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einthebox_00_011.jpg

▲大家都知道iPhone手机很贵,硬是比Android的手机价钱更高,而且手机的维修费用更贵,一但过了保固期,换个物件可能价钱就可以换支Android一般规格的手机了,更别说等待料件的时间,之前台湾没有Apple直营的Apple Store门市的时候,运气差手机还可能送去新加坡或是大陆,现在有了直营店,似乎等待时间并没有缩短多少,可以说,价格贵、维修贵、等待时间长,所以一过保固,满多人的维修就会到外面的手机行来寻求协助。

这支iPhone6 Plus是2014年底买的,使用上也已经快到4年的时间,这支手机是Apple所出的第一支大萤幕5.5吋手机,有很棒的手机使用回馈,但是也有个大缺点就是触控萤幕常出问题;这支手机是买给老婆用的,其实使用上差不多快满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出现触控不良的问题,那个时候的解决方法就是重新开机,异常状况就会解除,所以也没当作一回事,后来触控不良的情形越来越频繁,这时已经超过保固1年的时间,我就买支iPhone6s Plus给老婆用,旧机就我来用,反正我自认方法很多,比较可以处理;后来我也遇到几次触控不良的状况,除了发生频率变多之外,不良的状况也满多种的,除了触控消失,就是不能点啦,按萤幕没反应,后期另外出现乱点的状况,乱跳各个APP,或是乱点APP里面的内容,或是乱打电话,那时候反正过保了,查了一下网路上的资讯,看是要关闭哪些设定也都试了,SIM卡槽退出来再装上去也试过,后来就连萤幕都拆下来再装上也试了,后来发现拆萤幕解决的方式最有效,可是解决不久就又发生同样的状况,所以还是回到Apple的维修体系检查,检查结果是触控异常,因为过保的关系,维修费用要换整套的萤幕与触控模组,费用是12张小朋友,这也太多了吧,所以最后决定到外面找厂商来换,而且换的是原厂的萤幕,不是副厂的,这点是厂商说的,实际状况我也不清楚是否正确,7张小朋友换了萤幕后就正常了,很顺呦,手机又回魂了,可是好景不常,这次不到1年的时间,正常来说大概7个月左右就出现轻微触控不良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一直都是以拆萤幕的方式来解决的,拆完后就好,能撑几天不知道,直到现在看到救星盒子的这项产品引发了我的兴趣,也挑战我的自行拆解组装手机萤幕的能力。

 

Saveinthebox_00_020.jpg

▲也许是Apple推出的第一款大萤幕手机的关系,还记得吗?新闻上常出现iPhone被坐弯的状况,而最容易被撞弯的位置就是图片上的紫色虚线位置,也就是侧边按键的位置,相对于其他位置来说,边框的厚度也比较窄,容纳按键的空间也造成边框的结构减弱,所以一放在裤子口袋,不小心一坐下去就把iPhone给坐弯了,它的影响除了让手机变弯了之外,如图面上蓝色方框的位置,在电子板的另一侧就是触控晶片的位置,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触控功能受损也说不定,我家手机的状况其实是没有弯曲的,但是触控会有问题。

图面上的电池是副厂的,因为使用的时间也久了,电池消耗的也快,蓄电量其实已经低于70%,虽然Apple有针对手机电池做更换的活动,因为我的萤幕有经过非原厂的拆解动作,所以是不受理更换电池的,所以只能在外面找手机行做更换。

 

Saveinthebox_01_010.jpg

▲这是救星盒子里面的内容物,从右至左分别是工具组、萤幕、零件置放板及操作说明书。

 

Saveinthebox_01_020.jpg

▲这是所有内容物展开的摆放;右侧的工具组里面有吸盘、螺丝起子、撬板及镊子。

 

Saveinthebox_01_030.jpg

▲包装盒内侧也有简单版的说明。

 

Saveinthebox_01_040.jpg

▲操作说明书展开后的正面;基本上建议是使用者先扫描说明书上的QR Code,会连接到救星盒子的官网,在里面找到您所要更换的iPhone型号,进入到各单项产品页面的下方就有组装的影片可以参考了,建议是先看一遍影片了解有哪些步骤,接著透过书明书背面与零件置放板就可以开始更换动作了。

 

