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美先後搶灘5G商用,引發全球範圍的廣泛關注。韓國運營商稱,5G智能手機支持的數據下行速率可達現有4G終端的20倍,用戶幾乎可以做到“瞬間”下載一部電影。然而,韓美5G商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比如基站數量太少、終端昂貴、高價資費、用戶體驗不好等問題。

  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任何新技術剛推出時,難以避免會遇到問題。5G作爲最新的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如此。”5G時刻到來,商用牌照發放在即,5G爲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初衷始終都不會改變,搶灘5G佈局既是通信行業發展需求,更是大國科技博弈的利劍。

  “韓企想贏得在5G技術領域的話語權”

  據韓媒報道,近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親自參加“韓國5G技術音樂會”,慶祝韓國成果全球“第一”。據此,韓國5G商用奪得世界頭牌。

  有外媒評論,韓國之所以如此注重全球5G“第一”的頭銜,是因爲該國素來重視科技,而且此前該國已經明確將5G視爲刺激經濟增長的優先項。

  “5G作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對社會、經濟、國力的促進作用已經屬於全球共識,是大國間科技博弈的重點。誰主導5G,誰就站在了未來經濟的制高點。”張雲勇指出,“韓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調整國家發展策略,從‘工業立國’向‘科技立國’轉變,以創新科技爲着眼點,促使韓國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韓國政府對科技的重視由來已久,且對科技強國的理念深有體會。”

  張雲勇告訴《人民郵電》報記者:“韓國快速實現5G技術發展和商用,有利於韓國相關企業在全球5G市場上搶佔市場先機,同時贏得韓企在5G技術領域的話語權,可以促進韓國國內5G通信設備製造商和零部件製造商快速發展。”

  “任何新技術都需度過陣痛期”

  儘管5G移動通信被稱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血管”,但是在韓美5G商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對此,張雲勇表示:“任何新技術剛推出時,難以避免會遇到問題。從以往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商用進程來看,建成一定規模的網絡、推出相對成熟的終端、面向用戶大量放號纔可稱之爲正式商用,整個產業鏈條每個環節的建設和部署都需要時間和成本,需要磨合,度過‘陣痛期’。”

  當前5G商用服務還處於發展初級階段,難免會出現問題,絕不能因此而否定5G的價值。張雲勇說:“5G的頻率比較高,穿透性弱,基站規模一般是4G的2-3倍,需要千萬的量級,完全覆蓋需要假以時日。”

  不可否認的是,5G帶來的新場景新業態,不僅改變生活,更可以賦能工業,改變社會。5G終端也會非常繁榮,各種款式、功能、價格的終端也會應有盡有。

  “經過兩到三年的發展,5G的資費一定不會高於4G,屆時大家可以用高性價比的5G的手機,享受5G的高速度、高體驗、高智能業務。”張雲勇告訴記者,“對於韓美目前5G發展過程中所遇到問題,屬於發展早期階段性的現象,只需稍加時日,5G一定會助力大家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新浪潮將惠及整個社會”

  縱觀過去每一代移動網絡在大規模商用、部署之前,產業界往往都會有較多的疑慮,包括到底有哪些“殺手級應用”、企業投資是否值得等。

  “過往的發展實踐表明,一旦網絡設施部署到位、通信能力得以增強,各類創新要素如人才、資金等在市場力量的引導下,就會爭相湧入,很多預料之外的場景、業務或產品隨即被挖掘出來。比如2G時代的短信業務、增值應用業務;3G時代的智能手機和移動App;4G時代圍繞人們衣食住行的各類新業態新模式等。”張雲勇表示,5G的到來也會引發新的浪潮,而且這個浪潮會惠及整個社會。

  張雲勇說,從國際社會看,韓國、美國、日本、歐洲都在相互趕超部署5G網絡,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吹響了5G商用的號角。5G的商用將全面提升我國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能力、加速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爲行業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平臺、新的機會,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全球5G的商用元年,從全球5G進展來看,中國位於全球5G商用化“領跑”的第一梯隊。目前,我國的3家運營商正在開展5G網下的端網協同測試,測試進度及規模均位於國際前列;全國31個省都在逐步開展5G創新業務佈局及應用示範。可以說,5G終端及網絡正在加快成熟,國內的5G商用步伐正在全面加速。

  在採訪即將結束時,張雲勇對《人民郵電》報記者說:“5G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成熟的5G終端與網絡,還需要優化的產業生態、創新的業務模式來促進5G產業繁榮向上發展。我們要挖掘基於5G的創新業務模式,激發各個行業對5G的業務需求,融合產業生態,通過5G賦能各行各業,促進產業升級、助力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真正實現5G改變社會的願景。

  編輯:於莉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