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開普敦的維多利亞港,有一棟形態看似單一的混凝土建築:一棟樓層分明的塔樓,以及42個蜂窩狀的高大筒倉,它是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這是一個工廠改造項目,由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的建築設計師 Thomas Heatherwick 的工作室 Heatherwick studio 進行。

▲Heatherwick Studio掌門人:素有鬼才之稱的Thomas Heatherwick

建築的前身是Grain Silo Complex穀倉,建於1924年,曾是南非工業和農業發展的核心,存儲著大量的穀倉貨物。在經營了近80年後,於2001年關閉,是開普敦工業歷史的一座豐碑,也曾一度是南非最高的建築物。

但穀倉獨特的建築結構幾乎無法與現代功能相結合,廢棄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僅被保留作某種精神象徵。「穀倉如同我們的教堂,但我們真的不知道應該用它做什麼。」在考慮過農場、停車場方案後,當地最終確定要將其改造為一座藝術博物館。

德國彪馬公司前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約亨·蔡茨與南非策展人馬克·庫切已經在非洲當代藝術收藏的道路上行走數年,積累了豐富的藝術作品,兩人計劃在非洲大陸尋找一處展示本土當代藝術的場所,於是一拍即合,蔡茨藝術博物館便這樣誕生了,首任館長由馬克·庫切擔任。

「由於開普敦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它在世界貿易歷史中的重要地位,我們最終選中這座城市作為新博物館所在地,這也是一個完美的象徵。」蔡茨說。

▲建築場地遠景

赫斯維克花費了很長時間感受這棟老建築,思考它對城市的意義。他說:「我們可以輕鬆地將老建築推倒,然後重新建造一座巨大的博物館建築。但問題是,人們可能只會在建築外進行自拍,卻不進入室內。在一個嚴重缺乏博物館文化的地方,我們的挑戰是如何創造引人入勝的室內空間,吸引人們進入其中欣賞藝術。」

▲改造後的中庭

赫斯維克想著,或許可以像考古學一樣挖出一個空間,於是把一個由混凝土圓筒排列的穀倉結構給生生「挖」出了博物館空間。

穀倉建築主體包含一棟樓層分明的塔樓和由42 根混凝土筒狀結構組成的筒倉,二者緊緊相連。筒倉沒有「內部空間」,也沒有「樓板」,保留並重新利用這部分建築成為了此次改造的最大亮點。

赫斯維克的整體建築決策是「揭示結構」,而非「徹底抹除」,他認為原建築既有的情感、性格和特質非常令人興奮。他保留整體外觀的完整性,通過削減和切割筒倉內部結構暴露出「骨骼」,同時塑造新的空間序列,塔樓則被重新規劃。

穀倉原建築表面附有一層米黃色塗料,看上去有些輕飄,赫斯維克認為這是一種「不恰當的表皮」, 於是將其剝除,露出裡面厚重、溫暖的混凝土肌理,便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灰色外觀,這使得建築內外在材料方面得到統一。

▲底部被切割掉的筒倉形成高聳的垂直空間

▲被切割後的筒壁形成的私密空間

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外觀」是建築的標誌性或紀念性元素,但如何將「內部」變得同樣引人注目和令人難忘呢?「我強烈地感覺到需要賦予這棟建築一個『心臟』。」赫斯維克說,這個「心臟」源自於這棟老建築的原始功用—糧食,他們設法找到一顆穀物,將其進行數碼掃描後放大到10 層樓高,並基於這個形態進行雕刻。

這顆放大的穀物被模擬放進筒倉中央底部,將筒倉壁沿穀物外形進行切割,再把切割掉的「穀物」掏空。這是一種通過解構獲得空間的方式,好似在深土中進行挖掘。赫斯維克第一次使用這樣的建造方法,但他對此充滿信心,甚至調侃道:「我唯一的遺憾是不能將那顆切割下來的『穀物』安放在博物館旁邊的廣場上,幫助人們理解空間的正負形關係。」

