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28日在介紹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時透露,截至2018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同比增長12%;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8.3%,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顯。

李創軍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已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201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截至2018年底,全國水電裝機3.52億千瓦、風電裝機1.84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74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781萬千瓦,分別同比增長2.5%,12.4%,34%和20.7%;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8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7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部發電量比重為26.7%,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1.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風電36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光伏發電1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生物質發電9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

風能發電將成為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方向 科技 第1張

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隨着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規模邁上新臺階,非化石電源發展明顯加快,其中,風電規模實現高速增長,發電量佔比由2010年的1.17%提高至2017年的4.76%,躍升為我國第三大電力來源。

帶技術的風力發電,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0年,全球風電容量將達到12.6億千瓦,總投資約為6300億,屆時中國的風電投資也將達到1000億美元,使中國的經濟成為全球的熱點,是中國的風力最重要的組成。

風能發電也是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向,它的發電能力將來比水電要大。但是它不像水電那樣可以恆定的控制,尤其北方的風廠,白天沒有風,或者風很小,晚上11點以後到早上六七點鍾,這段時間風大。這段時間卻是電網,不需要電,風電發的越多,直接上網電網的負擔就越大。

從1986年中國興建第一座風力發電場至今,並網型封閉,從無到有,規模不斷擴大,經過20多年的推廣和發展,進入了一個函數增長階段,2006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一百三十四萬千瓦,數據報告顯示,2007年全球的風電投資中,有15%基金流向中國,投資額高達340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

風能發電將成為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方向 科技 第2張

對於風電的大規模的上網,目前國外它是用兩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突破了兩千萬千瓦裝機容量的一個風電大國,它採取小風電廠分佈式並網也解決這個問題,都是分佈在全國各地,要均勻的上網,就避免了對電網的一個巨大的沖擊。第二條措施就是要發展大量的燃氣電廠,也就抽水蓄能電廠也就是水電,為風電進行調峯,也可以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風力發電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通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風力發電在芬蘭、丹麥等國家很流行;我國近幾年風電產業突飛猛進。根據容量來分,10千瓦以下的是小型,10到100千瓦的為中型,100千瓦以上的為大型風力發電機。目前,最大的風力發電機在丹麥日德蘭半島投入運行。容量為2000千瓦,風車高57米。

【免責聲明】如發現圖片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信息我們將及時處理。本站內除標注原創,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关文章