Saveinthebox_01_050.jpg

▲这是操作说明书的背面,内容会按照维修的动作一步骤、一步骤的以图示指导使用者来做更换的动作,中间的图案就跟零件置放板是ㄧ样的,零件置放板也要放在这个位置;整体来说是不是跟我有同样的感觉?好像在玩大富翁的感觉耶,设计配置就跟纸版大富翁的类型是相同的。

 

Saveinthebox_01_060.jpg

▲零件置放板,本人是很喜欢拆东西的,工作的关系有产品要拆解大部分都会经由我来处理,所以就拆解来说个人算是满有经验的,因为现在3C产品最常用到的固定结构除了塑胶卡扣之外就是螺丝了,以螺丝来说,简单的小产品也许3-4颗,大型的产品可以多达10-20颗,重点是规格长度还不同,所以我在拆下螺丝的时候会将螺丝在旁边按照相对位置摆放好,这样要回装时就可以照原位置拿取了,组装的程序就一定会正确,但是这种方式就会怕不小心有东西碰到了这群螺丝或者是根本需要好几天才会需要组装回去,这几天可能会不小心被别人碰到,碰到就麻烦了;而救星盒子就给了使用者很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这个零件置放板,基本上主要是来专门放置螺丝的,而且用数字及不同颜色来区分,按照说明书步骤完成后就将该步骤的螺丝放置到正确的位置,这样就不会乱了,而上方尺寸比较大的红色边框区域是放置其它拆下来零件用的。

 

Saveinthebox_01_070.jpg

▲螺丝工具,附了3种的螺丝头,分别是专拆手机下方的两颗五角梅花螺丝头以及两支十字的螺丝头,基本上这两支十字的只会用到小支的,螺丝头用磁性可以吸附在螺丝起子上,当然这样起子尖端也会有磁性,也比较容易吸附这些小螺丝,这里有个小提醒,千万不要使用没有磁性的螺丝起子来组装这类精密的小产品,除了装起来不方便之外,一旦螺丝掉落还不容易取出呢,所以有磁性是很方便的操作形式。

 

Saveinthebox_01_080.jpg

▲救星盒子里的萤幕正面。

 

Saveinthebox_01_090.jpg

▲萤幕的背面。

 

Saveinthebox_01_100.jpg

▲萤幕背面的上方。

 

Saveinthebox_01_110.jpg

▲萤幕背面的下方。

 

Saveinthebox_02_010.jpg

▲开始拆解萤幕之前先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先将零件置放板放置在说明书的正中央位置,步骤上从左下角往右方以逆时针的方向来动作,当动作绕回到左下角的时候就是完成拆解的动作,之后就以顺时针的步骤反向做组装的程序,这样的组装变得更为容易了。

 

Saveinthebox_02_020.jpg

▲开始拆解萤幕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先将手机关机,以避免不正常的关机造成资料或手机内部的损坏,当然要拆之前,有装保护壳的也要先拆掉,至于萤幕保护贴的部分,在拆解过程中有可能损坏掉,反正撕下来大概也不可能重贴了,再加上会用吸盘拉萤幕起来,避免保护贴被拉破,就先拆下来吧。

 

Saveinthebox_02_030.jpg

▲装上五角梅花螺丝头到起子上,然后将手机下方的两颗螺丝拆下,记得螺丝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虚线放进置放板上相对应的洞洞里。

 

Saveinthebox_02_040.jpg

▲将吸盘吸附在手机萤幕下方,也就是靠Home键的这端,小心的用力将萤幕拉起,待萤幕与边框出现小缝隙的时候,使用撬棒使之撑开,并往两侧渐渐移动往手机上方撬开萤幕。

 

Saveinthebox_02_050.jpg

▲当萤幕被拆开后,毕竟手机上的锂电池是有电的,避免意外发生,原厂是建议要将锂电池跟手机断电,也就是要将电池的连接器给断开,我们使用小支的十字头将两颗螺丝卸下。(要不要卸下电池的连接器,个人以往拆萤幕的经验与网路上搜寻的拆解影片,似乎是没有太多安全问题的,所以这部分连接器我是都没有拆,当然原厂有安全考量,建议使用者还是麻烦一点就拆吧。)

 

Saveinthebox_02_060.jpg

▲使用镊子将金属盖板移除并放置在置放板的上方红线洞洞里。

 

