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裡有一輛車年歲久了,有計劃換車,由於平時車程較遠,要適當考慮經濟性,所以有在考慮混動。兩田、雷克薩斯都考慮。


開的是19款卡羅拉雙擎中配,有如下幾點感受:

1.省油但不省錢,高架和城市擁堵路都跑,平均油耗4.5,自己家用的話每年預計最多跑一萬公里,油錢省2000塊跑十年可能都跑不回購車差價

2.主要優勢在於可以日常保持一個不心疼油耗的心態,燒92號乙醇汽油,再參加些優惠加油活動,成本三毛多一點每公里,家到單位五公里,比坐公交還便宜,空調隨便開

3.窮逼買不起B級車,但是跟同事朋友聊車的時候可以普及一下混動的知識,跟二十多萬車(非混動)比也算是有點話題性

4.啟動和低速跟車的時候電機驅動很安靜,經常有同事坐上來的時候聽不到發動機的聲音,問我為什麼不發動車子,我說已經啟動了呀哈哈

5.一箱油理論續航九百多公里,可以少跑幾次加油站,節約了部分時間和精力

所以說,混動的好處真不是為了省那點油錢,就像有人願意花幾千塊升級音響,花萬把塊包車衣,我願意多花兩萬塊加個科技點也很正常吧


說說我的情況:坐標上海,去年國慶前提的豐田系某混動車型次頂配(隱去具體車型,以免被人噴為車託),2.5L+混動。賣了開了六年的帕薩特1.8T換了這輛,當初賣掉的車錢(只賣了7萬左右,沒有隱去帕薩特的名字,是因為帕薩特太普遍了,還是要贊一下,省心好用的家轎,不因去年碰撞成績墊底而埋沒其本來的優秀)還不夠付該混動車的20%首付,首付10萬元,裸車價加上稅和保險以及裝潢等29.6萬元(解釋一下,首付20%是裸車價20%+稅費+保險+裝潢加價+上牌服務費+貸款手續費等等)。目前四個月里程18700公里,二月份因為新冠肺炎宅在家裡基本上就沒開過了。

家住上海郊區,平常每天接送小兒去市區上學(南京東路步行街附近),來回一趟大約70公里,有時來回兩趟150公里。途經郊區高速,中環以及南北高架,每天早上7點過一點中環堵車基本上大約在2公里,南北高架堵車4到6公里左右,單程到學校1小時到70分鐘。補充一點解釋:因為上的是滬牌,所以高峯期不限行,但不是綠牌,因為豐田和本田的油電混動車在國內不能算是新能源車,所以購買豐田或者本田油電混動車完全是靠市場的行為,沒有任何政策上的支持。

從以前開帕薩特換到現在的混動車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面對五六公里的擁堵心境完全不一樣,開帕薩特時走在中環和南北高架上那種焦慮總是無時無刻的,焦慮之一就是帕薩特油耗總是不斷上升,嚴重擁堵的時候油耗基本上會在百公里15~20L以上.而混動車的油耗基本上保持在5.0L左右(剛提車那段時間因為還不是很冷,氣溫還比較暖和,油耗基本上在4.6L左右)。開帕薩特的另一個焦慮就是噪音,低速時那種突突突的聲音很難受,走幾米就停很折磨渦輪增壓的車型;混動車基本上是安靜的感覺車子沒有啟動,只要電量足夠,純電模式可以通過接近2公里的嚴重擁堵而不用啟動發動機;等電量不足的時候發動機會啟動,同時給電池充電,大概兩三分鐘以後又會切換到純電模式,至少又能通過一公里左右的擁堵,整個五六公里超過半個小時左右的擁堵路段發動機啟動次數也就是兩三次而已。我覺得這是混動車型帶給我的最大的舒適感,擁堵不再焦慮,除非是因為趕時間的焦慮除外。

