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智能不會完全替代傳統產業,而是會成為改進傳統產業的工具。反過來看,傳統產業的巨大需求也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人工智能不能偏離傳統產業。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將催生更多的人工智能需求和技術革新要求。
       人工智能的熱潮洶湧襲來,在為人們提供更加便捷和有趣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給我國傳統產業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為其發展注入新動能、釋放新動力。
       人工智能會替代傳統產業嗎?當 “阿爾法狗”擊敗人類最優秀的圍棋手時,人們面對剛剛起步就釋放出巨大能量的人工智能,難免存在這樣的疑問。事實上,未來人工智能或許會淘汰一些低端的傳統勞動力,但也相應地會創造高端的新型勞動力,從而帶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因此,應該說人工智能不會完全替代傳統產業,而是會成為改進傳統產業的工具。反過來看,傳統產業的巨大需求也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人工智能不能偏離傳統產業。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將催生更多的人工智能需求和技術革新要求。
       人工智能利用新興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生機。當前,消費需求升級對精益化、精細化、創新性生產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產業以往的研發模式、生產模式和產銷平臺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藉助人工智能,反而將進一步打破制約傳統產業發展的瓶頸,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從設計、研發到生產、管理的全生命週期,提高傳統產業的效率和效能。
       具體來看,在生產和研發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改進研發設計模式,使企業更加快速、準確地把握市場的千變萬化,發掘個性化需求,強化傳統產業特色、差異和創新發展的能力。人工智能也能幫助企業豐富、延伸服務功能,促進產品服務化,形成製造與服務、企業與市場更加良好的互動機制。面對要素成本和資源環境制約,人工智能還可以提高設備和資源的利用效率,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深化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內涵增長的路徑。在組織和管理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也將推動企業建立新型組織結構、業態模式和運營方式,降低管理成本,形成越來越多的智能企業、智能工廠。隨著人工智能應用逐步深化,除了模式轉換和效率提升,傳統產業還將迎來更多翻天覆地的變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