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想法時間線上就是女權用戶的自我反思,主題是「那種對男人一無所求/結婚倒貼錢/工資全部上交/出身富裕家庭」的「真女權」,似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從而發現了田園女權的合理性。

其實「真女權」被田園女權打敗這種事,我早有預料,應該說我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任何深入思考過這種事的都知道,「真女權」,或者我說,就是平權這種東西,完全就是個無法操作的東西。

平權是什麼,人人都能說個一二三,但是怎麼做,沒人說得出來。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階級分析法,平權的根本邏輯是,同一階層中,男性經濟壓力大,但是權力高,女性經濟壓力小,但是權力低,所以只要雙方互相讓一步就可以達成平權的結果。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經濟條件好的男性不會放棄自己的權力,而只有沒有經濟地位的男性才會通過權力換經濟。

而女性這邊,只有經濟好的才會去嘗試使自己的經濟轉化成權力,所以平權必然會成為富家女+窮小子的結構,而很多時候,即使這次交易真的完全達成,階層之間的鴻溝也會影響雙方感情。

而相對的,田園女權人為的設置准入線,這就使得只有與她同等地位或者以上的男人才能接受許可,而且這麼一篩選,排除掉找不到的剩女,剩下的都是又跟自己門當戶對,又能接受她的惡劣脾氣的男人。

這麼一比較,當然是田園女權過的幸福,而平權女則多半沒啥好下場。

而且田園女權其實現在這麼難辦,這麼糾纏的問題,其實就是做一個田園女權對於女性來說是個絕對不虧的行為。

當個傳統女和當個平權女都容易翻車,而做個田園女權卻是個只賺不虧的行為。

但是田園女權不是沒有代價,其實很簡單,就是成為剩女。

至於剩女有啥不好我也不在這個文章裏細講了,否則又是一番腥風血雨,我只想說並沒有數據證明剩女的快樂程度比結婚者要高,而且同階層剩女的現金流,也不一定會比結婚者要多多少。

過去,人們保證著傳統女要擔男人不賢的風險,田園女要擔剩女的社會壓力,而平權女則要擔階層下降的壓力,而相對來說,平權女的後果最大,田園女次之,傳統女最小,所以傳統社會能夠有效繼續下去。

但是現在田園女的壓力幾乎沒有,本來我們的剩女的社會壓力就小,而這幾年網上則幾乎不存在,所以網上一股腦的都變成了田園女。

而與此同時,剩男的社會壓力卻依然很大,所以任何反對女權的男人都被打上「找不到老婆」這種帽子,所以網上田園女權的聲勢很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重新構建對剩女的社會壓力,把田園女逼回傳統女性,第二條是打碎剩男的社會壓力,使得沒錢的一般男人也能放心的等待,提高標準來選擇自己心儀的女性。

至於平權,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我沒啥好說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