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 IDC2019 年 Q1 和 2018 年 Q4 數據,並附上 Canalys2019 年 Q1 中國手機銷量數據!說明下:

1、很明顯華為強勢,除華為和 vivo ,其它廠商都在下跌。知乎上好像都認為小米藥丸,銷量一再萎縮。但其實三星、蘋果份額都在萎縮,還有 OPPO 也在延續跌勢,從2018年Q4的全球第四到2019年Q1的第六。

2、說這麼多只是希望不要只盯著小米,華為的強勢,是在線上和線下,雙重擠壓原有品牌的領地,都不好過。面對困境,當前又處於 5G 的空白期,行業洗牌,能否分析各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如此局勢下,如何調整應對?


謝邀。

這份數據最大的看點是華為和蘋果。

華為和去年同期相比,暴漲50.3%,而蘋果暴跌30.2。

至此,如果只看出貨量,華為已經是毫無懸念的全球第二。

另外一個看點是華為和三星之間的差距。

去年第一季度,華為和三星的市場份額相差11.7%,但是,今年這個差距縮小到了4.1%。

一季度,看歷年的數據,算是華為的淡季。二季度,因為P30發布並開始銷售,華為和三星之間的差距可能會進一步大幅縮小。

所以,如果樂觀點,可能華為在第三季度就可以追平三星,全年的出貨量大概率追平甚至超越三星,做到全球第一。

除了華為之外,另外一家表現比較不俗的公司是vivo,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但是,OPPO就不像vivo逆時上揚了,而是跌了不少。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iPhone持續調低價格,銷量也有了一定的增幅。但是,這樣的增幅不足以抵擋iPhone的頹勢。所以,iPhone現在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貴,同時,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持續創新。


從數據來看,華為和VIVO是唯二增長的廠商,其它廠商銷量下滑,一部分原因是存量市場,競爭激烈;更重要的原因是產品創新上乏力。單看耀眼的華為,從去年P20系列開啟的一波強勢增長,有特朗普打廣告,營銷上加成的影響;但更核心的因素在於,華為在研發上持續重投入結出碩果,引領行業創新。在國內廠家中,是唯一成功實現了品牌和產品的高端化。

在手機行業,如何從一個普通品牌,發展成為消費者認可並接受的高端品牌?蘋果的第一代產品,劃時代的革新了手機交互方式。三星手握全產業鏈優勢,從屏幕到各種元器件,可以拿到最好的,並能首發或獨佔。作為後來者,華為以P20開啟的相機軍備競賽,打破了人們對手機攝影的原有認知。再到今年的P30,其實單論元器件,P30Pro比如屏幕、馬達、揚聲器等都不算最好,但就是業內首創的潛望鏡頭,這一領先競品的創新,就足以讓消費者接受產品並為之買單。旗艦產品的創新一定不僅僅是外觀,不僅僅是供應鏈提供零部件的整合。至少在某一點上,打破想像,超越預期!

個人認為,手機行業歸根到底是科技行業,真正的旗艦產品需要有能打動人並能讓消費者清晰感知到的科技創新,獨特的、人無我有,並能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

所以,小米幾次衝擊高端,在外觀上下了太多功夫,比如;亮銀、陶瓷、透明等等,但並不成功。MIX一代本來是個機會,但錯失了。最近,一加一直在吹其pro版的屏幕,說花了大價錢定製,屏幕確實好,但光憑屏幕是不足以複製華為的高端之路。說白了,屏幕三星提供,如果其它家也願意花錢,同樣也能拿到。並且消費者會想,再怎麼好,也不應該好過三星的親兒子S10吧。手機作為科技產品,還是要在科技屬性上打動消費者。外觀做的漂亮,CPU等各種元器件頂級,屏幕好,是旗艦產品的充分條件,但並不絕對。因為拿到好的元器件,只是供應鏈上的整合,投錢而已,除非能做到獨佔。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其它國內廠家如果還想像華為站穩高端,需要在研發上下一些苦功夫、笨功夫,和供應鏈廠商深度合作,共同研發技術,獲得首發和獨佔。以此來提高品牌調性,提升形象。僅僅是供應鏈整合,或者搶元器件如CPU的首發,也難當得起旗艦之名。

