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否定我的能力,但請不要質疑我的人品【擺渡人】 新聞 第1張

-1-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朋友圈刷到這篇文章:《我不懷疑你的能力,但不看好你的人品》。

天,我讀第一遍的時候簡直氣炸了!

文章一開頭講了個故事——

朋友公司的一位經理跳槽,從領完年終的紅包到宣佈辭職,用了不到一週,收拾完東西入職新東家,發了條微信給他:雖然公司有規定離職要提前一個月,就用我入職以來加過的班抵剩下的日子吧。朋友創業的公司才開張不久,萬事開頭難,公司從C打頭的高管到剛入職三天的員工,天天無償加班到深夜幾乎是常態,他自知理虧,看到這條微信也只有苦笑一聲。

作者的朋友“苦笑一聲”,作者卻為朋友打抱不平起來,完全不覺得朋友讓員工天天無償加班到深夜有什麼問題,倒指責那個加班拿不到加班費就甩鍋的經理罪大惡極,酸溜溜地說人家“格局太小”“人品不行”。

然後作者又意淫了一下:“三年過去了,朋友的公司越做越大,規模比當初擴展了幾倍,可那位離職的仁兄,據說又跳了一次,卻像中了魔咒一般,依然在中層徘徊。”

好吧,我姑且相信這個結局是真的。

可是,一個靠剋扣加班費起家的老闆有什麼好驕傲的?

人家經理就算頻頻跳槽,窮困潦倒,過得也是自己的日子,輪不到你來指點他的人品吧?

-2-

在這件故事上,究竟是什麼讓我氣憤?

其實我並不贊同經理不告而別的做法,雖然老闆苦逼,老闆的朋友刻薄,但如果能提前一個月打個離職報告,這樣的告別顯然更得體。

但我更無法忍受的是作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人對己的雙標。

朋友讓員工天天免費加班到深夜,他能體諒朋友創業的難處,堅決不用“人品”這個詞來衡量。

而員工呢,家裡有老老小小,還背負着房貸,每一個小時的勞動力都彌足珍貴。

你若覺得他能力不足,你可以給他降薪,或者乾脆開除。

畢竟僱傭關系和婚姻關系、買賣關系一樣,講究的兩廂情願,強扭的瓜不甜。

而你承認他的能力,佔用了他的勞動力,卻沒有足夠的報酬給他,最後還要跟他談格局,談人品,我覺得這未免搞笑。

把這樣的論調拿出來洗腦,就更可笑了。

“人品”這個詞,難道不是應該先用來反省自己,才能用來衡量他人的嗎?

如果自己“人品”做的不到位,就不要酸溜溜地嘲諷他人了好嗎?

狼在上游喝水,責備下游的小羊把水攪渾了。

羊若是當真和狼講究起“羊品”,做一隻謙卑有禮的好羊羔,恐怕活不到明天早上。

-3-

那麼,是不是每一個創業期困難期的企業都活該被員工無情拋棄呢?

當然也不是。

我也有一個朋友,同樣遭遇了事業瓶頸,他的做法,是給每一個願意留下來共同奮斗的夥伴明確承諾股份。

他說:“雖然我現在給不了你應有的回報,將來也未必給得了你,但我願意用行動向你保證,絕對有一顆和你同甘共苦的心。”

他的邏輯是,要講奉獻,講格局,讓員工把企業當家,那麼企業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員工當家人看待。

即便如此,朋友公司也有人不堪壓力,不告而別。

朋友對此毫無怨言,成功之後更無譏諷,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顧及的生活,那不過是他們的選擇而已。

什麼是格局,什麼是人品?

這纔是格局,這纔是人品!

成熟,很大的一個標志就是,不再動不動拿別人的“人品”說事,更不會哭哭啼啼,拿一副“我弱我有理”的態度,指望着憑借別人的人品來達成某種默契。

和人品相比,客觀實在的利益契約更牢靠。

評價一個木匠是否合格,應該根據他做出來的傢具是否精美結實,而不是他是否在家裡酗酒吸煙。

評價一個員工是否合格,應該根據他完成的任務是否高效圓滿,而不是他是否在外面沾花惹草。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你可以否定我的能力,但請不要隨便質疑我的人品。

-4-

對於動不動就上升到“人品”層面來評價他人的人,我很難有什麼好感。

在我看來,因為一件小事就對一個人的人品全盤肯定或者否定,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愚蠢的行為。

我們在議論別人的“人品”之前,不妨多問問自己:我是誰?我在認知上有多少高度?我又對他了解多少?就敢輕易評價一個人的人品?

在你沒有深入瞭解一個人之前,請不要隨便質疑他的人品。

被尊稱為“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的梁漱溟,有句名言:“不要在人格上輕易懷疑人家,不要在見識上過於相信自己。”

質疑他人的人品,往往暴露的是自己的格局。

這就像一對恩愛的情侶忽然分手,若其中一個天天發微博,發朋友圈,公然指責前任的人品有多麼多麼糟糕……

我相信,只要堅持三天,他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被80%的好友拉黑。

而剩下的20%,純粹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

不要輕易說:“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因為這句話太過嚴重,太過毒辣,就像蜜蜂的螯針,刺痛別人的同時,往往搭上的是自己。

少說話,多做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些簡單的道理,用到多少歲都不會錯。

-End-

你可以否定我的能力,但請不要質疑我的人品【擺渡人】 新聞 第2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