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茶23號茶樹。
臺茶23號茶樹。   圖:農委會/提供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為了增加臺灣紅茶風味多年化,多年來積極選育具有特殊風味,繼臺茶18號及臺茶21號等適製紅茶之優異品種後,茶改場又成功選育出臺茶23號新品種,為臺灣紅茶產業再增添生力軍。

茶改場表示,紅茶是世界產量最多,且消費量最大的茶類,臺灣茶產業於70年代由外銷轉為內銷後,產製銷之主力茶類以部分發酵茶為主,至88年臺茶18號(商品名紅玉) 育種成功,接續又於98年育成臺茶21號(商品名紅韻) 及此次之臺茶23號新品種,帶動臺灣紅茶產業蓬勃發展。

茶改場提到,臺茶23號為該場魚池分場自臺北帝國大學山本亮教授27年於安徽省祁門茶區採集之茶樹種子,由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經多年觀察試驗研究,於90年挑選品系「祁辦1」,並於104至106年完成與青心烏龍為對照品種的品系比較試驗。

茶改場強調,臺灣紅茶近年來多以適製烏龍茶的小葉種茶樹於夏秋兩季採收茶菁來製作,然而一般小葉種茶樹所製造的紅茶品質與大葉種茶樹所製作之紅茶品質仍有差異,臺茶23號為小葉種茶樹,且一年四季均可產製優質紅茶,茶改場將積極推廣茶農種植,以增加臺灣紅茶的多元選擇。


臺茶23號茶樹。
臺茶23號茶芽。   圖:農委會/提供
臺茶23號茶樹。
臺茶23號成茶與茶湯。   圖:農委會/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