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不幸!閃電上市一年後,就接到退市通知!

  自從4月20日公司自曝20億鉅額財務造假之後一個月,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下了通牒——瑞幸咖啡必須除牌,大概就是強制退市的意思。

  截至最新數據,瑞幸咖啡停牌前仍有11億美元的市值,差不多相當於人民幣近80億。而在出事之前,瑞幸的市值曾高達400多億人民幣,這下徹底涼了!

  來看看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納斯達克交易所通知瑞幸咖啡摘牌

  瑞幸計劃要求舉行聽證會

  北京時間19日晚間,中概股瑞幸咖啡一則公告,猶如一顆炸彈,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根據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公司於5月15日收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上市資格部門(Listing Qualifications Staff)的書面通知,納斯達克交易所決定將公司摘牌。

  翻譯一下 差不多是這樣的意思:根據披露的文件,SEC上市資格委員會做出摘牌的決定基於兩個理由:根據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規則5101,瑞幸咖啡於4月2日披露的虛假交易引發了公衆利益的擔憂;根據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規定5250,瑞幸咖啡在過去未能公開披露有效信息,並通過此前的商業模式進行了虛假交易。

  對此,瑞幸咖啡回應稱,計劃就此決定要求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結果發佈前,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聽證會通常安排在提要聽證會請求的30至45天后。

  財務造假事件回顧

  2020年2月,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該機構收到一份89頁的匿名調查報告,指稱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

  隨後,瑞幸回應做空稱,報告中包含的所謂證據無確鑿事實依據,且報告中的指控均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

  接着,“薅羊毛資本主義羊毛 ”, 揹負着 “國貨之光”“ 美利堅韭菜收割機” “納斯達克泥石流” 多項 “重任” 的瑞幸咖啡,在4月2日美股開盤前,稱自查發現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劍財務造假,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公司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

  消息一出。瑞幸咖啡4月2日開盤暴跌,盤中八次觸發熔斷暫停交易,股價從前一日的26.10美元/股暴跌至 4.91美元/股,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6日)收於4.39美元/股。而在2020年初時,瑞幸咖啡股價一度達到51.38美元/股。

  此外,美國多家律所對其發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咖啡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

  由於納斯達克要求瑞幸咖啡提供更多信息,該股自4月7日以來一直停牌,其最後成交價爲4.39美元,市值只剩11億美元。

  4月5日下午,瑞幸咖啡對於涉嫌財務造假事件發佈了道歉聲明。聲明稱,對涉事高管及員工已停職調查,並委託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徹查。對於任何涉事人員,公司將保留採取法律手段的權利,不會包庇,絕不姑息。公司也將深刻反思懺悔,強化內控合規。與此同時,公司會持續服務社會,保持正常經營,穩定員工和門店業務。

  在瑞幸財務造假風波爆發後,董事長陸正耀“要元氣滿滿”的表態曾一度引起爭議。陸正耀此後還曾在朋友圈中發文反思稱,過去兩年公司跑的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爲董事長難辭其咎”。他當時還表態,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他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

  曾創下最快中概股IPO的速度

  閃電上市一年後就要退市?

  瑞幸咖啡總部位於福建廈門,於2018年1月試運營。通過“瘋狂”開店和用戶補貼,不僅迅速在中國咖啡市場站穩腳跟,還以中概股最快速度IPO,於2019年5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2019年5月17日晚間,瑞幸咖啡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爲“LK”。成立不到2年就IPO,瑞幸咖啡刷新了拼多多、趣頭條的速度,成爲全球最快IPO的公司。

  如今,最快IPO的瑞幸難道也要繼續創紀錄,上市一年多就要被強制退市?

  瑞幸咖啡將在北京關掉80家門店

  開到4500家店,是瑞幸前CEO錢治亞強調的2019年門店數量目標,這一目標最終定格在2019年底的4509家。而一度瘋狂開店的瑞幸咖啡,已開始進行門店收縮。

  據瑞幸員工透露,瑞幸北京要裁撤80家門店——這意味着,瑞幸北京400多家門店中,今年要關掉近五分之一。另一位瑞幸員工處確認了這一數字。

  不過該員工稱,這是春節後的決定,彼時瑞幸造假的新聞還未被曝光,瑞幸便已經決定了北京關店70家,原因是北京的許多瑞幸咖啡店鋪覆蓋的消費羣範圍重疊,但4月2日的暴雷,讓所有的門店忙得不暇顧及閉店,直到4月中旬,部分門店才又開始執行閉店策略。

  瑞幸咖啡相關人士對此回應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影響,瑞幸咖啡確實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化,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