被掏空後的負形空間成為博物館的中庭,中庭上部還保留著切割後剩下的筒壁,原始筒壁只有180 釐米厚,因失去底部支撐而變得搖搖欲墜。於是建築師沿原混凝土筒壁澆築了240 釐米厚的新混凝土層,形成總厚度420釐米的雙層筒壁,這樣的強度足以對抗地心引力。

建築師對切割後的筒壁斷面進行拋光,光滑的表面與混凝土粗糙肌理形成對照。每個筒狀結構頂部都裝有直徑6 米的夾層玻璃,成為一個個圓形天窗,將光線引入中庭,部分圓筒內部則安裝了垂直電梯和旋轉樓梯,成為聯繫上下的交通空間。

深邃的縱向筒狀結構意外創造出完美的聲學效果和神聖意味。「它構成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受,雖與宗教無關,但當我們感受到從頂部照入的燈光時,仍舊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赫斯維克解釋道。

未切割的筒狀結構被整體拆除並改造為展覽空間,塔樓下部與筒倉高度一致的部分同樣被改造為展廳,博物館的展廳總面積約6000 平方米,是完全現代化的展示空間。

它獨立於建築強烈的空間特徵,具有自己的空間秩序,純粹地服務於藝術品展示。除此以外,屋頂花園、藝術品存儲保護區、書店、餐廳、酒吧及閱覽室也分佈於博物館各處,塔樓上部則被改造為一間精品酒店。

赫斯維克將筒倉上部高聳的塔樓設想為一座燈塔,他說:「在構想如何將玻璃融入現有結構時,我們認為不能使用枯燥無味的平面玻璃,那會使人誤以為這是一棟辦公樓、呼叫中心或是公寓,所以我們針對與現有框架的結合方式進行了反覆思考。」

最終,受到威尼斯燈飾的啟發,赫斯維克產生製造一種凸面玻璃的想法,玻璃嵌入原建築網格狀的混凝土框架並向外鼓出,在形態及質感方面都與原建築形成巨大的反差。

每扇窗都由56塊手切的玻璃面拼接而成,高5.5米,凸1米,用鋼條連接固定以保證穩定性,遠遠看去好似一個個可以透光的萬花筒,或是夜晚懸於空中的發光晶體。

2017年9月22日,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在開普敦V&A碼頭正式向公眾開放。赫斯維克為這棟原本暗淡的建築賦予某種帶有超現實意味的特徵,建築改造演化為一次歷史存續與未來創造力的結合,也成為促進非洲大陸博物館文化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 ◆ ◆ ◆ ◆

*赫斯維克其它作品欣賞:

英國館 / 上海世博會

2010年

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是一個立方體結構,從外表面上伸出密密麻麻的銀色「毛絨」,整體很像一顆蒲公英。整個展館一共安裝有6萬根透明亞克力桿,在每根亞克力桿的頂端都鑲嵌植物的種子,一共 25萬顆,當風起時,它們便會微微搖動。

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 / 新加坡

2015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被赫斯維克設計成一棟多孔狀建築,學生可以從各個方向進入到一個巨大的中心公共空間內,12個塔樓都由一間間教室逐層建造堆疊而成,各自很小卻能完成不同教學功能,人們還可以在走廊、花園裡休息,會面,交流。

BFC文化藝術中心 / 上海

2016年

BFC藝術中心是由Foster Partners建築事務所設計,邀請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設計師Thomas Heatherwick擔任美學顧問,並作為主創設計師。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戲劇舞臺和傳統服飾上那些美麗的流蘇裝飾。三層獨立可移動「流蘇」幕簾系統,將建築打造成會「跳舞的房子」。構建三層流蘇幕簾的是675根長短不一的金屬鋁管。設計團隊還以中國古典紋飾為靈感,在金屬鋁管上篆刻不同的花紋。

- 以上 -

編輯| Carlo

來自網路/谷德/INTERNI

原創整理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近期活動:

詳情請用微信掃描圖中二維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