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重男輕女的表現多為虧待和壓榨女兒。

父母從小覺得女兒沒用:不能為他們養老送終、不能延續家族血脈。

從小就使女兒喫穿匱乏,不提供足夠的教育,情感上對女兒疏遠和冷漠,使女兒得不到家裡的愛。甚至無端肆意傷害女兒。

而女兒長大後能賺到錢了,就不停地向女兒索取「回報」,各種道德綁架,壓榨女兒。向女兒的男方索要高昂彩禮。忘了自己對女兒對虧待,有需求就第一時間問女兒要,但從不打算分給女兒一絲一毫。

甚至覺得「女兒一出生就是虧欠他們的」,從不關心女兒過得好不好,即便把女兒壓榨得身心俱疲、遍體鱗傷也覺得無所謂。

所以如果你身處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一定得把握自己的命運。他們把你養大、供你讀書那是他們的義務,這是法律和社會道德規定他們必須要做的。

而並不是說他們把你生下來,給你喫飯和教育,你就是欠他們的,甚至要求你歸還。他們重男輕女、偏心、從小虧待或傷害你,是他們的不是,是他們作為父母對一樣平等的女兒的虧欠。「重男輕女」絕對不是「理所當然」的,是絕對不會被肯定的。

而在你有能力賺錢後盡一份義務,力所能及地給他們贍養費就足夠了。除此之外 你完全沒有義務把你的錢都奉獻給他們、為他們買房出力、甚至供養弟弟讀書成家……如果你做了,那就是你為家裡做出了貢獻,你有權利獲得家裡的地位、要求得到他們的尊重。

而且千萬不要隨便放棄家裡的財產。嫁出去的女兒將來一樣有得到家產的權利,法律和道德都會支持你。

守好屬於你自己的家庭和財富,別讓他們隨意掠取。同時將來平等對待你的子女,讓這種重男輕女不再延續


這世道就是最大的歧視


生了兒子就親戚朋友各種恭喜,普天同慶,生了女兒就各種沒事,二胎還有機會之類的話


同樣26歲,名牌大學好專業碩士畢業,能力差不多——男求職者和女求職者,哪個更容易被錄取?

當人們批判父母們重男輕女,把更好的教育資源傾向於家中男孩的時候,有些根源上的東西,值得深思。

古代為何不讓女孩讀書——讀那麼多書幹嘛呢?科舉又用不上,不能成為國家公務員,也很難到外面找到需要文化的體面工作,就算是自己家的私企也只能幕後出點力。多少讀點書知書達理一點,只是為了能相夫教子用的……


有不少地區的人,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就很想再生一胎,並且希望是個兒子,而如果第一胎是兒子,第二胎要不要其實也無所謂了,添個女兒也就是「錦上添花」,沒有兒子的話,就會讓人覺得「可憐」…

很多人就是覺得,兒子值得父母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培養,女兒畢竟是便宜貨(以後結婚收彩禮時或許還能要個好價錢),不需要花費這麼多精力,所以第一胎生了女兒這個便宜貨後還是有必要再生出一個值得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培養的香火繼承人。

而有的父母,可能本身就是沒意願花費大量精力去培養後代吧,所以更願意只要個女兒,這其實也是一種重男輕女的表現,因為他們仍然沒有擺脫「女兒是便宜貨,不需要父母費精力栽培,嫁出去後自己就輕鬆了」的觀念。當然,也存在一些父母,即使只想要個女兒的,也願意花費大量精力去培養,讓她出國留學,讀博,以後不比男人差,這對女兒絕對是真愛無疑了。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都覺得生男生女都一樣,因為現在生個孩子養到大學差不多要畫100萬,但是他們上一代人都想要男孩子,因為「養兒防老」。


針對經濟條件不好的,第一胎是女兒的話,就會說再要一胎,男孩女孩都行。第一胎是兒子的話,二胎要不要都行,萬一是個兒子壓力大……他們認為男孩壓力大女孩壓力小


額,問的有點不明不白的,看看世界史吧,裡面有各種提現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家庭先有了一個女兒,然後父母堅持要二胎,想生個兒子。然後呢生了兒子算滿足了高興,生了女兒不說高興但也沒有說失望。對待一胎二胎都很好,不會區別對待。這算重男輕女嗎?

因為我身邊同事已經很多都生了二胎,希望有一兒一女,有女兒想生兒子,有兒子想生女兒。平時交流的時候就提到,老大很敏感,父母需要照顧到他們的感受,也滿滿是父母之愛。那麼那些堅持生二胎要兒子的,真的就是重男輕女嗎?


謝邀。

方方面面。

行為,語言,意識等等都無不在訴說著重男輕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