再說國內廠家,vivo,近幾年,在不斷引領行業的創新,組織運營高效,市場定位精準,銷量也是除華為以外,唯一增長的公司。反倒是OPPO,無論是國內國外,跌勢在延續。感覺OPPO近年來節奏遲緩,去年的R17pro,也是延後很久才發售。今年的RENO其標準版和10倍變焦版的差別之大,令人詫異。感覺RENO是線下的銷量和線上的口碑都想要,野心太大。在實際操作中,且不說標準版比vivo的x27晚一個多月,線下就失了先手。沈義人在微博上,大肆宣揚變焦版,拉高了預期,但預期一旦不能滿足,就形成口碑上的反噬和逆轉。發布會之後,知乎上的大V都在狂吹變焦版。說實話,變焦版的定價和產品都是很不錯的。但是有點不明白,OPPO為什麼不和P30pro同期發售變焦版,而是延後一個月,同期發售,直接對撞,即使產品上稍微差一點,也是極大的提振口碑,改善品牌形象。所以,雖然大V們都看好這個產品,我剛才天貓上看了一下,Reno變焦版截至目前,在官方旗艦店付定金的預訂量2039件。當然,OPPO主要走線下,但從宣傳聲勢、產品定義和定價,OPPO是想獲得線上人群好感,提振口碑和品牌形象。所以,感覺這個數字,應該不符合OPPO的預期。

目前來看華為牌最好,打牌的發揮空間大。其它OVM,不僅要看手上的牌,還要看打牌的順序。對自我組織潛力的壓榨+推新品節奏+迅捷的反應速度+研發+渠道,這應該是今年HOVM對決的勝負手。對自我組織潛力的壓榨,就會體現在產品定義和定價上的狠辣。推新品的節奏和反應速度就可以及時的攻擊對手,而不給對手留下反應時間,打亂對手節奏。以前三點來看,不談華為和藍廠,對比小米,從年初Redmi獨立以來,發布產品的節奏。還有,雖說小米全員營銷不好,但小米高管、產品、研發乃至各種工程師在微博上和消費者直接溝通,快速響應。再看綠廠,ColorOS6提前半年發布,今天可能還要半年後,綠廠的一些手機才能裝上。按說,綠廠有錢也不缺資源。但表現在外,就是感覺綠廠節奏遲緩,沒足夠意識到今年競爭的殘酷性。但時勢已變,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可以低調線下掙利潤的日子了。

以往,OV兩家的產品雖然利潤空間大,但都要分很大一部分給渠道,自己留下的利潤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特別在競爭加劇情況下,當OV要去搶佔份額,渠道是否願意犧牲部分利潤配合。很有意思的一點,在知乎上,大V都願意去談論小米的,困境啊,不足啊,一片小米藥丸的氛圍。而對其他家的問題,往往都視而不見。華為的強勢是在線上、線下雙重擠壓原有品牌空間,都不好過。確實行業洗牌,HOVM四家,除華為一枝獨秀,剩下的真到刺刀見紅肉搏時,拼研發、拼產品,也要拼點狠勁。誰比誰更能活得久,那還真不一定。說白了,既要比血厚,也要比狠。既要能深刻洞察行業潛藏的危機和變革,也要有快速的反應速度。那些舒服慣了的廠商,能不能及時轉變過來,那也不一定。小米並不僅僅只有手機,還有電視及廣泛的生態鏈產品。還有雷軍在互聯網業界積累的人脈和資源也不可小視。小米起家以來,就身處百戰之地,又不斷拓展邊界,與別的行業巨頭作戰。9年來,就是一路打過來的。戰鬥慾望不低,組織運營也很高效。二季度,應該會陸續補充主品牌和Redmi的產品線。並且,面對危局,雷軍不可能還沒意識到研發的重要性,互聯網思維不能迅速結束手機競爭,現在已經變成持久戰,需要持續的研發獲得技術創新來提供武器競爭。只是研發投入到轉化為成果需要時間。所以,且看小米接下來的產品吧。二季度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最後,說一下。對華為終端的崛起表示欽佩,但世界是多樣的,手機市場也不只需要一個華為。對於消費者,多一些選擇的餘地總是好的。但行業洗牌,可能以後會不斷有一些廠商死去。我們在為領先者讚美的同時,能否對那些在競爭中淘汰的廠商,保有一絲善意和尊重。畢竟它們努力過、奮鬥過……