Saveinthebox_02_070.jpg

▲使用撬棒将电池的连接器撬开,撬开后锂电池就与手机断开不通电了。(撬开连接器时要小心,毕竟手机里面都是使用FPC的小型连接器,撬坏了就麻烦了。)

 

Saveinthebox_02_080.jpg

▲拆解右侧上方的软排金属盖板的螺丝,这部分要小心,盖板被5颗螺丝锁固定,其中下方3颗螺丝的长度是相同的外,跟其余两颗上方的螺丝长度都不相同,我有用颜色在图片上做区分了,这里有3种螺丝,螺丝拆解下来要放在对应的置放板洞洞内,怕拿错螺丝锁错洞,拿到短的螺丝锁错的洞,就会锁不到牙没固定了,拿到长的螺丝锁错洞,可能锁太多锁破下方的电子板或是锁不到位让螺丝帽凸出造成组装问题,所以按照图面指示要好好的收纳卸下来的螺丝。

 

Saveinthebox_02_090.jpg

▲将软排上的金属盖板移至置放板上。

 

Saveinthebox_02_100.jpg

▲金属盖板内有4条各有不同功能的软排连接萤幕组件与手机电子板,各条的功能本人是不了解,但是拆解动作倒是很简单,使用撬棒小心的将4条软排的连接器撬开。

 

Saveinthebox_02_110.jpg

▲萤幕模组完全跟手机本体脱离。

 

Saveinthebox_03_010.jpg

▲萤幕模组的上方除了前相机外,大部分的感测器也都在这里,而下方就是Home键与指纹辨识的位置,所以图面上的蓝色虚线内的物件也要先跟萤幕分开,之后这些物件才可以装在新萤幕上。

 

Saveinthebox_03_021.jpg

▲使用小支十字头将萤幕上方的金属盖板上的三颗螺丝卸下。

 

Saveinthebox_03_030.jpg

▲使用镊子将金属盖板移到置放板上。

 

Saveinthebox_03_040.jpg

▲现在的手机越做越薄,所以内部许多的模组都是使用软排来做连接,很多物件都是跟软排固定,而这些模组都是使用双面胶或胶水,用黏的方式来做固定,这样的尺寸才会比较薄而且牢固,所以反向如果要拆解下来,就可以透过吹风机加热的方式让胶体硬化减低黏性,要拆就会比较好拆了。其实使用吹风机是我认为一般使用者比较不熟悉的步骤,包括我在内要判断吹多久的热风实在很难拿捏,更不用说每台吹风机的热风温度是多少也都不相同,所以很难在说明书上写一个温度与时间,我是用热风先吹个10秒钟后先试拆一下,如果拆不下来再吹一遍直到可以拆为止啦。

 

Saveinthebox_03_050.jpg

▲使用镊子将听筒移至置放板上。

 

Saveinthebox_03_060.jpg

▲使用撬棒小心的将固定光线与距离感测器的软排撬开与萤幕模组分离。

 

Saveinthebox_03_070.jpg

▲将图面上的连接器拆下后,该模组就可以完全脱离萤幕模组了。

 

Saveinthebox_03_080.jpg

▲拆解萤幕下端,也就是Home键部分的固定结构,先将两颗螺丝卸下。

 

Saveinthebox_03_090.jpg

▲使用镊子将金属盖板移除。

 

Saveinthebox_03_100.jpg

▲使用吹风机加热将该区域黏胶的部分松脱。

Saveinthebox_03_110.jpg

▲使用撬棒将左边的连接器小心的撬开。

 

Saveinthebox_03_120.jpg

▲使用撬棒将软排撬开脱离萤幕模组。

 

Saveinthebox_03_130.jpg

▲将Home键模组脱离并放置置放板上。

 

Saveinthebox_04_010.jpg

▲这部分拆解就是要拆萤幕后方的金属盖板,总共有8颗螺丝,2种长度。

 

Saveinthebox_04_020.jpg

▲金属盖板的固定被解开,但是下方还是有一小段软排跟萤幕连接。

 

Saveinthebox_04_030.jpg

▲使用撬棒将金属盖板下方的软排撬开。

 

Saveinthebox_04_040.jpg

▲金属盖板完全脱离萤幕。

 

Saveinthebox_04_050.jpg

▲这是拆解下来的螺丝与零件放置在置放板内的状态,这样的螺丝分类效果非常好,不易错乱。

 