  瑞幸CEO與COO被停職

  北京時間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公司CEO錢治亞與COO劉劍已被停職,董事會任命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擔任代理CEO。

  公告還透露,自開展內部調查以來,除了CEO錢治亞與COO劉劍外,公司已對其他六名參與或知悉虛假交易的員工進行停職或辭退。同時,董事會要求錢治亞與劉劍辭去公司董事職務,目前已接到他們辭呈。從新高管們的履歷來看,兩位新董事都是在瑞幸起步後加盟的“職業經理人”,被任命爲代理CEO的郭謹一則是瑞幸的聯合創始人,與“神州系”頗有淵源。公開資料顯示,郭謹一是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曾就職於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

  多家機構投資者撤離瑞幸咖啡

  5月11日,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其原第三大機構股東Capti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清倉了公司所有股份。

  而據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截至今年2月10日,CRGI還持有瑞幸咖啡9.2%的股權。

  除了CRGI,孤松資本也於4月3日清倉離場,它在做空報告發布前持股10.6%。另外,愉悅資本的持股比例則在2月12日從11.13%減至5%。

  瑞幸咖啡資產被凍結?

  5月15日,有消息稱瑞幸咖啡的一批債券持有人已獲得法院命令,瑞幸咖啡在開曼羣島和香港的資產已被凍結。對此,瑞幸咖啡方面表示:“不知情,不予置評。”

  據瞭解,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顯示,法院下令凍結瑞幸咖啡資產,限制瑞幸咖啡在開曼羣島和香港註冊的實體之間出售或轉讓資產。

  據瞭解,瑞幸咖啡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總部設在中國廈門。開曼羣島母公司及其在中國香港註冊的子公司與瑞幸咖啡在中國大陸的運營實體有合同關係。聽證會稱,凍結令將繼續生效,直到這兩個司法管轄區的法院做出進一步決定。

  此前,有消息稱,有債券投資者正在起訴瑞星咖啡,稱瑞幸咖啡高管在今年1月籌資時已經意識到銷售額有所僞造。參與起訴的投資者包括幾家美國及亞洲的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他們持有的瑞幸咖啡可轉換債券面值接近2億美元。這些債券於今年1月發行,當時瑞幸咖啡通過同時出售股票和債券籌資共8.65億美元。

  證監會曾這樣表態

  在瑞幸4月2日自我披露財務造假後不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已向中國證監會發函,與證監會就雙方配合對瑞幸咖啡進行徹查一事進行溝通。

  4月23日,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也公開表示,瑞幸事件性質惡劣,教訓深刻,銀保監將堅決支持,積極配合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懲處,強調銀保監對財務造假始終零容忍態度。

  4月27日時候,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自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以來,中國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嚴正立場,並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中國證監會一向對跨境監管合作持積極態度,支持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查處其轄區內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爲。在國際證監會組織多邊備忘錄等合作框架下,中國證監會已向多家境外監管機構提供23家境外上市公司相關審計工作底稿。

  雖然瑞幸咖啡是在境外發行證券,但證監會仍然具備管轄權。根據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證券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重磅發聲,回應投資者的關切,對當前資本市場重點熱點問題作出了全面回應。

  對於康得新、康美藥業、瑞幸咖啡等財務造假案,易會滿也有說法。易會滿表示,我們清醒地看到,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惡性違法違規屢有發生,這不僅破壞市場生態,更重要的是影響投資者信心。對此,必須出重拳、用重典、堅決清除害羣之馬,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新華社評瑞幸:敬畏市場規則,誠信方得長久

  瑞幸咖啡19日宣佈,公司已於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有關方面關於公司股票退市的書面通知。瑞幸咖啡計劃要求就此舉行聽證會。遵紀守法、誠信守諾,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共商業道德及行爲準繩。任何違法違規行爲,在任何市場,在任何國家都要受到應有的懲罰。納斯達克根據自身上市規則對發生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採取此類措施,是其實施自律監管的常規做法。企業跨境上市有利於豐富當地資本市場投資選擇和提升投資收益,實踐證明是共贏的選擇。瑞幸咖啡事件的確給中概股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但在近期國際股市波動加劇的情況下,中概股整體表現基本平穩。金山雲5月8日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概股信心不減;同時,境內外投資者和市場監管部門也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與合規水平。中概股企業要更加認真地遵守法律法規,敬畏市場和投資者,珍惜和維護良好形象。誠信是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在A股市場,隨着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的實施,證券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懲戒力度顯著加大,一個由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及誠信記錄等組成的多層次追責體系正在形成;同時,與境外證券監管部門的審計跨境合作也將日益加強。可以預見,各個方面將發揮合力,顯著提升違法違規成本,共同維護市場秩序,改善市場生態,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