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滿洲裏,現在溫度都零下三十度了,家裡一直16.17度,孩子剛出生一個月,老婆孩子根本沒辦法回家,只能和父母擠在40平米的小房子裏,找供暖公司多次無果,供熱辦,文明辦,市長郵箱各種互相推,無法解決,聽說鍋爐都承包給個人了,國門能承包,上了中央二曝光都沒事,這鍋爐也能承包,還為了節能獎各種少燒,真心無奈,感受到這個城市濃濃的惡意,知道知乎大神多,來幫忙看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好不好,替孩子謝謝你們!這個是暖氣站的控制裝置,壓力和回水溫度正常麼,該怎麼調節才能提高溫度呢。


我是包郵+供暖的。外界氣溫沒東北這麼低,但看起來一次水溫和壓力都還可以,但你們低區二次管網的進水溫度低,主要原因應該是低區板式換熱器一次水側調節閥開度小,你看看高區調節閥開度大,高區進水溫度就高。如果是地暖,進水60度足夠了吧。

另外還有可能是你們的板式換熱器時間長,結垢了,換熱效果不好。

低區一次水側調節閥開度就是43.4%那隻閥門,高區開度68%。這個閥門關小了,一次水流經換熱器的流量就小,二次水溫自然上不去。應該開大就可以了。就怕一次水流量不足,這個開大以後搶高區的水。

最後,我想問下,室內溫度十六,十七度不能獃人嗎?你們東北人也太嬌氣了。
供回水溫度相對來說都偏低了 如果往年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應該就是供回水溫度的問題 如果往年也有這樣的問題有可能是管線佈置有問題


從控制器上面一網二網供回水溫度來看沒有問題,你需要了解你這種情況是個例還是大部分都不熱。


集中供暖的某些區域確實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有的家庭家裡會感覺到熱的要死,而有的家庭卻會感覺溫度不夠。

有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1.和換熱站的遠近。這一原因還蠻普遍的。如果你家處在換熱站的末端,熱量傳輸距離比較長,熱損耗也會很高,同樣的50度溫度出來,傳送到別人家裡可能還有40度,可到你家只有30度了。這樣天然的你家就比別人家要稍微涼一些。反之,距離換熱站近,家中的暖氣片溫度就高。

2.家裡牆體的保溫性。如果把保溫性能好的房子看做保溫杯,那保溫性能差的可能就是敞口茶杯了,尤其在冬天這種內外溫差大的季節,一杯熱茶還沒放幾分鐘就變得冷冰冰了。家裡房子的保溫性可以重點看看牆體和窗戶。

供暖的話溫度還是要保持在18度以上,十六十七度確實會覺得有點冷的。


回水溫度高達44℃,這說明絕大多數樓房室內溫度是達標或超標的。題主沒有說清自己住的是樓房還是平房,有沒有外牆保溫,如果房子沒有保溫的話,室內外溫差將近50度,室溫能達到16度已經很不錯了。我只能說供暖公司已經儘力了,是你自己房子散熱太厲害。不要總埋怨別人。反對其他人說的低區流量不夠,一般調節都是按回水溫度來的。從數據上很容易知道高區供熱面積遠遠大於低區,這是常識啊!一羣書獃子!
首先因為你們當地的供熱情況不太清楚,但從你發的圖片上可以推出。首先一次網的溫度和溫差,因為不知道所在供熱鍋爐負荷是不是合理,但你所在小區二次網高區供回水溫度,及溫差相對於換熱器電動閥開度來說還比較合理,由此可知一次網的溫度,溫差,壓差都是沒什麼問題的。也就是說剩下就是二次網的問題了。從圖上看也看的出二次網高低區供回水溫度差別太大,換熱器器電動調節閥開度不太合理,高區開度明顯高於地區,在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有可能是板式換熱器出現結垢,堵塞。還有就是高地區採取雙機組供熱,也就是循環泵變頻開度相差太多。地暖供熱所需要的溫度不需要太高,也不應該太高。


該換熱站的供暖面積應該不到一萬平米,一網壓力沒有問題,溫度按標準差些,但結合實際情況,如果時間能保證也沒太大問題,至於說二網溫度要達到90度那是扯淡,會出人命的.另外左下標有百分比的那是水泵的頻率,並非閥門刻度。根據二網溫度和水泵變頻器的調節來看,高區明顯供暖效果要優於低區。這種事情還是跟供暖單位協商吧,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做為採暖用戶恐怕起不到什麼調整的作用。
我可以付諮詢費用解決此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