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開放的問題,人們總是本能的、非理性地維護自己給出的答案。

這是人類的通病,並非某些名族、地區、文化的特有情況。換言之,人們對完全沒有摻雜自己想法或貢獻的東西,總是表現出不友好、低估甚至抵觸。這種現象,就是 Not-Invented-Here Bias。

NIHB 也被叫做「牙刷理論」,即每個人都想要一把牙刷,每個人都迫切的需要一把牙刷,但沒有人願意使用別人的。

插一句,Bill Gates 在他的 gatesnotes 中曾展示過一篇關於不同收入人群在生活必需品上的差異和對比。很有意思的是,無論貧富貴賤,人人確實都有一把牙刷(當然,特別貧困的非洲,有人是用手指替代牙刷)。????

心理學家 Dan Ariely 曾設計過一個實驗,試圖探索 NIHB 更多細節,比如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以及人們傾向的是自己的原創的想法還是僅僅只是跟自己有點關係的想法就足夠了。

艾瑞里在博客上發布一個社會調研問卷,內容如下:

Q1: How can communities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 they use without imposing tough restriction?

Q2: How can individuals help to promote our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Q3: What innovation change could be made to an alarm clock to make it more effective?

他們將被試分兩個組,創造組以及非創造組

創造組: 需要自己給出問題的答案,然後再為自己的答案打分,以及如果要向政府提案的話,他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和精力。

非創造組:不需要自己給出問題的答案,只需要為已有的答案進行打分,以及如果要向政府提案的話,他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和精力。

實驗結果證明,創造組給出的整體分數均高於非創造組,且願意花的時間和精力,也絕對高於非創造組。為了幫助理解,我們假設分數區間為 0-10 分,那麼創建組的平均分數為 8,而非創造組的平均分則為 6。

這個實驗結果似乎符合了直覺,但艾瑞里想要繼續探索更深層次的原因。Why people feel that way?有沒有可能他們自己給的答案,確實比給出的答案好。又或者當官方給的答案明顯更好, 他們會如何選擇。

( 如果官方給的答案明顯更好,但如果結果仍保持不變,那麼可以定位原因為

The Idiosyncratic Fit,即:答案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優劣時,被試者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判斷。以 Q2 作為案例,忠誠的教徒會建議大家去做禮拜,而無神論者會建議應該放飛身心,不要受所謂的清規戒律的束縛。諾,這就是 Idiosyncratic Fit 。)

所以,到底是他們自己的答案(代稱 r1)更好,還是受 Idiosyncratc Fit(代稱 r2) 的影響,亦或者是 ownership(代稱 r3),導致了人們這樣的行為差異。又或者是綜合原因,那麼這幾種因素之間的比重,又是多少。

艾瑞里等策划了第二組實驗,相對於第一次只需要給答案或選答案,這一次被試的要求如下:

  1. 請給前三個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
  2. 請給後三個問題,選出自己的答案

同時,前三題不再是自由發揮,而是從一堆亂序的單詞中,拼湊出一個答案(能保證拼湊的答案跟第一個實驗中,官方給出的答案一致,以定位 r1 和 r2)。

實驗結果證明,被試仍然給前三題打了更高的分數,說明 ownership 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只是簡單的從單詞表中選擇答案,都會讓他們感覺這是自己的,因此會高估(overvalue)它的價值,甚至是保護它的存在。

P.S 這個理論也能解釋為什麼人們更偏愛從宜家買來的 DIY 的傢具。


P.P.S: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跟外部諮詢公司合作的經歷。即便是社會認可度很高的諮詢公司,合作過程中,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冒出「他們完全不了解我們的情況,只是在那邊紙上談兵而已」或者 「這些我們之前內部都想過的,只是沒有深入討論」等等想法。為此, Design Thinking 中特意提到要 involve the stakeholders,實在不無道理。如果大家攜手努力,每個人都是 owner,事情就好辦多了。????

Reference:

Dan Ariely. 2010.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