Saveinthebox_05_010.jpg

▲拆解完毕后就是重新更换新萤幕的步骤,图面上方是拆下来的萤幕后金属盖板,下方的是救星盒子里所附的iPhone6 Plus萤幕。

 

Saveinthebox_05_020.jpg

▲新的萤幕后方有贴上一层粉色的保护膜,再装金属盖板之前记得保护膜要先撕开。

而之后的组装动作就完全是拆卸动作的逆向处理,其实满简单的,因为内容跟拆解是相同的图片,这阶段我就不再重复附图了;虽说是简单,但我是认为组装比拆卸来的困难,以螺丝来说,拆螺丝跟将小螺丝锁上去,锁螺丝比较难一点,另外就是之前我们有用吹风机加热让软排黏贴的胶硬化减低黏性,这个动作让软排已经不黏了,使用者可以自己加黏小段的双面胶,要使用薄型的,当然不黏也是可以装啦,只是实际组装上要小心一点,注意零件安装的位置与深度是否正确,其余的步骤其实还好。

 

Saveinthebox_05_030.jpg

▲组装完记得将萤幕正面的保护膜给撕掉。

 

Saveinthebox_05_040.jpg

▲开机使用后,触控的感觉更好了,虽然没办法跟我手上的iPhone8 Plus相比,但是跟之前的旧萤幕比较的感觉,触控是有差异的。

 

Saveinthebox_06_010.jpg

▲这次更换iPhone6 Plus萤幕结果应该是成功的,很简单的结论就是恢复了之前的触控手感,也没有触控不良、按压无反应或者是乱点乱跳的状况,以旧手机来说玩游戏也很顺畅,我想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这个正常的状况可以撑多久,关于这点我就不知道了,我也才刚换好而以,所以可以正常使用的时间这里无法告知,但是心中希望这支手机可以再战个一年吧,这样就满足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要同时组装加拍照,所以整个过程花了满久的时间,我大概花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成拆解、组装及照相的动作,当然如果只有拆解及组装的话,整体时间会短很多,因为萤幕换好了也不大可能现在再重新来一次,所以我也无法分享自己纯更换到底要花多久的时间。

在关于更换的过程中,我是觉得救星盒子里有满多好的设计让整个萤幕更换更为简单,以下是我的整理:
1.每款iPhone都有不同的更换Youtube影片,一步步照著做很容易完成。
2.操作说明书设计的很直觉简单,也很容易引导使用者完成各个步骤。
3.零件置放板的设计很棒,让各种拆下来的螺丝及零件有各自专属的位置摆放,不会误装。

更换过程中也会有稍为困难的地方:
1.过程中有两个需要使用吹风机加热的地方,这一点我就不知道热风需要吹多久,我是吹个10秒然后试著拆解,再拆!
2.软排上的连接器拆解也有点难度,毕竟尺寸小,拆装有一点难度,不晓得要用多少力道。
3.有些是软排黏贴在机壳上的,撬棒的施力程度这点新手会有点难拿捏。
4.有吹风机吹过的地方该黏性都会减小,组装时几乎都不太黏了,对于组装的过程会增加一点难度。
5.萤幕连接本体电子板的右上角4条排线,拆是很好拆,装就有点难了。

因为我之前就已经有萤幕拆装的经验,现在虽然在换萤幕上多了一些步骤,但也还在我可以简单完成的程度,但是对于新手没拆过的使用者来说,除非真的很热血、有其他相关经验,其实我还是建议可以选择iPhone预约到府维修的服务来做iPhone萤幕维修,毕竟救星盒子公司的人员经验多,真有一些突发的状况也知道如何来处理,厂商也有更换电池的服务呦,以本人住在新北市来说更换萤幕需要多付500元的维修费,时间大概只需要半小时左右,原因是怕因为没经验不小心弄坏了排线或连接器,到时真的会得不偿失。

当然我个人对于这次的更换除了功能上的满意之外,自己拆解组装的成就感也满大了,自己动手的乐趣也很大,每一步都是一个小挑战,很高兴我完成了。

如果想多了解救星盒子的产品请连结

官网: https://www.saverinthebox.com/

部落格: https://www.saverinthebox.com/diylifestyle/

粉丝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Saverintheboxcompany/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QnGYGU1ixaLAST_w39-IQ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