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務院官方網站消息,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在「重點場所防控」一條指出: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


平心而論,電影行業真正復甦很有可能還得再等100天。

從目前疫情形勢和檔期來判斷,我覺得

a.內地影市真正復甦,要等到10月國慶檔。

b.北美影市真正復甦,要等到11月感恩節檔。

推演過程如下:

從1月24日至今,全中國影院已經關閉上百天。

終於,5月8日下午,迎來了好消息:

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影劇院等娛樂場所可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張。

沉寂了三個多月的影院終於可以復工了,影迷們也等來回歸影院懷抱的一天。

消息公布的那一刻,口袋君內心非常激動!

但現在冷靜下來,經過種種推演,真心覺得:

電影行業的真正復甦很有可能還得再等100多天

之前,由於電影院遲遲未開門。

很多從業者和影迷紛紛鳴不平:

我這兒酒吧和澡堂都開業了。

澡堂子吶,赤裸相見、根本戴不了口罩的地方。

為啥電影院還不能開呢?

平心而論,

電影院的性質的確和酒吧夜店、洗浴中心、KTV完全不同。

後三者都能做到今天官宣,明天就能開張營業收錢。

但電影院線只能驚呼:臣妾做不到。

顯然,整個放映業是由兩個基本要素組成

1)電影院。

2)在全國電影院同時上映的大片。

現在打開貓眼或者淘票票,依舊是無票可買的狀態。

其實,比起電影院復工,更關鍵的是:

那些因疫情耽誤沒上的大片何時重新定檔。

因為,

電影行業最講究就是人氣。

極其強調提前定檔種草和宣傳造勢。

追求上映規模最大化,

所有國產A級大片

都希望能在一個時間點,讓全國人民一起看。

所有好萊塢A級大片

則希望能實現中美同日公映。

一言以蔽之,

電影行業想要真正復甦,還是有兩座大山要翻越

01

「史上最強春節檔」泡湯

國產A級大片何時定檔

比起2003年非典,是在春節後徹底爆發,2020年的新冠疫情恰好爆發在除夕前一天。

1月23日,武漢封城。

同日,《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等7部春節檔大片,像《非誠勿擾》女嘉賓瘋狂滅燈般,一部部宣布撤檔。

這本應是史上最強的春節檔。

因為,有4部有望衝擊豆瓣8字頭。

口袋君關注的豆瓣好友中,

除了公認票房實力最強的《唐人街探案3》沒人看過,其他三部都已有人看過。

《緊急救援》

豆瓣好友評分:8.0(5人評價)

@烏鴉火堂:#緊急救援#4星。

華語電影界能拍大場面的導演不少,但能像林超賢能將火爆和冷靜融合的則不多。

對觀眾情緒調動和場面渲染的功力早已領教,前半段鋪陳緩慢,後半段揪心,工業級場面超級硬核。

彭于晏拚命三郎的形象責無旁貸,然而伴隨著家庭羈絆的溫情發酵,最終完成了生命的禮讚,救援不是以命換命,而是向死而生,最後一場隔空的勇氣和生存大作戰格外精彩。

PS.該片算是內地真正意義上的「行業電影」,海上救援隊的方方面面,可類比《絕世天劫》《烈火雄心》,故事體系挺成熟了。

《姜子牙》

豆瓣好友評分:10.0(1人評價)

@烏鴉火堂:#姜子牙#4.5星。

一人不救何以救蒼生?這個太公不錯,藝術指導加分!

原著中出場最多但最沒有存在感的姜子牙,變成了隱忍且執念的魅力大叔。

與其說是對故事和人設的顛覆,倒不如說是對原著的解構。

姜尚封神後的定位,封神榜麗為什麼沒有九尾狐等等問題都有了答案。

如山海經一樣的世界觀個人是超愛啊,玄鳥異獸與魑魅魍魎共存的北海古戰場,是東方古典文化神韻與妖異魔幻的融合,四不像太萌了,還有一個前所未見的申公豹。最後一戰熱血激昂,猛男落淚。

PS,適合8歲以上觀眾,三個彩蛋,第一個爽死!

《奪冠》

豆瓣好友評分:8.5(4人評價)

@郭連凱:#奪冠#5星。

是有多少的自信敢在改名之後的不到48小時就做首映,看完之後確實是擔當得起這份自信。

橫跨30多年,3個大的時間節點,球賽戲一擊一擊的扣球,文戲猶如流動般的觸感,是《奪冠》在影片風格上作出的剛與柔,而更神奇的是在球賽部分觸動了觀眾最柔軟的地方,又在文戲部分燃起了內心最篤定的決心。

表演方面全員超水平發揮,而最好的肯定還是鞏俐。

在這電影里你看不到她了,即便這是張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認識的面孔,但在《奪冠》里,她就是郎平。

《奪冠》"奪冠"應該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哎,真是不巧吶!