另外在上海市區停車是一個很麻煩的事,主要是停車費太貴,一小時基本上10到15元,有時還找不到停車位。因此混動車型此時就能充當移動辦公室的作用,尤其是在天熱的時候,在市區有些地方臨時停個車,只要人在車上還是不會有警察來騷擾你的。這個時候開著空調,打開電腦辦辦公發個郵件回個微信,打幾個電話都是可以的。我經常會把車停在市區某個小區門口,然後下車在附近買杯咖啡回到車裡打開空調就開始工作,開空調基本上電機供電可以持續十幾分鐘,然後發動機會偶爾啟動充電,大約三四分鐘後又會切換到純電模式,這樣純電模式供電開空調又可以持續十幾分鐘。一個小時內發動機啟動次數也就是三到四次而已,對發動機的傷害也比較小,不像汽油車,持續的怠速不僅傷車還有廢氣進入車內的危險。

現在看來,省油錢反倒成了次要的需求了。每次加油280塊就可以加滿一箱油(油箱相對帕薩特要小10升左右),而且只需92號汽油即可。加滿一箱油基本上冬天在上海平常這種路況能跑800KM(剛提車那陣天氣暖和的時候一箱油可以跑900多KM),以前帕薩特最多一箱油跑700,像這種市區工況下基本上600KM不到,而且帕薩特加滿一箱油基本上要360到370元。

所以混動車型不僅僅是省油那麼簡單,它帶給我的舒適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治好了我多年的堵車焦慮感。


2.19更新一下。

我的是雅閣混動,目前3000+公里。方向盤輕微有點卡頓,具體不展開,我朋友跟我一樣的車五千公里比我嚴重一點。這通病是買了車之後才知道的,影響就是高速有點累,如果知道這個問題重新買可能會選擇思域。所以建議如果想購買混合動力的人暫時可先留意一下凱美瑞,或者先觀察下雅閣有沒有改進這個問題,雷凌雙擎的話感覺空間小了點。動力也一般,佛系的可以選。豐田的ths和本田immd其實在原理和實際體驗上immd會更好,但是ths的耐用性可見一斑,immd倒是沒那麼長時間,但是兩個車的混動都是現在一流的水平。個人對所謂的phev沒有一點好感,不可否認它可能適合部分用車羣體,但我對技術比較有追求,更傾向於真正高效節能方便的技術。(避免爭議,我指的技術只是不用加油的技術 不可否認很多國產phev都很牛)

上面說得有點偏題了。再詳細說說感受吧。

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油費沒什麼感覺,去哪都可以開車。經常暴躁駕駛平均下來也是4.9-5.0。有心的話輕鬆4.5。提車一個多月,跑了三千公里。之前開2.4crv接近10個油,去哪都感覺肉疼,現在送女朋友上班,晚上開二三十公里買個宵夜都是隨便走。

再一個比較好的是等紅綠燈和低速的時候安靜沒有抖動,沒有換擋動作,這個是比較舒服的。動力輸出線性、直接,踩多少有多少。跟1.5t思域一起同行出遊,我在城市道路稍微開得自在一點,穿插超車走。已經經常在後視鏡等他,他後來跟我說下下都要2500轉才能跟得住。另外到家了在車裡聽首歌玩下手機也不需要油費又沒有發動機噪音。

缺點。我想了一會,除了一些雅閣混動特有的類似卡頓之類的問題外,對於hev混動缺點可能是保值率還有電池損耗方面吧。關於保值率,其實大家可以搜一下豐田混動,保值率跟汽油版是差不多的,同年份同車況還是比汽油版貴,本田的話來中國不久,16款的雅閣混動保值率確實不如汽油版,但18款賣得比較好,改進也有,也許會好點。關於電池損耗,我的車寫著長時間停車不開可能會導致電池不可能逆轉的損壞,建議至少三個月開半小時以上,我朋友的雷凌雙擎說他的沒寫這個,不知道是他還認真看還是怎樣。關於這點對經常不開車的人確實不太友好,像我這些一天不開都不舒服的這個問題不太擔心,不過話說回來三個月都不開一下你買車幹嘛呢?還有的損耗就是電池自然損耗,豐田ths目前要換電池的都是十幾年前的老凌志老普銳斯多,跑滴滴的雷凌也沒見換,我在論壇看過一個雅閣專車兩年跑了二十萬公里,測量電池損耗為3%,這…幾乎忽略不計嘛。況且豐田現在好像是終生保修,本田10年20萬公里。也夠開了。而且現在雅閣混動的電池也就是2萬不到,幾年後的價格肯定更低。

