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榮耀5NFC版,主要是方便刷地鐵卡,我在廣州,半年用沒了3張地鐵卡,好好用幾天就找不到了,用微信小程序刷地鐵很不方便,就萌生了買個手環的念頭。

剛開始一直關注的是小米4NFC版,因為最早的小米一代手環就在用,就是這貨,

後來用的時間久了手環的芯有點松,直接掉了,掉了幾次就找不著了,所以對這個事有點在意。

但一直用小米的產品比較多,小米4手環一上市就關注著,預約搶了大概4次吧,沒搶到,就直接在京東買了榮耀5手環,

用了差不多一周了,賊爽,哈哈,主要是刷地鐵卡太方便了,我的是蘋果手機,我用備用機安卓手機綁地鐵卡充值,然後平時也就看看誰來消息,誰發紅包,晚上跑跑步當個計步器。也沒有賦予它太多的期望,至於好看不好看就無所謂了,這麼小的玩意,過來過去也就那樣。


取決於你的需求。

目前米環4nfc在用,前米環2用戶,小米手機用戶。

我沒用過榮耀的手環,不過從看了很多相關的資料,我就雲評價一下吧。

睡眠監測:

榮耀更准一點,白天睡覺也能記錄,入睡、起床時間更准。小米手環沒那麼准,白天睡覺不記錄;晚上入睡時間有時候不準。

血氧檢測:

榮耀有小米無。但是據說榮耀的硬體沒變只是軟體升級增加的功能。聊勝於無吧。

運動記錄:

兩個差不多,半斤八兩,差異可忽略。

消息提醒:

都差不多,半斤八兩,差異忽略。

外觀錶盤:

小米錶盤更多,但是。。。。我個人覺得都很醜,目前還在用默認錶盤。榮耀,據說錶盤沒那麼多?另外手環外觀上,我還是更喜歡小米這種圓潤的米粒造型,榮耀那種方方正正的一大塊黑色,我不喜歡。

小愛同學:

米環4nfc獨有。略有些雞肋,但是完全可用。即使家裡沒有米家設備,僅僅用來操控手機和手環就足夠了。「倒計時5分鐘」「半小時後提醒我」「兩點半叫我起床」這些相對來說較高頻的操作,一句話就能搞定。如果有米家設備也是一句話控制,方便又逼格高。

但是,有一個缺點暫時沒法忽視,那就是啟動速度。即使連著手機,長時間不用首次啟動小愛,需要等待2到3秒的時間,這一點還是挺致命的。

公交卡:

這個,小米是老司機了。我個人不負責任的猜測,小米更強。無論是城市數量,適配速度,我覺得小米作為老牌nfc公交卡廠商,應該還是值得信賴的。可以說,國內安卓nfc公交卡,就是小米推起來的,後來的其他廠家都是跟在後面吃現成的。不接受反駁。

續航:

米環強一丟丟,不過都是半個月以上,差別不大了。

基本就是以上。

總結,對健康監測很看重,請選擇榮耀。反之,選小米絕對沒錯。求穩的話,選榮耀,想要可玩性高,選小米。還是不知道選誰的話,網上找找視頻,或者線下店裡摸摸看看,哪個好看選哪個。

目前似乎都是現貨。


我本來想推薦榮耀5的,但最近使用華為watch gt的體驗,讓我不確定。我用過小米手環2、3,也用過華為運動手環、榮耀手環4、華為watch gt。除watch gt外,其他的幾款華為系產品,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演算法更準確。我一直覺得,華為作為技術大廠,在臨床運動數據的積累和演算法的研究上,是會領先於小米的。直到我開始用watch gt。這個表的運動檢測和睡眠檢測bug太多,直到最新的一次更新前,它根本統計不了中等強度運動信息。至於睡眠,我晚上睡前有洗澡的習慣。儘管它防水,我仍然會在洗澡前脫下,洗完後再戴上睡覺。這往往會導致watch gt統計睡眠從我洗澡前脫下開始。

讓我遲疑的不是這些bug,而是我此前使用的華為系運動手環完全沒有這些bug。這說明,這些演算法在華為是相對成熟的技術了,那為什麼到了watch gt,卻又bug起來?感覺上像是一個剛做運動穿戴的初創公司的產品。有人可能覺得,會不會是watch gt的演算法是全新的,因此才出問題?其實,它和榮耀4是一樣的演算法。而且,即便是全新的,測試也應該是成熟的。不可能前面多少代都不存在的問題,到最新一代上被測試環節給漏掉了。更何況,它也不是第一代華為watch了。我現在懷疑,華為在運動上並沒有比小米更領先的技術,至於臨床數據,恐怕宣傳大於實際。

當然,我並不是說華為差,只不過,不會比小米更強。選擇手環時,還是看自己的喜好,別被品牌所左右吧。

再加一點,我很喜歡華為系的穿戴設備。儘管我上述的疑惑,主觀上仍然感覺榮耀手環比小米更准一些。watch gt經過幾次更新後,bug似乎是修復了,目前用著挺好。不出意外的話,我個人今後還會繼續選擇華為的運動類設備的。上述的質疑,只是覺得選擇時,個人主觀喜好要比品牌更重要。從品牌上,除非挑選專業的運動手錶,否則大家其實都差不多


華為的電量不夠用,硬體沒小米的好,軟體生態也差得多,

目前手裡的是 華為手環3 Pro,已經在準備出了換米4 了,

華為


功能差不多的

但是我會選擇米4

因為榮耀太丑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