史上最強春節檔的覆滅,對於全國1.2萬家影院真的是滅頂之災。

很多小鎮上的影城,全年就賺春節檔這一波,其餘時間幾乎都在貼錢運營。

比如:

江蘇南通的一影城以80萬的價格被拍賣,數據顯示:

3個廳331座位。

2019年整體票房160萬,春節那一月就有55萬的收入,佔比34%

截止2020年3月,全國已有2263家影院類企業註銷。

動輒上百億的票房數字,讓很多外行人以為

電影行業是人人能賺大錢的「暴利行業」,這顯然是種誤讀。

一年600億的全國票房裡,大概一半歸屬於影院端。

300億的收入要養活全國上萬家影院和數十萬的一線影院工作者。

在扣除了房租、工資、水電、設備維護等成本後,中小影院能實現盈利已十分不容易,更多時候是依靠爆米花可樂這樣的賣品來賺錢。

如今100天沒有收入進賬,許多普通一線員工不得不靠兼職送外賣、跑滴滴來補貼家用,期望能在寒冬結束前能扛住。

因此,

《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這四部春節檔大片的重新定檔,將是中國電影行業復甦的里程碑式事件。

無非三個檔期

1)2020年7-8月暑期檔

2)2020年10月國慶檔

3)2021年2月12日春節檔

鑒於目前,

北京、黑龍江、湖北明確發文表示電影院依舊關閉。

因此,樂觀地估計:

這四部春節檔口碑大片最早也要到今年國慶檔才能登陸。

綜合目前的消息來看,

6月-9月,內地上映的電影會由三部分組成

1)之前已經定檔卻沒能上映的好萊塢電影。

《小婦人》《婚姻故事》《1917》《喬喬的異想世界》《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極速車王》等

實在拖了太久了,這些電影資源滿天飛,票房價值大損。

2)經典老片重映。

《復仇者聯盟》《哈利波特》《尋夢環遊記》《盜夢空間》以及卡神的頂尖大片等。

據某大V透露:還有可能有三部未曾在國內上映過的經典電影。

不過,從選片上來看,

口袋君還是覺得吸引度不夠。

若能上映《黑暗騎士》《霸王別姬》這樣當年呼聲很高的「禁片」,才有可能帶動真正的觀影熱潮。

3)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國產爛片。

李現成名前拍的《抵達之謎》。

發行方明確表示:

一旦電影院對外公開售票,《抵達之謎》肯定將成為首批上映的新片。

相信這樣回本壓力不大,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國產爛片還有很多。

不過,口袋君倒建議像

《蕎麥瘋長》(馬思純X鍾楚曦X黃景瑜)和《月半愛麗絲》(關曉彤X黃景瑜)這樣票房目標在破億的中等投資電影,可以嘗試下暑期檔。

畢竟,影迷們已經飢餓太久了。

就算是一塊素雞。因為是新上的,也特別想吃。

因為,

2020年我們能否再吃上美式豪華套餐,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電影行業復甦第二座大山:

02

美國疫情何時緩和

好萊塢A級大片內地何時定檔

可能是從事電影行業的緣故,

每次在網上看到小粉紅瘋狂嘲諷川建國,口袋君實在笑不出來。

無論你是否願意承認,

中國電影院線的復甦,與美國疫情何時緩和是命運共同體。

過去10年,

好萊塢A級大片是內地影市非黃金檔期的絕對票房擔當。

並且,必須要指出的是:

好萊塢大片在內地每賣100元電影票錢,至少有78元是分給中國人的,美國人只拿22元。

像《花木蘭》《黑寡婦》《速度與激情9》《神奇女俠2》這樣的好萊塢A級大片,非常講究「中美同步公映」

當年,

漫威《復仇者聯盟4》 DC《海王》,大陸上映均比北美早幾天。

中國社交網路的反饋和之後美國網友的評價,互相交織在一起後,引爆的輿情體量是非常驚人的。

由於2020年疫情的衝擊

從7月-10月,整整4個月時間,僅剩下三部A級大片:

7月17日 諾蘭的《信條》

7月24日 劉亦菲的《花木蘭》

8月14日 蓋爾·加朵的《神奇女俠1984》

日前,已經傳出了:

華納正在對《信條》是否能在7月17日如期上映,進行最後評估的消息。一周之內就會給出結論。

美國疫情正朝著死亡人數10萬+的趨勢行進。

平心而論,

華納這麼做,也是在給克里斯托弗·諾蘭面子,給他一個台階下。

因為從疫情一開始,

作為電影院線的堅定擁護者,諾蘭就高調呼籲大家要關注電影行業一線工作人員的生計。

考慮到,

《信條》光製作成本就高達2.05億美元,按照好萊塢的做派,宣發至少再加1.5億美元,全球票房至少10億美元+,才有可能回本。

生意就是生意。《信條》大概率改檔。

唇亡齒寒,之後的《花木蘭》和《神奇女俠2》很有可能二次改檔。

整個2020年北美暑期檔徹底報廢。

整個北美影市很有可能要到11月的感恩節,才能真正恢復元氣。

11月6日 《黑寡婦》

11月20日《哥斯拉大戰金剛》

11月20日《心靈奇旅》

11月25日《007無暇赴死》

接著就是12月的聖誕檔,徹底告別悲催的2020年。

12月11日 《分身人》

12月18日《沙丘》

12月23日《貓和老鼠》大電影版

12月23日《壯志凌雲2》

或許,有極度悲觀主義的影迷會問:

口袋君,如果到11月,北美新冠疫情還是沒有起色怎麼辦?