再一個缺點可能是更汽油車比。排氣聲音跟油門不匹配,這對於追求內燃機聲浪的人確實無法忍受。我也喜歡自吸?at那種聲音,確實舒服。所以建議對內燃機有執唸的人不要考慮。但是真正當你開上一輛混動車後,你也會有新的興奮點,他不是高轉速的聲浪,不是每個檔位轉換之間給你直接的機械感覺,他會變成一種安靜的享受,一行雲流水般綿密的動力輸出,你踩多少就是多少,在市區和城市道路穿梭自如,真要想暴躁起來,7.7的加速在城市道路也會讓你不虛大部分車(雅閣混動),還有的是一次次驚喜的油耗體驗。

還有一個缺點是這車不適合跑山,具體不詳細講了。

同時如果經常跑高速也不建議。

展示下我的油耗信息

除了提車加了半箱中石化正價92之外,其餘全加民營油站。5塊多一升吧。因為家裡crv加那的油開了都十幾萬公里,所以我也放心加。綜合油耗4.9-5.0吧。總共加了1021元。現在表顯3200左右,還展示可續航300+。大概就是1000塊跑3500的水平吧。我開車也不溫柔,經常見車就超,也跑過山。

保養方面暫時還沒進行。有需要日後可以分享

跟多朋友喜歡拿混動算經濟賬,確實如果一年到頭開那麼三五千公里確實沒必要混動。但非要較真算,雅閣汽油8個油我5個。渦輪可能還不一定能加民營油,百公里差20塊,十萬公里就可以省回兩萬差價,按我的用車程度,4-5年就可以十萬了。同時我的駕駛體驗是極好的。另外我二手車殘值在8年內同樣回比汽油版高。超過10年。估計大家都值不了幾個錢了

……………………………………

以下原答案

油耗5.0 加速7.7

92油 基本0延時

半個月不加油,肆意停車開空調睡覺

他不香嗎

很多人思想還是停留在混動能不能省回油錢上,建議多開開同一款車汽油和混動區別。這根本已經是兩臺車。買2.4自吸雅閣比2.0自吸雅閣貴幾萬油耗還高。怎麼還有人買呢?


ES300h,說下意見:

如果你想通過混動把貴的錢省回來,那麼開的里程多勉強可以,里程少省不回來。

如果你把混動當成一個配置看待,那麼我覺得出兩三萬買這個配置很划算。

這個配置有如下用途:

1、增加約2/3的續航,減少去加油站次數。

2、提升部分駕駛體驗,啟動的時候電機無聲運作,急加速的前段電機推一把,等紅燈和堵車的時候發動機完全靜音美滋滋。

3、提升初段動力和油門響應。

4、夏天坐車裡等人或睡覺,如果你有用到這個場景,那麼混動可以開空調,發動機一小時只會啟動幾次充電,剩下的都用電不用考慮積碳,也就是說多了一個功能。


以雷克薩斯ES舉例

ES260對比ES300h,車價格混動貴了兩萬八,算上稅和保險三萬出頭。每公里300大概能比260便宜三毛,只要這車你開十萬公里,差價就能賺回來。

但是是不是無腦買300h呢?當然不是,因為你還可以買200。按照上面的演算法,200比300h落地便宜9萬左右,去掉省油的三萬。多出來的動力和上面說的配置大概值6萬。

那麼花不花這6萬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我肯定選花這六萬,百公里加速快了三秒多,靜音提升高級感,堵車加油不焦慮。

但我爸或者我媳婦,肯定選200。她們開車一輩子油門也沒超過3000轉,也不會開車上什麼國道山路,200的動力完全夠用。


本人19款混動CRV 所以我的話題都是圍繞混動CRV展開的!

