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聘者最快可在7至9月上班。

環境局將設500個臨時職位推動環保工作。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對本港經濟構成嚴重打擊,政府宣佈預留60億元,於未來兩年在公營和私營機構開設3萬個有時限性的職位。環境局今日(22日)公佈,在保就業創職位措施下推出「綠色就業計劃」,會開設逾500個與環保範疇相關的臨時職位,獲聘者最快可在7至9月上班。

設計圖片

環境局發言人說,「綠色就業計劃」涵蓋「EV普及化」、「惜物減廢」及「山海無痕」3個環保工作範疇,開設的職位全職和兼職兼備,大部分職位為期約半年至1年,由環保項目統籌員、環保教育主任/助理、環保大使、生態導賞員、環保調查員以至工人等,適合不同技能及學歷人士。

設計圖片

另外,為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環境局預留20億元開展先導資助計劃,在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環保署在「EV普及化」的範疇下開設30個項目統籌員(電動車)職位,聯絡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業主立案法團及業主委員會等參加此先導資助計劃。

環境局又指,「綠色就業計劃」在「惜物減廢」方面將開設約30個項目助理(減廢及回收)職位,協助加強支援各項減廢回收項目的工作。環保署轄下的各個「綠在區區」亦會透過其營運機構開設約45個職位,包括環保教育主任、環保教育助理等,提升「綠在區區」的運作。

環境局說,逾100個職位將於下週透過不同途徑招聘(例如報章、各「綠在區區」Facebook專頁等),受聘人士可望於7月至9月期間上任。

設計圖片

此外,環保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為積極推動「山海無痕」郊遊文化,將開設150個環保大使及50個清潔工人職位,主要分兩個階段招聘,首階段招聘工作於6月進行。計劃下另聘請50個生態導賞員及技工,合力推廣保護郊野公園和偏遠鄉郊的環境及生態。此外,為保護海岸環境,環保署亦將招聘約100位環保大使參與淨灘活動及宣傳工作,又會聘請環保調查員協助籌備推展含微膠珠產品自願性淘汰計劃。

為進一步配合「惜物減廢」的工作,環保署會聘請逾50位減廢回收環保大使,加強推廣「走塑」午膳先導計劃、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回收廚餘及園林廢物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