為還身在局中,在中國血海般殘酷的手機市場中競爭的HOVM,給予一點鼓勵和支持。因為在未來的5G時代,從手機市場拼殺出來的廠商,走向世界,可能成為未來潛在的消費電子巨頭……


人在海外-東南亞,只簡單談談看到的。

華為確實佔有量很大,事實上,華為在線上線下都有很強勢的銷售模式;而在東南亞,其實電商的銷量佔有率較國內來說是很低的,因此華為可以說是學到了OV的線下鋪貨精髓,那就是人海戰術,而且十分的針對:據了解,每一個Mall內,只要是有OPPO就一定會有華為,只要OPPO有促銷員的地方就一定會上華為的促銷員;我這裡沒提VIVO是因為比起OPPO鋪貨到村鎮一級的能力他和華為都還差點。同時華為也抓准了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好,那就是數量眾多的高大上的廣告。尤其是在曼谷,在nova3i和nova4新品發布之後,全地鐵一條線繁華的地段都幾乎被華為包場,包括各大商場最大廣告位,每時每刻都在給消費者洗腦,華為就是最壕的,就是拿出去最有面子的。

另外說說品牌,華為P30pro上市之後直接被預定一空,P30到是一般,估計是三星Apple的用戶有所轉移,更準確的來說三星老用戶轉移應該是居多的。而今年三星連續推出A10-70系列打中低端性價比,估計也是扛不住了,這塊也是它被蠶食最嚴重的地方,但是我身邊的店老闆乃至消費者仍有不少覺得三星才是安卓真高端;另外據我了解的兩個國家,OPPO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逐漸超過三星,而華為才是挑戰者,近年來兩個品牌誰能真正打垮三星掙到第一也是一大看點。

至於蘋果,那只是看似落寞的貴族,其盈利能力、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者保有率還是能讓國產品牌再好好學習學習的。尤其是到每年9、10月份,蘋果的熱潮還是會讓你感到驚嘆:不論多窮的國家,有錢人真的不少,人們對高端的追求也真是狂熱。


華為還得再接再厲

另外希望榮耀可以分開算

希望華為五年內趕超蘋果

在華為單品牌均價接近一半的情況下銷量超蘋果

全品牌銷量1.7倍於蘋果


華為的數據相當亮眼

短期內必然勢不可擋,延續了2018年的強勢,國內外銷量全部大踏步增長

長遠來看,5G的風口沒有落下的理由,5G領頭羊麾下的手機銷量會更上一層樓

有點滾雪球的意味了,口碑和產品力同時提升帶來的效果不可估量。

不過,這對所有友商來說都是寒冬么?

也未必,vivo就給出了不錯的答卷,超過了大哥oppo,步子也很穩健。小米和oppo完全可以借鑒vivo的經驗,調整自己的布局。

尤其是小米,縱觀所有主流廠商,跟「科技」二字漸行漸遠的只有他了,沒有拿得出手的旗艦和科技,單靠性價比是不行的。所有友商,包括三星都可以用性價比打你,而你卻複製不了他們的優勢,確實是件很難受的事情。

疾風知勁草啊,隱約感覺2019是個分水嶺了,紮根不夠強勁的草要被刮進others了(此處表揚大嘴預見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