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展示个人才

不知道搓了那里的肺管子了,看样子又是个不吃蒜的光喝咖啡主,就想排个雷,这人想的太优越了,一看就不是真正南方人,起码不是土生土长的,小孩在香港读书全西化的人家都知道,南方是喝茶的居多,咖啡馆不少但是基本都年轻人去的多,咖啡那是上班族提神加班或者海外客户来喝的,你看那个部门那个公司没几套正经的茶具,就别想咖啡的问题了,四处出差看咖啡还真是上海喝得多,再说去沈阳太原街喊一声你看有多少南方人答应,就跟东北人占领海南一样,东北广东人也不少。

什么叫烂地,东北有暖气懂么,南方过冬湿冷懂么,在深圳时间也不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是东北偏多,毕竟气候影响饮食,南方风湿的更多啊,那不还是气候问题么,哪里来的五十步笑百步的人啊,按这个逻辑中国没好地方了,东北干冷南方湿冷西南偶尔下雪还使劲坑……地球装不下他了,就跟总有人说上海都排外北京看不起人一样,谁排外啊谁看不起人啊,都是那种没本事的过的也就那样的觉得外地人耽误他路的人才这样,难得看见这种人。我一个区域总监是纯广州人,娶得天津媳妇,每天过的跟德云社现场一样,按这人的逻辑那早该离婚不要这媳妇了,吃大蒜的凭什么跟喝咖啡的人家待一起啊……

原回答

南方人太细腻了,办事周全,男的都比我心思都多,主要是你不知道因为啥他们就生气了,他想喝茶不告诉你就说随便了,自己说的咖啡也OK,你还刚来跟他第一次见面,你也不了解他,你就给他定了美式不加糖吧,他当时说OK了但他就觉得你故意难为他,嘴上说不跟女的一般见识实际自己都承认了憋著坏要给我小鞋穿。

我妈以前特别喜欢南方小伙,盼著我找个南方小伙让她开心开心,找到后给她看了一下,她说你俩如果都在南方以后指定干架,确实是,我俩搁北京那是神仙一般的平静快乐,踏上飞机的那一瞬间他整个人都变了,气质浑然不同以往,憋著一股气一定要在我面前当老大装大半蒜,我说晚上吃烧腊人家非要吃云吞,我想看篮球他一定看足球,想去阳光海岸玩非得让我去莲花山陪他看鱼……实际上他也想吃烧腊想看篮球想去阳光海岸打卡装像,但是他一定要跟你唱反调还一定要把你扭到他的频道上,这些都能理解,毕竟我工作的环境也都是南方媳妇她们都教我了,我也觉得这小心思挺可爱的大不了以后就反著之前的想法……然后我看见他两个妹妹来这边看他顺便打扫卫生,一个还背著孩子,俩人吭哧吭哧拖地擦窗户,这个大半蒜还搁沙发上看电视然后喊拖地那个背孩子的妹妹说她挡道了,让她现在去泡茶,我那时候觉得我跟他好像还是有点南北差异的


好混,但不舒服

小时候我对家乡的认识,就是一座舒适的城,每天往返在学校和家,夏天楼下的烤串和冷面,冬天躺在地热的地板上吃冰糖葫芦,外面的世界听起来总是精彩纷呈,爸妈出差而归,时而对南方某个城市夸赞不已,时而吐槽某地种种不适。好奇心让我义无反顾在高考所有志愿都填上了南方大学的名字,也如愿在最好的年纪来到了心中幻想已久的大城市。

如今在他乡的生活已经两年半,我成为了圈子中最友善的人,认识了天南海北许多我敬佩的老师学长,也在付出中收获了许多夸赞许多友谊。然而我也开始熟悉这里的生活方式,我吃不到冷面捞汁,借出的钱可能并不会主动还给我,宿舍睡觉不敢开门;我也逐渐了解,东北人这个名字的意义,在这个城市,他可能意味著你的酒量一定要好一些;意味著可能不够稳重而无法取得信任;意味著我仁义待人,却可能无法得到同等对待;意味著负面的情绪不能表现,要保持积极乐观。 因为这标签上的种种属性,我努力做好了一个合格的东北人,不能丢家乡的脸。

当然,我离这个标签并不远,做到这些也的确很容易,但我渐渐发觉了这没有必要。我看到周遭的人总是在对东北人索取,理所当然利用我们的善意,我的东北朋友们,也大多都在顺从和包容,表示无妨。而我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在一些地方,刺耳的声音和诋毁的言论让我看到,东北人,或许在某些人眼中就是落后和不堪,是低劣与罪名。说真的,对于大部分大大咧咧的东北人来说,人在他乡,这点委屈一顿饭几口酒就散了,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们永远会记得谁对我的好,我们要报答,谁看不上我们,我们要努力证明他们错了。

所以我更能理解,这里不是家,我只是个异乡人。

东北人的酒量基于酒逢知己,活泼开朗基于志趣相投,仗义执言是因为你我以兄弟姐妹相待,这绝不该成为被旁人消费的标签。自此我偶尔会到知乎上,有人黑东北的问题下反驳几句,偶尔在别人以东北人大方这种理由向我索取时表示拒绝,但我越来越频繁的相信,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决定

