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又要寫作文!」孩子犯難了。

「媽媽,這道作文題我不會寫。」

「嗯!你可以寫寫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

孩子撓了撓頭——「這要怎麼寫呢?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呢?」

媽媽停頓一下——「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吧!」

孩子拿起筆洋洋洒洒寫了幾百字!自我感覺很不錯,收好書包玩去嘍! 孩子上交作文,老師說:「不合格,回家重寫吧。」孩子一臉沮喪,「天啊!又要寫作文」。

說到作文,孩子們總有畏難情緒,感覺不會寫,沒有思路。那是因為你忽略了重要的一步——

很多孩子不愛寫提綱,覺得寫提綱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因此往往是一拿到題目就直接動筆寫。孩子們隨筆一揮的文章大多沒有亮點,行文也不夠曉暢。說到底,還是他們心中對於寫作提綱沒有好感,不明白為什麼非得要先寫個提綱。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提綱的那些事兒。 著名學者朱光潛說「文章有許多話要說,究竟從何說起?哪個應先說,哪個應後說?哪個應割愛,哪個應作為重點?主從關係如何安排?這時候面前就像出現一團亂絲,剪不斷,理還亂,思路好像走入了一條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緒意亂。這就是難產的痛苦。」

老舍先生也說「儘管我們只要寫二、 三千字,也須先寫個提綱,有了提綱,心裡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了,先麻煩點,後來可省事」。

總的來說有了作文提綱,下筆心中有數,可以防止文章畸形,或跑題、偏題、離題,也可防止頭重腳輕等現象,這是有效提高寫作水平的好方法。那麼提綱到底該怎麼寫?當然得先在腦海簡單構思,再動筆寫提綱。唐朝詩人王勃寫詩前,都要躺在床上大「睡」 一陣,好好地想一想一首詩怎樣寫為最好。這裡不是要同學們寫提綱前都先去睡一覺,而是要先認真構思,構思是讀題、解題的環節。接下來用四個關鍵詞來教同學們如何列出好提綱。第一個關鍵詞是:有順序。一般來講提綱包括三個部分a擬定標題b主要內容和中心c結構安排

這裡的順序是指提綱的先後順序,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全文準備一共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麼,以小標題的形式羅列出來。

第二個關鍵詞是:劃重點確定好重點要寫的內容。依據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定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等字樣; 重點段要適當分層(分出幾個條目),先寫哪層、後寫哪層,具體列出準備重點寫的步驟。來看一個同學寫的提綱。 題目:《記一次勞動》 段落安排:(1)開頭。(2)勞動經過。(3)結尾。這份提綱過於簡單,從中推想不出文章的內容和情節,因為一般文章都有開頭、中間、結尾三個主要部分。

來看另一份。

題目:《他進步了》中心思想:通過寫小冬做的兩件好事,反映他勇於改錯和不斷進步的品質。段落安排:(1)以前小冬常常打架罵人(詳寫)。(2)最近小冬做了兩件好事(略寫)。 ①為學校栽了兩棵小樹。 ②放學路上拾到一個錢包,交還失主。(3)在班會上,老師表揚了他(詳寫)。的確,這份提綱的基本順序拎清楚了,但這份提綱也出現了明顯毛病——詳略不當。重點本應該寫小冬「進步的表現」,而提綱中把「以前的表現」和老師的「表揚」確定為重點。如果照這個提綱行文,中心思想是無法反映出來的——從哪裡可以反映出小冬有「勇於改錯」的品質呢?所以同學們一定得認真推敲、修改。思考選材是否切題?立意是否明確、深刻?對選擇的素材也還需要進行取捨。第三個關鍵詞是:寫頭尾

常言道:好的文章有鳳頭、豬肚、豹尾。依據作文題目確定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選定素材後,,就要確定好開頭、結尾的寫作方法,並在提綱中簡明標註。

來看看這個同學寫的提綱。題目:《我的外公》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說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個珍惜時間、酷愛學習的人 。段落安排:(1)開頭:寫暑假中我隨媽媽去看望三年來未見面的外公(略寫)(2)中心部分:①外公善於利用時間——在一段時間內完成了看書等四件事(以描寫親眼見到的動作、神態為主——詳寫)。②外公把媽媽寄來買皮襖的錢買了書(以描寫親耳聽到的語言為主——略寫)。③外公教育我從小要認真讀書(以描寫語言、神態為主——略 寫)。 結尾:寫外公與領導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獎狀,進一步抒發我對他的敬愛。怎麼樣?這份提綱算是比較優秀的。首先中心思想明確、集中,有教育讀者的作用;開頭部分略寫事件起因,中間部分選材新穎,各段內容都緊緊圍繞中心思想展開,而且層層深入地寫了外公不僅自己酷愛學習,還教育「我」從小認真讀書;結尾部分通過側面描寫進一步來抒發對外公的敬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掌握好方法之後,相信你也可以寫好提綱。第四個關鍵詞:要堅持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寫作,堅持列提綱。列提綱是非常好的寫作習慣,有了提綱的約束,按「計劃」行事,寫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容易達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等要求。親愛的同學們,務必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好習慣哦!執筆:麥田格 盼盼老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