動力方面,集所有智慧於動力。80公里以下只要你肯踩油門,不論運動模式還是普通模式,動力響應開的你腦門嗡嗡的。和帕薩特那種加速推背感覺在我看來不太一樣,具體你可以去試駕!(Ps:在政府開了兩年的公車6at帕薩特)。

駕駛感受方面:低速只要發動機不介入,聽不到發動機的轟鳴,那就是一臺電動車。一丁點頓挫都沒有,可以和你騎電動車做對比,電動車啥反應它啥反應!具體我會在後邊說明。

科技方面:(凈馳版)。我看到有答主說L2級自動駕駛,我不懂級別。但我每週往返300公里高速,Acc我經常用,巡航和車道保持誰用誰知道!說起這個想起一個事要感謝這套系統。綠燈行,前邊的車突然減速,我跟在後頭和朋友聊天,完全沒有看到而我還在加速,距離大概五米,車突然自己猛的減了下速,我下意識踩了剎車避免了事故發生……我看說明書,上某度查了這套系統並沒有自動識別剎停這個功能啊,不知道是我幻覺了嗎?大家懂的解釋解釋?還有一個速度識別,有時候會忘了限速多少,儀錶盤上會有限速識別,也很方便。至於車機,我很少用,大概就是安卓那套東西。對,檔是按鍵的,方便,誰用誰知道。

質感方面:我見過車縫最大的車沒有之一,比家裡那臺七年索8縫都大。皓影還沒有見過,但和雅閣對比的話,東本做工和廣本比可差遠了。所以帶來的弊端就是風噪大,隔音差,低速感覺還OK,一上高速,你不把音樂音量開大些,帶上妹子很尷尬……為什麼尷尬?因為聊天基本靠吼。這就是我剛才為什麼說低速只要發動機不響,那就是臺電動車,只要一響,那就是臺火car。可能有些誇張,但真的很大!話說發動機的轟鳴不應該會讓人激情燃燒嗎?可這臺車的發動機絕對是噪音無疑?內飾吧還OK,審美觀決定一切,20來萬裏對比也就平均水平。另:隔音和領克插混做對比,嗯……甩crv三條街沒人反駁吧?

油耗方面:既然混動,省油那是槓槓的!溫度零下為多的時候,最高4.8,開熱風不開Ac。加滿一箱油表顯跑988km,因為各地油價不同,我就不多研究到底可以省多少錢了。溫度在15度左右的時候最低跑過4.3,開空調開ac,同樣加滿油,表顯我記得是可以跑1100km,因為是在19年八月份買的。所以夏天我還沒體驗!坐標山西。大家可能會說為什麼差了0.5油耗,表顯公里就多了100多,我想是因為他這個電池的問題。溫度高低和續航里程有很大的關係。

回到問題上來:性價比我認為挺好的,在乎隔音的話兩田的隔音你就不要太奢望了吧,我只是說20萬級別的。阿爾法沒開過,但坐過,我覺得也一般般吧,好不到哪裡去……只是舒服而已吧,請鍵盤噴子上別的貼找優越謝謝。混動這個車我剛開始也奔省油去的,因為普通事業單位,一個月也賺不了幾個錢。但後來我發現,如果你沖省油買這個車,他省油!你沖駕駛感受買這個車,他也好開!你沖空間買這個車,他也很大!所以,他還是一個集優點於一身的Crv,額除了對隔音的偏見(隔音純粹垃圾)……

結尾:鑒於現在的市場優惠力度,我認為混動crv性價比挺高!

我不是車託,也不是車黑!為什麼寫了這麼多,因為不知道哪個死M的玩意兒喫了蝙蝠。

~~~~~~~~~分割~~~~~~~~~

有很多朋友說自己表顯6個油,這次我是來證明我自己,並且15天300公里高速。而且是冬天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