最為實用的,可能還是其他幾位答主可能不太看好的機械硬碟。

但話說回來,如果題主確實需要用便宜又輕便的「U盤、SD卡與TF卡」的話,那麼我給題主的的建議是——

在不考慮方便於手機或其他便攜設備讀取的情況下,能夠「掛繩」的U盤應該是首選——掛繩倒不是為了「便於攜帶」,而是為了放在哪裡不顯眼的優盤更加起眼。

同時,用一到兩枚U盤進行備份。並且平時盡量隨身攜帶一枚——不建議隨手掛在腰帶上或作為吊墜,最好還是放在自己的包裡帶拉鏈的「單間」中。

——而且,每過半個月左右,就給手中所有的U盤(及其他快閃記憶體介質)通一次電。

再說回「機械硬碟」,將其用作「倉儲盤」的話,其形式無非也就移動硬碟、使用外接設備的2.5英寸(筆記本)硬碟與使用外接設備的3.5英寸(台式機)硬碟。三者自然各有千秋——

移動硬碟方便。而且買的到既然是成品(當然也得是正品),便可以享受不同形式的包修甚至包換。

筆記本盤+轉接設備的話,在某寶上,如果肯選擇非天喵且至少不能無理由退貨的產品,則1~2TB的硬碟,有些能比天喵上的同等容量的(移動與筆記本盤)的均價便宜近百元。而一套普通的轉接盒,一般也就二十幾到十幾元左右。

台式機盤的好處在於更加便宜——同是天喵平台上,1~4TB的台式「普通盤」(如西部數據的藍盤與希捷的酷魚),比起同等容量的移動與筆記本盤,一般能便宜40%左右——而如果是監控盤(如西數紫盤與希捷酷鷹),甚至能便宜到接近50%——不過,台式盤最大短處莫過於其體積與重量。比起移動與筆記本盤,實在不方便於隨身攜帶備份——不過放在自己的車裡比較合適。

接著,再來談一談「機械硬碟的價位」。那麼自己前面的兩篇文章,現在應該還能拿來參考一下。

——也先下個結論:關於自己「長期來說需要多大的存儲」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好好斟酌一下——因為現在市面上(至少在某寶上),1~4TB的同樣類型的硬碟,容量大一倍的話,價錢一般只多出40%~50%左右——買小了可能不值,買大了又可能長期用不了多少。

用什麼來儲存照片和視頻比較好?

如何長時間保存重要數據?

不過即使選擇機械硬碟,我也建議題主至少準備兩三塊硬碟來相互備份——當然如果不方面相互完全備份的話,則不妨採取針對重點。

另外來講,既然是用作「倉儲盤」,那麼也就不考慮上面的回答里出現的硬碟,有那些屬於SMR(疊瓦式)的了。

另外,無論隨身攜帶的是U盤還是硬碟,要不要為其進行某種形式的加密,以及具體如何進行加密這一塊,就要由題主自行斟酌,自行研究了。


接著,再說「存儲設備中數據的壽命」。

對於機械硬碟的話,網上最保守的說法便是:「斷電後,其中的數據可保存十年。」

不過我想,最保險的方法,恐怕並不是讓一塊機械硬碟在寫滿數據後,就躺在某個角落裡吃灰十年。而是時不時留意市場有沒有更加物美價廉——容加比更高、數據更加耐久且可擦寫此時更多的設備出現。

——不過我個人也認為,至少五年以內,恐怕也沒有什麼能夠挑戰機械硬碟在「民用非企業存儲」領域中流砥柱的地位。

同時,如果市面上開始新的設備借口,這時候就需要更加註意了——免得若干年後,無法為從油紙包里取出的硬碟找到合適的轉接設備——不過個人看來,現在最主流的四種介面,即SATA、SAS、SCSI、IDE,尤其市面上最常見的SATA,至少在五年以內應該沒「落伍」乃至被迅速取代的風險。而至於非常高端的「光纖介面」,其在民用市場好像也非常罕見。故無需考慮。

另外,即使手裡的設備再不過時,也不妨最多每隔四五年,換掉最舊的設備。

以上。


三選一的話就是u盤了


機械硬碟備份比較靠譜。多買幾塊,同樣的文件備份在不同的硬碟上。


平常人肯定機械硬碟斷電保存,不放心的話就多塊硬碟,定期通電檢查檢查。


你可以選擇機械硬碟,壽命很長,極端點用磁帶保存也可以


說實話我的建議是都不要,這三者即使是這樣的使用也遠遠不能達到十年二十年(更何況固態存儲器數據恢復難度極大(多數是不能恢復

就是存儲時間最長、最安全的機械硬碟我也不推薦。因為你要用發展的眼光考慮現實問題:未來十到二十年的發展是極其迅速的,可能你到那時都沒有可以讀取這些存儲介質的設備(想想上一代的磁帶軟盤

因此我推薦雲盤:只要在其運營時間內你的數據就是安全的(企業有多重備份管理,個人好幾個機械硬碟的安全度也不及雲盤。而且我不認為在雲發展的現代會有「所有雲盤關閉服務」的情況

可以看看OneDrive/iCloud

圖源網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