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接,也喜歡一針見血,這幾年在朋友們的勸說下也改的委婉些,儘量不去“懟人”,可是無心中還是傷害到了他人。巧的是大學舍友中有個很敏感的女孩子,性格比較抑鬱,我好像就經常踩中她的什麼點,但她也不說,就一個人憋着,不理我,使勁跟其他舍友說話,努力營造一種熱鬧的氛圍,我也插不上話的那種。有一次簡單聊過天,本來情況有所緩解,讓我瞭解到了她的敏感,也讓我開始認真觀察她,儘量少說少錯。可問題在今天又出現了。

她有些輕微潔癖,喜歡洗洗洗,但是她喜歡在洗東西的過程中不斷往返於寢室和洗手池之間(因爲近),洗一件晾一件。而爲了方便一時就不關門(或虛掩着門)。而最近冬天到了,門打開一條小縫容易讓走廊的風灌進來(狹管效應那種),我坐的離門口不是最近,但也能感受到寒冷,就建議坐門口的舍友每次關一下門。那位朋友因爲馬上又要出去就說了一聲“等等,我待會兒還要出去呢”,我剛好在看小說,就隨口接了句“因爲你進出次數太多了”,剛說完就心裏咯噔一下,果然看她回來把洗衣服的盆往陽臺一扔,然後開始拉着另外兩名舍友談天說地,期間跟舍友們都聊了一遍(甚至誇了誇關門的舍友),就是一個眼神都不給我(-ι_- )

感到很無奈,其實宿舍同學相處都挺好的,因爲各種興趣愛好都相同所以很玩得來。有這種小插曲我也不太想。跟其他舍友說了一下,她們也什麼都沒說。難道我真的最好跟她們一樣什麼都不說嗎?

以前沒有遇到過這種朋友,所以不瞭解,特在此請求指教。


有容仍大,慈悲爲懷。不計較,少生氣,人家是病人,就不要雪上加霜了。


心是好的

那就日久見人心吧

你很好,不用改


你好,孔夫子的學生子夏說:“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爲謗己也”,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直而不肆”、孔子也說:“直而無禮則較”,在《增廣賢文》中也說:“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直本身是美德,但是要經過禮的約束,才能讓人更願意接納你的建議。


說話的方式很重要,如果你說話的時候持有的立場本來就是跟她對立的,那對方肯定會覺得不舒服,她跟你對立也是自然的。如果你結合她的需求來思考這個問題的話,你說出來的話就會更有溫度。


其實這種東西說出來就好了,感謝有這樣一個平臺提供給我訴說的機會。我和那位朋友第二天就“重歸於好”了,可能是她也好好的反思了自己吧。心地都不壞,可能這纔是我們保持友誼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