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娘子军G46A.jpg 幕后娘子军G46B.jpg 幕后娘子军G46C.jpg 幕后娘子军G46D.jpg 幕后娘子军G46E.jpg 幕后娘子军G46F.jpg  

1977年02月28日出版

(电视综合周刊46期 P80~P85)

幕后人物:

萤光幕后的娘子军

助理导播甘苦谈

●文/朱薇薇

 

一般人的印象里,电视从业员皆以男性为主,自制作人、编剧、导播、工程人员、现场指导……以至剧务皆然。以实际情况来说,三台的确男多于女,但是有谁知道,在电视作业过程中,在众男生包围的情势下,唯一不可或缺的「女要人」──助理导播〈AssistantDirector简称A.D.〉,究竟扮演著什么角色?

 

襄助导播

功不可没

 

打个比喻就可略知一下A.D.的重要性──

如果说,电视台的导播是一个节目的「总经理」,那么助理导播就是他的「秘书」;如果把导播比喻做「三军总司令」,那么助理导播就是「参谋长」了。

她──虽然是个幕后的人物,但是节目的好坏,竟经常掌握在她们的手中。

国内的三家电视台里,助理导播是清一色的「女生」。她们经常自嘲道:我们这群呀!在导播眼里根本就同男孩一样,要是没有男孩的那股「劲儿」,还真不能吃这行饭呢!

安置A.D.的单位,在台视与华视叫「制作组」,中视叫「导播组」。

当节目在现场播出或录影的时候,「副控室」〈Sub-ControlRoom〉是A.D.的「小天地」。她不但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还要理智的「念念有词」,一分一秒的提醒导播、提醒音效。

「副控室」是制作节目的重要关卡,它的成员除了唯一的女生A.D.外,还包括导播〈P.D.〉、技术指导〈T.D.〉兼枢钮员〈Switcher〉、成音人员〈Audioman〉、音效〈S.E.〉、灯光师〈Lighting〉等。

A.D.的工作程序可分为三大单元──播出〈或录影〉前、中、后,而在「副控室」的作业,是属于「中段」作业程序。

 

女性专业

刻苦耐劳

 

为什么「助理导播」都是「女性」担任?做这个工作须具备些什么条件呢?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吗?

综合了三台制作人、导播、助导们的一些意见,大家一致认为:A.D.的工作是极需「耐性」的,这可解释为什么A.D.都是女性担任的原因。

至于应具备的条件大致如下:有吃苦的精神、灵活而聪颖的头脑、艺术的修养、健康的身体与敬业的精神。

能否胜任A.D.的工作,除了视其是否具备上列条件外,「专业训练」并非十分重要。做这个工作,只要有三分理论就足够了,经验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工作繁重

待遇不一

 

前述,仅是录制前的准备工作。此外,A.D.要参与排练、纠正演员台词、记录每场时间、给出麦克区、灯光区、摄影和位置图……。

再就谈到播出〈或录影〉中的工作。A.D.在「副控室」里,必须像秘书一样,协助老板〈导播〉,Cue〈指示〉音乐、音效的起落变换,以及灯光、图片影片的穿插等等事项。

这么多烦琐又紧张的工作,她们所得到的待遇又是如何?

台视自开播以来,就没有将A.D.列入编制内。据说最近也不会有所改变,所以她们的待遇始终不固定。同演员一般,每次作完节目领「酬劳」,过年过节没有奖金。

根据六十五年八月一日起实施的「节目费用给付标准」,A.D.的酬劳是这样的:就戏剧节目来说,三十分钟二百二十元,六十分钟三百五十元,九十分钟五百元。就综艺节目来说,三十分钟二百元,六十分钟三百元,九十分钟的综艺节目国内少见,因此没有一定标准,照理是按比例算的。

 

三台制度

各不相同

 

据台视A.D.称,平均月入少则三、四千,至多一万元左右,这要看作节目的多寡而定。此种没有固定薪水的好处是:随时都有钱可拿,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通常「外制」的节目给付的酬劳较高,半小时节目A.D.可拿七百元,是「内制」的两倍,因此台视的A.D.都喜欢作「外制」节目。

台视目前较常作节目的A.D.有八位,平均年龄二十五、六岁,只有一位已婚,结婚率相当低,导播们也特别的关心她们。

事实上在三台中,台视的A.D.平均年龄最小,若说结婚,还早了一点。

台视的A.D.有许秀燕林芳淑陈海蒂杨褒曼朱莉莉林文芝萧频余敏慧等。她们在做节目方面,并没有小组〈Team〉编制存在,只是做久了,某位导播与某位A.D.合作得较好,就自然地产生类似Team

的型态,实际上并没有Team的硬性规定。

中视的A.D.是属于编制内的。在中视做事就如同公家机关的职员,享有一切的福利;每年有年终奖金,退休时还有退休金。

每月领固定的薪水,福利好又有保障,所以中视的A.D.极少有更动。

在待遇方面,中视的A.D.依年资等级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一位资浅或新进的A.D.,月入大约七千元左右,资深的A.D.则近万元。当公教人员待遇调整时,中视的A.D.待遇亦随之升值。

 

幕后英雌

鲜为人知

 

中视的导播组与其他两台略有不同,他们分成十三个小组,每一小组由一位导播、助理导播、现场指导组成,通常是每隔一年或一段时间后,作一次调动。

所以中视就有十三位A.D.,她们是包珈白汝珊宋秀兰李宝明李花岗沈安娜李蓉蓉郑经英李苏莉苏倩金谢曼莉张玲惠黄蕊等。平均年龄二十九、三十岁,十三位中四位未婚。在中视并没有「婚姻问题」存在。

华视的A.D.亦是属于编制内的。原先单位名称是「导播组」,但最近更名为「制作组」。在编制上的职称有两种──一为导播一为副导播,副导播包括「助理导播」与「现场指导」,但一般仍称A.D.、F.D.而不呼其为「副导播」。这种编制实与台视中视不同。

华视有十位A.D.,她们是方小蕙林京珍常崇蕙唐台龄郎丽瓖何二珍陈丽华舒亭亭范钟秀陈郁君,平均二十六、七岁,其中三位未婚。

在工作上并没有小组存在,而是随时按各人特长而调配工作。

由于是编制内的关系,华视的A.D.待遇也是薪水制,每年调整一次,新进的A.D.月入六千五百元左右,资深则近万元,其他福利亦相当不错。

A.D.是女性工作的范围之一,她们在三台虽仅三十二人,但是以她们工作内容的忙碌与敏捷,实是这一代所女性的典型之一。当我们观赏任何一个国内自制的电视节目时,总该了解有三十二位能干的女性,曾为「它」流汗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