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想知道自己目前給國家做的貢獻是否拖後腿了


計算你所消費的喫住行遊購娛等一切商品和服務,只要這些商品和服務沒有讓你再去做了生產投資就好。

這是你貢獻的GDP不完全統計數據。你在銀行的儲蓄、股票對應的股本、納稅所用於的公共開支都是難以配比到你身上並計算的。


很簡單,用收入法。狹義的來說,你每年的稅前工資+存款利息收入+各種出租的租金收入,就是你直接為國家貢獻的gdp,比如樓主如果稅前工資獎金30萬元,每年的存款利息50元,沒有房租收入,那麼樓主直接為國家貢獻的GDP就是30萬零50元。是為收入法。收入法只考慮收入不考慮支出,所以樓主掙的越多,對國家的貢獻越大。

除了直接貢獻外,樓主要生活就必然要消費,樓主的消費必然成為別人的收入,這就是樓主的間接貢獻,別人有收入了必然還有消費,別人收入後的消費又必然成為別人的別人的收入...以此類推,樓主消費的越多間接貢獻也就越大,但是間接貢獻很難測算,也會有重複計算的問題,所以還是不展開了。

總的來說,掙的越多直接貢獻越大,花的越多間接貢獻越大。


主要是你的消費(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務)

GDP

=

消費:商品與服務支出

+

投資:原材料,在製品 ,庫存(未賣出的商品),車間設備,不動產出租

+

政府支出:包括中央政府,各級地方政府

+

凈出口

僅供參考,如有錯,請指出,不勝感激!


不請自來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套用定義,你給國家所創造的GDP就是你在我國範圍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產出的全部最終成果的市場價值。

有答主所稱的個人消費不是你所創造的,恰恰是別人所創造的。你貢獻的GDP是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新價值。鄙人從事諮詢行業,那鄙人的GDP是我創造的諮詢服務的價值。

那是不是等於我的工資呢?非也。因為如果我勞動過程中創造的新價值全部被我拿走了,我老闆就要去和西北風了。按照最簡單演算法,生產成果一般由勞動者和資本所有者共同分割,在我國這個比例大概值4:6,搬磚的拿的當然是小頭。那麼我們創造的GDP大概就是我們的勞動收入乘以2.5。

當然,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了,到底勞動收入多大的口徑,到底是算所得稅後收入?所得稅前收入?繳納社保前收入?企業總用工成本?按照統計的角度來看,勞動者報酬指勞動者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的全部報酬。包括勞動者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既包括貨幣形式的,也包括實物形式的,還包括勞動者所享受的公費醫療和醫藥衛生費、上下班交通補貼、單位支付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

以上


放心,你兩個腎就值不少錢了


粗略的話,按照全國的平均水平,大概是一年的可支配收入/44%。大城市後面這個比例會有所上升,小城市會有所下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