我要回家,回到生养我的热土,无论读研还是工作,家才是正经过日子的地方

话说回来,上大学去哪里都没问题,趁年轻走走看看挺好的,就当一次长途旅行。在这期间会一点点成长,对自己有个判断,对于在何处成家立业,家乡会永远让人充满牵挂

暑假回到高中看看老班主任带的新高三,也都对南方望眼欲穿。少年意气,像极了我当年的样子。东北的孩子们骨子里就带著对世界的期待和好奇,他们都乐观且渴望未来。希望他们在他乡受到偏见后,不要灰心沮丧,失去信心,能够明白不是你们做错了什么,是所有异乡的东北人或多或少都要经历的。

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一代人能不能改变,所以我很庆幸没有迁出户口,让下一代竞争压力小一些,童年可以快乐一些。个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也祝愿南方的老乡们能不负众望,杀出血路。若是遍体鳞伤,也不要怕,过了山海关,黑土地上也定能容得下游子归航的灵魂。

家那么好,从前不屑抬头的天,现在都成了奢侈,待我学成归来,我永远是松辽大地上离不开家的孩子。


谢邀

咋说呢,还行,就是自己心里不大舒服,地域差异确实有。

很多事你不在意,你根本没放在心上,人家在意了,还很在意,人家也不当面跟你说,就背后给你白眼,最后你从别的渠道知道了原来他这么想你的。

时时刻刻得强迫自己多想点,我从一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变成现在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的伪淑女了。

不是地域咋咋,是南方人真的是挺细腻的,有利有弊,南方人比北方人节俭,细心,能吃苦。讲真的东北人大多数奥大多数不能受委屈,还愿意意气用事,不顺心的跟人家吵起来了,工资不要了我也走了,不干了不伺候,这种事太多了。

很多地方不愿意要东北人,因为东北人真的冲动,我也一样,吵架吵起来就想动手,强行控制才能控制住。

是不跑题了,

就是东北人在南方不太好混,你的热情人家不一定领情,觉得特别的突兀,当然不包括所有,我认为的大多数。


土生土长东北人一个!现在在南方上大学

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大家也都会偏好于更袒护自己的家乡,谁不热爱自己的家呢?对吧~

所以!大家友好交流!和平交流!谁都不能说自己完整认清了什么什么群体,总会有错误的人带给另一方错误的观念,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虽然在这里不是很适用,但是两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也是没办法将对方说服的,只会愈吵愈烈。我们是要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的呀。

上面是答主强烈的求生欲和想要和平的心!下面是原答案!

两边的感觉确实不一样,我一个当初信誓旦旦说不管自己走多远都不会想家的人,现在特别特别特别想回家。

东北人的热情真的是无可取代的!在这边总有一种什么都要计较的感觉,大部分人处事都细致到让我有一些迷惑的感觉,如果在东北的话,需要帮同学什么忙,我们交个朋友就vans了,但是在这边就要用钱来衡量衡量……

可能我们校区这种现象也比较特殊,例如说我前天看见群里有人问,自己高烧一天没吃东西,想让一个宿舍楼的帮拿一下外卖,明码标价多少钱帮拿。看到这样说话其实心里还是会不舒服的,我当时不在宿舍,不然就帮她跑一趟了。

没有说南方不好的意思!!!只是作为一个东北人来说吧,在南方生活, 「身边人都和我是一家」 的这种感觉会被冲淡很多,你会分明感受到不熟悉的人确确实实是把你当陌生人看待的,不像东北那嘎达哪怕只是打个照面都能把你当兄弟。但是南方朋友交心了之后,你就会体验到……她们好黏人好可爱哈哈哈哈哈,软软糯糯的谁不喜欢!

但是我还是想回家了,哭哭


哈尔滨人在宁波。

今年6月份来的,这是第一次到南方城市工作生活,本来以为会被排挤,实际上没有。

在这里认识的本地人,都不会用方言跟我沟通,他们清楚我听不懂,而且他们普通话说的很好。

他们会比较尊重个人隐私,关于你自己的事情,他们很少会去主动关心,这点我比较喜欢,因为我特别讨厌那种面子式关心。

不代表所有南方人,跟我有接触的这些人中,都比较喜欢跟我聊天,他们喜欢东北话。

同样的,我不代表所有东北人,认真说,东北人在外地的很多素质不好,张嘴就骂人,看见软柿子往死捏。我始终认为,你如何待人,别人就会如何待你。我给你微笑,哪怕你不笑,也不至于骂我。当然,别跟我赛脸,我脾气也不好。

实际上大部分东北人可以在南方混的很好,因为这边的人通常都觉得东北话很好玩,也觉得东北人很幽默,朋友多了,路自然好走。

可能有些东北老乡觉得说自己在南方受到排挤了,老弟,你得先说你是不是看别人的眼神不对,你要从心里就不接受南方人,觉得他们跟你不是一个品种的,那谁也不是傻是不是,你膈应我,我还稀罕你。咋的,人家就那么贱啊。

都是中国人,不因为地域而歧视,不因为口音而疏远,不管到哪儿都能混的挺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