我的回答是:

涼拌。

那就直接等2021年暑期檔唄。

正如口袋君之前在安利《封神三部曲》時所言:

電影人正遭遇百年一遇的重大危機,因為電影行業的根基因為這場疫情已被動搖,那就是:觀眾進影院娛樂的信心。

隨著原本咬定青山不改口的好萊塢A級檔期一動再動,

像《花木蘭》《黑寡婦》《神奇女俠2》這樣原本很有可能斬獲10億美元+的超級大片,消耗了不少的人氣和勢能。

毋庸置疑,

作為最後一批開張的公共場所,電影院線也不幸淪為受到疫情衝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測:

這場疫情很有可能導致中國電影行業的500多家製作公司,以及3000多家影院倒閉。

巔峰誕生虛偽的擁護、黃昏見證虔誠的信徒。

未來,

電影人必須拍出《我不是葯神》這樣說出老百姓內心吶喊的豆瓣9字頭口碑神作,

以及期待卡神《阿凡達2》在2021年聖誕檔,搞出牛逼的視聽新體驗

才能夠挽救被疫情動了根基的電影行業,重建觀眾進影院娛樂的信心。

如果說電影是專供成年人觀賞的童話,那麼電影院就是大人逃離現實的遊樂園。

作為一種成本很低的娛樂消遣方式,全球電影院的全面開張和超級大片的重新上映,將是人類戰勝新冠疫情後的慶功酒。

雖然這酒的味道,對很多電影從業者來說,是極其苦澀的。

我TM想死電影院了!


不會。

個人雖然很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但是電影對於我的生活來說只是一個調劑品,並非吃喝拉撒那樣的剛需品。在當前疫情防控緊張的時候,我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而且雖然現在電影院開放有了明顯的積極變化,但是我覺得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理由有二!

一、各大熱門影片不敢貿然上映!中國電影市場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熱門大片帶來的消費驅動力,在以前,人們看電影可能會選擇去到了電影院再選擇看什麼,但是現在絕大多數人是選好自己想要看什麼才去電影院,所以影院有沒有吸引人的大片是能都拉動電影市場回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就目前疫情來看,雖然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防控依然沒有鬆懈,並且有的地區還出現反覆增減的情況,人心惶惶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五個多月了,所有電影公司肯定都會考慮到這種情況,自己一部電影花了上億的投資,如果現在丟進去人們不敢進影院,那豈不是上億的資金打了水漂?我想,沒有哪個大投資電影願意做這個小白鼠,更多的應該是會觀望市場變化,如果出現積極向好的態勢,應該才會考慮上映時間!

二,廣大群眾不敢貿然進去消費!其實自武漢復工以來,有些商圈已經進行了開放,但是從人流上遠不如以前,我想這其中就有我前面說的想法,娛樂非剛需,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況且影院是一個很封閉的環境,你需要和一群陌生的人一起在裡面呆上兩個小時之久,我想很多人想想就打消了念頭。

綜上所述,雖然電影院開放態勢持續向好,但是前景依然不容樂觀,因為開放是一方面,廣大群眾選不選擇又是另一方面,這是一個雙向的成全,就目前來看,影院開業是大勢所趨,無可厚非,因為影城的確需要自救,那麼多人需要維持生計,估計影院開業後會選擇復播經典電影的策略來暫時緩解壓力,但要想壓力完全緩解,恢復昔日榮光,就得看疫苗研發人員的努力了。


股市是不是要開始了:)

看到了瀏覽器的投票,81%的基本不會去,看來疫情還是很嚴重,止住看電影的衝動

這年頭保修小命還是最重要的


只要上映了,我還是會去看的,但是電影投資方考慮放映效果,估計還是回再緩一段時間。

從2019年1月23日,宣布所有電影撤檔,到現在已經有120天以上了。

5月8日國務院發布: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院等密閉式休閑娛樂場所。截止13日也還沒看到電影上映排期,在貓眼、淘票票等平台顯示最早的上映排期是5月28日的電影。

還有很多不錯的電影值得我們去觀看,因為疫情收入下降,電影票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娛樂方式之一了。


會去,喜歡在電影院大屏看電影的感覺。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預約是不是都單人隔開座。

非常期待《749局》、《緊急救援》,對於這類動作、冒險的題材真的沒有抵抗力。

去年《哪咋》片尾彩蛋時就對《姜子牙》印象深刻。也很想看。


光棍一個,去什麼電影院啊!


想去,可是最近沒什麼好電影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