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3月02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灣颱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月初對國會發錶國情諮文演說,清楚指齣中共多年來對美國就業與財富的竊取“已經結束”。專傢分析,為因應美國製裁措施,中國大陸勢必加強自主研發,未來對科技人纔的需求將更加殷切,是否加速對颱灣的惡意挖角行為是觀察重點。

川普2月25日宣佈關稅休兵期限延後,以利達成貿易談判。他在國情諮文中錶示,美國正緻力於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中共必須做齣“真正的、結構性的改變”,結束不公平的貿易做法,減少長期的貿易逆差,保護美國的就業。“隻有做到這些,美中之間纔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川普並強調,美國正在嚮中共錶明,“在多年來把目標對準我們的産業、竊取我們的知識産權後,對美國就業和財富的竊取已經結束瞭。”

文化大學國發所教授高長錶示,未來美中兩強的競爭會更激烈,美國對中國大陸技術轉移的封阻會更不遺餘力,因此中方必須花費更多心思,投入自主研發與開發技術,目前北京不提“中國製造2025”這個名詞,但提不提是一迴事,重點是要怎麼做,“美國封殺中國大陸已經是事實,不是短期內經過協商可以解決”,中國大陸在産業發展上受到歐美各國的阻撓會更多,整體産業發展的進度,或許將因此而拖延。

他提到,為強化産業技術方麵的領先優勢與價值鏈上的主導地位,未來歐美與中國之間的産業競爭將更直接、更激化。美國可能在競爭規則和國際貿易規則上做文章,使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客觀上會對大陸製造業升級形成製約。

“歐美國傢基於國傢利益,不會輕易將核心技術轉讓給大陸,跨國製造業尤其是中高端製造業嚮大陸的轉移速度將放緩,技術引進的內容與速度同樣會受到影響。”

高長說,中國發展現代製造業依靠先進國傢的直接投資和技術外溢,未來麵臨的國際形勢將更嚴峻;今後的産業技術創新動能,勢必更加依賴本身的自主研發,未來對科技人纔的需求必更加殷切,是否加劇對颱灣的惡意挖角行為,是下一波觀察重點。

另外,高長也指齣,有鑒於兩強相爭,中長期內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恐無止境,在對岸的颱商難免遭受池魚之殃,在中長期的經營策略上,他提齣四大方嚮:首先是“調整接單模式或轉單齣口”,也就是透過接單地點的調整,將美國訂單安排到大陸以外的工廠生産;或透過第三地轉單及半成品加工方式,繞開大陸直接齣口及原産地證明。

其次是“分散生産基地”,意即重新思考生産基地全球佈局策略,但必須體認生産基地轉移也有侷限。事實上,颱灣高科技産業早已在印度、墨西哥、越南、泰國及歐盟等地設廠投資。

第三點是“創新技術、開發新産品”,逐步調整過去以“製造成本”為主要考量的佈局策略,積極投入升級轉型,藉由智慧製造,提高産品附加價值,提升國際競爭力。

最後則是“開拓新市場”,也就是採取市場導嚮動因的企業國際化策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高長指齣,颱商除瞭中國大陸市場之外,在美國“再工業化”、吸引部分跨國美資製造業迴流的過程中,應尋求跟美國有更多閤作機會,或許是未來發展的方嚮之一。◇

責任編輯:於凝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